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67.74 91.82
  • 國企指數 8308.83 8.58
  • 上證指數 3341.73 10.26
03323 中國建材
即時報價: 3.680 -0.020 (-0.5%)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33,880210,216181,301
毛利39,84337,44632,709
EBITDA29,53428,54923,706
EBIT13,90712,3227,633
股東應佔溢利8,1303,8632,387
每股盈利1.080.500.30
每股股息0.430.250.17
每股資產淨值14.2713.7613.00

主要經營水泥-生產及銷售水泥;混凝土-生產及銷售混凝土;新材料-生產及銷售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及輕質建材建築材;工程服務-為玻璃和水泥製造商提供工程服務和設備採購及其他-商品貿易業務及其他。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積極面對經營環境的諸多挑戰,優化佈局、穩中提質,新舊動能加速轉換;堅守主責主業,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轉型升級,錨定數字化、國際化、綠色化方向,持續鍛造新的競爭優勢;以深化改革提升行動為引領,構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基礎。

基礎建材分部

2024年,受房地產投資縮減和基建工程項目放緩影響,全國水泥行業呈現需求不足、產能過剩加劇局面,全國水泥產量18.3億噸,創下十五年的最低值,同比下降9.5%,已連續4年出現下滑,累計下滑幅度約24%。

本集團基礎建材分部面對嚴峻挑戰,研判形勢統籌施策,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挖潛降本增效,圍繞水泥+、國際化、「雙碳」推動轉型升級,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對外持續穩固行業生態建設,踐行「價本利」經營理念,從柔性錯峰、被動錯峰向剛性錯峰、精準錯峰轉變,嚴防「內卷式」惡性競爭;對內持續聚焦三精管理,挖潛降本節支,水泥、商混製造成本持續下降;「水泥+」支撐力不斷增強,加強商混產能優化佈局和專業化管理;國際化發展實現突破,海外水泥熟料銷量同比增長15%,實現首個海外併購項目簽約;「雙碳」業務加快佈局,全球首條水泥窯全氧燃燒耦合碳捕集生產線達產,參股碳資產管理公司中建材綠能,初步建成雙碳管理體系。

新材料分部

本集團新材料分部聚焦戰略落地,現有業務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夯實領先市場地位,並立足業務特點,拓展國際化佈局;積極培育新領域新賽道,加速產業梯度升級,加快夯實戰新產業集群。

第一梯隊

玻璃纖維

2024年,在風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的拉動下,玻璃纖維需求保持低速增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也面臨海外市場主要經濟體需求疲軟以及中國國內產能預期增長的雙重挑戰,產品價格低位震盪,區域性和產品結構性緊張和過剩同時存在。

‧本集團玻纖業務不斷以自身確定性穿越行業週期,面對市場競爭壓力,引領行業生態修復,強化行業自律,實施復價策略,錨定細分盈利市場,聚焦差異化銷售,拓銷量提份額;

‧深耕零碳智造,全球首個玻纖零碳製造基地巨石淮安一期項目投產,二期電子級玻纖零碳智能製造生產線及配套項目開工,再次佈局電子級玻纖,擴大零碳智造版圖;

‧聚焦高端製造,低介電特纖量產供應取得突破,加速特種玻纖佈局,強化特纖平台戰略。

石膏板

2024年,國內石膏板市場整體需求略有下降,隨著競爭加劇以及市場對產品品質及性價比要求的持續提升,凸顯頭部企業優勢,石膏板市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本集團石膏板業務推動消費升級,積極開拓「工裝到家裝」和「城市到縣鄉」新路徑,引領「基材到面材」消費升級,聚焦家裝市場開發多系列高端產品,實現市場份額的增長;

‧強化科技創新,通過智能技術降本增效,加強「一體兩翼」業務之間的協同融合,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國際佈局不斷完善,海外經營業績持續增長,坦桑尼亞基地滿產滿銷,烏茲別克斯坦基地投產當年即盈利,泰國、波黑在建項目有序推進。

風電葉片

2024年,在技術迭代、政策支持、能源轉型等因素的驅動下,風電葉片行業在全球範圍內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尤其是在海上風電和大型葉片領域,但行業仍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以及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

‧本集團開發市場新需求,風電葉片市佔率保持全球第一。全球最長147米葉片完成下線並通過靜力測試驗證;

‧數智升級不斷深化,風電葉片研發設計仿真平台上線運行;

‧國際化進程堅定推進,巴西基地實現產品批量交付,積極開展全球風電重點區域調研,推進海外第二基地規劃。

第二梯隊

鋰電池隔膜

2024年,受全球新能源汽車、儲能及消費電子需求驅動,鋰電池隔膜需求持續增長。但隨著國內鋰電池隔膜企業產線集中投放和產能爬坡,行業處於階段性產能過剩與結構性緊缺並存,市場競爭加劇,整體價格下行。

‧本集團鋰電池隔膜業務國內六大基地基膜產線全部建成,進入達標達產達效新階段,海外歐洲基地項目取得積極進展;

‧動態研判市場形勢變化及目標客戶需求,聚焦頭部客戶,形成系統性戰略合作,推動存量項目份額提升及新項目導入,超薄超高強度5μm基膜實現量產;

‧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階段性進展。建成芳綸示範線,填補國內對位芳綸塗覆隔膜空白;落成國產化雙放雙收塗覆生產線,創造行業內國產化效率最高;半固態鋰電池隔膜完成配方開發及上機試驗,滿足客戶指標要求。

碳纖維

2024年,國內碳纖維需求總體平穩,並積極開拓新興應用領域,產能增速放緩,差異化產品類型增多,但行業庫存仍呈持續攀升趨勢,價格維持低位,行業盈利能力下降。

‧本集團碳纖維業務聚力科技創新,開展重大科研專項任務攻關,不斷提升碳纖維性能指標,提升產品價值;

