• 恒生指數 25388.35 278.83
  • 國企指數 9150.49 107.13
  • 上證指數 3594.75 10.98
00347 鞍鋼股份
即時報價: 2.320 -0.010 (-0.4%)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31,072113,502105,101
毛利1,967-1,381-4,574
EBITDA3,768-656-3,448
EBIT-71-4,261-7,552
股東應佔溢利108-3,257-7,094
每股盈利0.01-0.38-0.81
每股股息0.01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6.926.435.40

主要業務為黑色金屬冶煉及鋼壓延加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公司積極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全力穩生產、抓改革、降成本、提效益,加快變革創新,努力攻堅克難,提升發展質量,「五型企業」建設卓有成效。結合市場情況集約排產、提效控產,合理把控生產節奏,優化組織生產,全年鐵、鋼、材產量分別完成2,430.29萬噸、2,544.22萬噸、2,397.54萬噸,與上年同比分別減少4.53%、4.45%、2.54%,銷售鋼材2,395.13萬噸,與上年同比減少3.64%,實現鋼材產銷率99.90%。

1.科創效能持續提升

體系建設提檔升級。成立科技創新部、科技創新委員會、技術專家委員會,強化科技管理、頂層設計、專業支撐和保障。加速科研平台建設,建成高品質鋼鐵材料製備及應用中試基地。深化「一廠一所一室」建設,精準確立攻關項目100餘項,創效2.04億元。公司及下屬2家單位通過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認證。

科技研發碩果纍纍。推進專項攻關任務,開發的吉帕級海工鋼獲國資委專刊表揚。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突破8項「卡脖子」技術。強化成果轉化,萬噸級新產品推廣34.9萬噸,熱鍍鋅低密度汽車鋼和高耐蝕性海洋建築結構用耐蝕鋼板實現全球首發。參與的「大型金屬坯料製備電磁調控關鍵共性技術開發和應用」榮獲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個項目入選國資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19個項目獲省、行業科學技術獎。

2.數字賦能成效顯著

數字示範效果顯著。2024年獲評國家部委級獎項5項,省級2項。公司入選工信部「數字領航」企業名單。1個項目獲評國家數據局數字中國建設典型案例,2個項目入選工信部試點示範項目。2024年獲得國家獎勵資金500萬元,行業協會內的影響力持續提升。加快智能製造,完成數智化項目37個,2024年佈局5條產線智能化改造,深入拓展智能化場景建設和功能提升。

數智賦能落地見效。公司推進業務系統審批流程優化,精簡系統審批流程71個,壓縮審批節點553個,審批效率同比提高43%。推進決策系統報表體系優化,精簡報表27%,優化報表16%,整體優化率47%,構建高效化決策報表管理體系。

3.改革實現有力突破

內在活力大幅提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開展營銷、採購、投資、人力資源4大領域、41個業務事項授權,充分釋放自主經營活力。推進朝陽鋼鐵改革3.0,組織數量壓減44%,實現「公司直管作業區」管理新模式,全流程效率提高10%。在中央企業「雙百行動」專項考核中,化學科技獲評標桿企業,朝陽鋼鐵獲評優秀企業。

內生動力有效激發。實施「強激勵、硬約束」考核,壓實管理責任,強化精準激勵,對運行優秀的明星產線等實施單項激勵,實現多幹活、多創效、多收入。實施公司機關改革,壓減編製102個,管理層級由5級壓縮至3級。

整合融合步伐加快。實施物流系統「管操分離」改革,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組建硅鋼事業部,強化銷研產一體化管理,開發新品種9個,高端產品佔比提升7%,總產量超設計34.1%。