‧聚焦提質增效,優化管理流程,節能降耗穩價降本增效益;

‧聚力市場開拓,多款產品引領市場應用,碳纖維產品成功應用於全球最長147米海上風電葉片和131米陸上風電葉片,成功應用於全球首列商用碳纖維地鐵列車碳星快軌,並不斷開拓低空經濟、消費電子等新興應用市場。

防水系統

2024年,防水產品市場行業競爭仍處於白熱化。但國家相繼出台一系列指導政策,在支持行業創新的同時,對落後工藝和技術裝備進行限制,推動行業向綠色低碳方向發展,市場格局進一步優化。

‧本集團防水業務打造精益運營能力,持續推進降本增效,逆勢實現營業收入、利潤「雙增長」;

‧持續拓展市場,加強渠道建設,穩步擴大產能,合理優化基地佈局,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

‧推動產業轉型,打造全產品修繕新業務,構建多元且有競爭力的業務體系。

塗料

‧2024年,隨著城鎮化推進和舊城改造,塗料需求維持穩定態勢,但產能過剩問題愈發凸顯,競爭進一步加劇,促使行業進入整合期。

本集團堅持內生發展增強競爭力,建築塗料服務重點工程項目,積極探索從「產品到服務」新業務新模式,試點推動全產品體系電商銷售,打通面向個體消費者的線上銷售渠道;

‧併購驅動外延業務增長,完成嘉寶莉重組,打開發展空間,成功提升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重組大橋油漆,豐富塗料產品體系,進一步拓展華東市場。

第三梯隊

石墨新材料

2024年,新能源行業尤其是電動汽車和儲能成為石墨需求的主要驅動力,傳統工業和新興應用需求穩定,全球石墨產能穩步增長,但高質量石墨產能仍然緊張,價格呈現上漲趨勢。

‧本集團石墨業務積極佈局鋰電負極賽道,推進石墨行業聯合重組,成功實現與內蒙恆科、河北恆科的戰略性重組,在人造石墨負極賽道形成12萬噸石墨化、6萬噸鋰電負極生產能力;

氫能源用氣瓶

2024年,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重視及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氫能源用氣瓶市場發展空間廣闊。

‧本集團氫能源用氣瓶業務持續保持行業龍頭地位,2024年儲氫氣瓶市佔率和公告數繼續保持行業第一;

‧堅持新興產品和傳統產品兩端發力,70MPa IV型儲氫瓶生產線實現小批量生產,年產10萬隻氫氣瓶生產線建設項目有序推進,年產15萬隻267系列高端消防氣瓶專線項目及年產1.3萬隻中大容積高潔淨瓶研磨工序產線項目建成投產,打造多點支撐、多業並舉新格局。

工程技術服務分部

2024年,伴隨水泥行業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預期以及「雙碳」、「雙控」、設備更新等政策驅動,國內產業轉型升級改造需求持續釋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需求持續增加,歐洲市場對綠色低碳改造需求持續釋放,帶來國際市場機遇。

‧本集團工程技術服務分部全面推進戰略轉型和結構升級,構建能力優勢更加突出的產品矩陣和全球服務體系。

‧不斷夯實主責主業核心優勢,主業市場份額穩居全球第一,成功獲取15個國家19條水泥生產線訂單;

‧持續完善高端裝備發展體系,專業化整合全面按期落地,高端裝備智造園正式投運;

‧「兩外一服」戰略加快實施,裝備境外和外行業收入佔裝備收入比重分別提升至36%和37%;服務化轉型取得實效,新簽運維服務合同同比增長27%;

‧深化屬地化精耕細作和協同,國際化指數達到43.6%;推動歐洲低碳和超低排放技術應用。

資料來源: 中國建材 (03323)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也是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縱深的關鍵之年。儘管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不足,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條件依然穩固。中國政府將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本集團將圍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材料企業,全面落實提質增效、優化佈局、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價值管理等各項工作,拓增量、優存量、抓變量、強質量:

01提升經營業績,以「一利五率」為目標導向,增強穿越經濟週期的經營韌性。堅持效益優先,切實提高經營質量和資本回報水平;持續深化三精管理,經營精益化聚焦盈利,管理精細化聚焦降本,組織精健化聚焦效率。

02持續優化佈局,堅持基礎建材與戰新產業兩端發力。基礎建材積極緊抓水泥+、國際化、雙碳,實現價值增量;戰新產業聚焦戰略落地,加速產業梯度升級,聚焦產業規律,加快優化發展模式,聚焦重點產品,加快夯實戰新產業集群;推進國際化戰略落地,推進全業務、全要素、全流程國際化,實現技術水平、運營模式、品牌建設邁向新高度。

03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數字化、綠色化,為發展賦能。加大原創性、引領性技術的供給,通過迭代式創新實現基業長青的可持續增長;加快數字化轉型,以降成本、增效益、提效率為目標,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對全業務的促進效應;不斷夯實綠色低碳指標體系,加強綠色低碳技術供給,加快推進產業綠色低碳化。

04深化改革提升,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工作,提升改革舉措的整體效能。加強激勵工具的有效運用,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加大中長期激勵力度,擴大中長期激勵覆蓋面;健全公司治理機制,進一步釐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持續強化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剛性兌現。

05加強價值管理,堅持以提升內在價值為核心的價值管理理念。完成H股回購,持續推進專業化整合,不斷提升ESG治理和實踐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強化投資者溝通,持續健全市值管理工作機制,講好中國建材故事,積極傳遞公司價值。

資料來源: 中國建材 (03323)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