4.精益化管理效果突出

深化銷研產財系統協同,系統降本成效明顯。推進性價比採購,鞍山基地高爐燃料比大幅下降,同比降低30kg/t。強化質量管理,綜合成材率同比提高0.03個百分點。深挖能源系統降本潛力,外購能源成本同比降低7.3%。按照「集約高效、淘汰落後」原則,推動高效產線提質增效,打造明星產線。差異化推進鞍營朝三地精益管理工作,共設立改善課題305項,創效0.7億元。深度挖掘設備潛力,設備綜合能力大幅提升,力度、速度、精度、穩度四項評價指標的綜合達標率提升至94.76%。

5.品牌影響力持續增強

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深化調品增效,調品指數比上年提高2.4%。

深耕東北「根據地」,區域銷量同比提高9.44%。創新「出口授權+後評價+績效激勵」模式,出口銷量同比提高28.3%。成功入圍「中石化2024年度長輸管線框架採購協議」,中標量連續四年位列第一。核電用鋼、鐵路機車車輛用鋼市場佔有率均為全國首位。

客戶服務力不斷增強。強化合同執行,全生命週期合同執行率比計劃高1.17個百分點。築牢客戶紐帶,走訪各類客戶2,313家次。開展客戶日活動20次,解決客戶痛點難點問題,提升客戶滿意度。榮獲中集集裝箱「年度優秀供應商」、海爾智家「卓越合作夥伴獎」等稱號。

6.綠色低碳發展有序

雙碳管理能力實現新提升。圍繞組織碳和產品碳,統籌開展碳規劃、碳計劃、碳控制、碳監控、碳發佈、碳優化等工作,完善「雙碳」工作推進體系,公司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去年全年降低1.4%。熱軋卷產品碳效等級認定達到E級,入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第一批中國低碳排放鋼大類產品。基於高爐-轉爐生產流程,成功生產汽車用超低碳鋼、低合金鋼等降碳30%以上低碳排放鋼產品,滿足客戶需求。

綠色低碳轉型取得新成效。魚圈分公司成為東北地區暨鞍鋼集團首家環保績效A級企業和雙碳最佳實踐能效標桿示範企業。朝陽鋼鐵清潔運輸和無組織超低排放改造通過鋼協公示,鞍山基地清潔運輸超低排放改造通過鋼協公示。魚圈分公司和朝陽鋼鐵高效發電機組項目成功併網發電,魚圈分公司焦爐煤氣製LNG(液化天然氣)聯產氫氣項目投產運行,氫冶金中試線完成系統熱負荷試車,並成功生產出直接還原鐵。

資料來源: 鞍鋼股份 (00347)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我國經濟正處在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這將為國內鋼鐵行業平穩運行提供穩定的發展環境。特別是2025年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鞍鋼集團本鋼時強調,鋼鐵產業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基礎產業,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所在,要繼續努力,把短板補上,把結構調優,繼續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這是總書記對鋼鐵行業在國民經濟中重要作用的定位,同時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5年,公司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及鞍鋼集團本鋼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落實鞍鋼集團「聚力攻堅五個重點,推動實現四個新提升」的工作部署,深化「五型企業」建設,全力打好「五大攻堅戰」,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貢獻鋼鐵力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1)深化活力型企業建設,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力打好改革提升攻堅戰

一是推進更高標準市場化改革。建立「五型企業」建設規劃體系。

加強科學、理性、高效的董事會建設,完善市值管理工作體系,提升市值管理水平。務實推進朝陽鋼鐵改革3.0等重點改革任務。

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能。二是推進更大力度專業化整合。深化鋼鐵主業上下游工序、供應鏈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鋼鐵產品生產製造的全流程協同效率與效益。加大非鋼產業、綜合服務業務整合力度,加快推進企業專業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培育和打造新質生產力。三是推進更深層次精準化考核。差異化設置考核指標。完善「強激勵、硬約束」機制,自上而下實現契約化管理、崗位績效指標全覆蓋。實施「雙跑贏評價」。變革管理體制,實現職工由「被動干」向「主動干」轉變。

(2)深化創新型企業建設,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全力打好創新驅動攻堅戰

一是鍛強戰略科技力量。圍繞9大戰新產業和6大未來產業,瞄準最前沿材料需求,明確新材料、新產品研發方向,加快實現成果轉化應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高標準推進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二是提升科創服務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完善轉化體系和制度保障。推進萬噸新產品推廣和重點品種降本等項目取得實效。營造鼓勵創新創造的良好環境,調動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三是建強協同創新平台。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高質量建設,發揮好科技創新平台重要作用。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共建合作,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快速培育出一批高質量科技創新成果。四是加快數智轉型步伐。深入推進數實融合,全面釋放智慧運營一體化系統效能。提升產業協同增值能力,探索供應鏈服務變革,優化協同模式。強化數據價值挖掘,持續深化數據治理,推動AI+大模型在智能研發、智能生產、智能供應鏈及業務提效4個場景創新應用。

(3)深化品牌型企業建設,賦能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全力打好轉型升級攻堅戰

一是以產業競爭力賦能品牌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穩步發展,建設智慧碳數據管理平台。佈局低碳綠色冶煉新工藝,聚焦客戶需求,實現綠鋼產品量產,搶佔綠色發展先機。加快極致能效提升,深挖節能降碳技術升級改造潛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做優存量與做強增量並舉,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二是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品牌煥新。按照成熟型、發展型和培育型三類,差異化制定發展規劃,加強與行業對標,積極引進社會化人才,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三是以品質保障力賦能品牌升級。聚焦重點領域潛在需求,推進產品迭代升級,在新型高強塑汽車鋼、能源用鋼、高技術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鋼等領域取得新突破。實施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推進質量攻關改進,夯實質量管理基礎。

四是以優質服務力賦能品牌增值。提升EVI服務能力,將技術營銷融入客戶全產業鏈,最大限度為客戶創造價值。提升交付能力,「一企一策」制定交付策略,實現產品更快、更好交付。加強客戶群管理,完善分級分類差異化服務體系,高效解決客戶反饋問題,提升客戶滿意度。

(4)深化經營型企業建設,深入踐行算賬經營理念,全力打好提質增效攻堅戰

一是在價值創造上做「加法」。推進「銷研產財」深度融合,發揮營銷「龍頭」作用,加大「特」「專」和高附加值新產品開發。深耕東北市場,統籌區域資源,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深挖「直供+工程」渠道,加大戰略客戶、重點工程開發力度。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戰略客戶海外合作,加大產品出口力度。二是在成本壓降上做「減法」。強化全面預算管理,深化對標找差,挖掘全流程、全要素降本潛力,加快補短板、縮差距。持續深化性價比採購,強化協同採購,不斷降低採購成本。動態優化能源配置,加快節能項目投運,加大能源外銷力度,提升能源降本創效能力。

三是在極致提效上做「乘法」。著力提升產線效率,提高各工序匹配協同性,促進全流程效率提升。著力提升資金效率和效益,降低「兩金」佔用。著力提升資產效率,全面梳理閒置和低效、無效資產,加大盤活力度,釋放資產效能。四是在風險管控上做「除法」。推動法律、合規、風險、內控一體化協同高效聯動,護航企業穩定發展。全面落實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守牢安全生產底線。拓展融資渠道,全面統籌資金收付,防範資金運行風險。

(5)深化樣板型企業建設,全心全意服務職工群眾,全力打好共建共享攻堅戰

一是堅定不移依靠職工辦企業。踐行新時代鞍鋼憲法新內涵,引導一線職工圍繞生產經營重點難點問題,群策群力獻計獻策,最大限度調動和激發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深化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建設,激發職工創新創效活力。二是堅定不移辦好企業為職工。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暢通訴求反饋渠道,廣泛徵集提案,聽取合理化建議,讓職工充分行使參與權、建議權、表決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加大勞動保護力度,全力保障職工收入穩定,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聚焦職工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精準確立重點民生項目,確保公司級項目完成率100%,不斷提升職工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資料來源: 鞍鋼股份 (00347)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