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132.30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美元)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9,820 | 8,344 | 10,702 |
毛利 | 10,425 | 1,155 | 2,821 |
EBITDA | 10,572 | 1,722 | 3,096 |
EBIT | 9,711 | 874 | 2,195 |
股東應佔溢利 | 9,965 | 1,368 | 2,577 |
每股盈利 | 117.67 | 16.18 | 30.30 |
每股股息 | 82.37 | 8.12 | 15.21 |
每股資產淨值 | 158.65 | 132.60 | 155.71 |
主要業務包括貨櫃運輸及物流。貨櫃運輸及物流業務包括在太平洋區、大西洋區、歐亞地區、澳洲與亞洲地區,以及亞洲區內等主要航線進行環球貨櫃運輸業務,以及就貨物有效儲存及流動的管理及留控提供綜合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地緣政治風險依然在航運市場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說紅海局勢造就了2024年集裝箱航運市場的強勁走勢,那關、貿易戰的演變無疑成為影響2025年上半年市場發展變化的關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都在本年上半年內下調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分別至2.8%和2.9%,之後,7月底IMF上調了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到3%,但該數值仍低於其年初預測水平及2023年和2024年水平。關政策的高頻次出台和反覆,加大了長遠規劃的難度,加劇了客戶疑慮,打擊了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特別是太平洋航線,與年初相比,運價總體上一路下滑。雖然中美90天關暫停帶來運價從5月初的底部迅速回彈,但在短暫地增長後又有所回落。運力的快速湧入及新競爭者的加入,導致運力增長迅速,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帶來了隱憂,客戶似乎開始從年初提前備貨的預防策略轉為目前謹慎行事的觀望策略。
雖然市場整體面臨嚴峻挑戰,但在本輪關演變過程中,其他區域貨量表現還是相對不錯的,這可能是受到供應鏈再佈局或不同經濟體經濟發展狀況不同的影響,也可能是受到季節性或港口擁堵的影響,還可能是影響太平洋航線因素的溢出效應還需一段時間體現。但無論如何,區域間的差異化表現為航運公司在不同市場中抓住機遇提供了可能。
2025年上半年,東方海外總體載貨量增加7%,總航線收入同比上升4%。
雖然僅為單位數增幅,但已是疫情後同期載貨量及航線收入的最好增長表現。
2025年上半年,太平洋航線供需關係持續變化。年初,由於擔心美國新一屆政府將大幅提高關,強勁的需求一直延續到農曆新年。隨著關在4月顯著上調,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需求明顯下降,但這種情況僅持續了短暫時間。隨後,美中雙方達成為期90天的關休戰協議,需求迅速反彈。運價隨之變動,並在6月初達到高峰,之後再次回落。2025年上半年,太平洋航線總載貨量較2024年同期增加9%,主要得益於第1季度的強勁增長;每個標準箱收入在本期下降8%,導致收入則下降0.5%。尤其就太平洋去程航線而言,受承運人爭奪市場份額以及貿易關影響,載貨量增加8%,每個標準箱收入下降12%,收入下降5%。
雖然紅海衝突導致大多數亞洲╱歐洲航線仍需繞行好望角,但2025年1月至5月期間,所有西向航線運價均有所下降,主要由於市場新造船舶所帶來的額外運力超過了西向去程航線需求的增長,疊加自4月以來關升溫帶來的影響。然而,自5月中旬美中關暫時緩和後,承運人迅速將船舶運力轉移至太平洋航線,導致亞洲╱歐洲航線運力在6月時出現下降。同時,歐洲主要港口,尤其是地中海地區的港口,出現了嚴重的港口擁堵,造成主要船舶延誤及其他干擾。這些因素共同為即期運價帶來支撐,運價開始回升。亞洲╱歐洲航線的總載貨量減少1%,這主要是因為受紅海局勢影響而在2024年暫停的LL3航線,直到2025年4月才恢復營運。總收入和每個標準箱收入均下跌6%。
2025年上半年,大西洋航線總載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4%,其中西向去程載貨量增加11%。這一改善得益於2025年上半年美加往返歐洲的市場需求上升。在以載貨量增加為主要因素的帶動下,總收入同比增長18%,其中西向總收入增長15%,每個標準箱收入則上升4%。
美國貿易關使貿易活動趨於區域化,從而對我們的亞洲區內╱澳亞航線造成影響。2025年上半年,亞洲區內(包括澳亞)航線的總載貨量較去年同期增加8%,主要由於新航線的開闢以及第2季度太平洋航線轉來的較大型船舶加盟了該航線。總收入增長了16%,每個標準箱收入增長8%。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運價自2023年起持續下滑,並延續至2024年第2季度,所以2024年亞洲區內航線的基數較低。此外,澳亞航線合約價走強也進一步促進了收入增長。
2025年上半年東方海外的燃油均價為每噸541美元,比對2024年同期為每噸589美元,下跌8%。該下降令總燃油成本下降。然而,2025年上半年燃油及柴油消耗量較2024年同期增加2%,主要由於自營船舶運力擴張,導致燃料使用量增加。
我們繼續與中遠海運集運在成本優化、風險分散等方面深化合作,這不僅有助於東方海外提升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而且還有助於東方海外在全球航運網絡的佈局。
東方海外繼續推進運力合理有序增長,優化船隊結構。2025年上半年,我們陸續接收了5艘16,828個標準箱集裝箱船,實現了太平洋航線船舶的升級換代。我們還訂造了14艘18,500個標準箱級甲醇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舶,再次彰顯了本集團打造綠色船隊、支持全球節能減排的決心。
2025年上半年,面對複雜的全球形勢,東方海外物流的業務營運展現出勁的韌性,為未來增長奠定了基礎。期內整體供應鏈環境持續受到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影響,包括若干地緣政治考慮以及全球貿易格局的調整。儘管面臨種種市場狀況的挑戰,東方海外物流仍維持穩健的表現。得益於市場對我們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持續需求以及我們不斷提升服務組合的舉措,國際業務延續良好的發展勢頭。
東方海外致力於端到端數字化供應鏈的深度發展。通過提供定制化的國際訂單、原產地管理、倉儲及配送服務方案,有效優化供應鏈。我們進一步推廣AI技術在網絡佈局、內部流程、箱船管理等各環節的運用,提升管理效率與能力。我們攜手GSBN推廣數字化生態系統,吸引港口、碼頭、物流等供應鏈條上的各方共同營造數字化供應鏈生態環境。
資料來源: 東方海外國際 (00316)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在撰寫本報告之際,我們的船舶在主要的長途航線上基本滿載航行,預計未來幾週仍將如此。
上半年市場走勢提醒我們航運市場瞬息萬變,一切皆有可能。政策不確定性的持續、紅海局勢的演變、新船的持續交付、全球經濟的變化、環保規定的逐步收緊都可能會對總體市場發展帶來深遠影響,而美國對中國承運人額外加征的港口費將對本集團產生較大影響。另一方面,隨著貿易格局由全球化向區域化的轉變,不同市場可能會出現分化現象,或因供應鏈的延長或轉變而可能出現的遲滯或遞延反應,這也可能為航運公司在細分市場管理中創造了機遇。
本集團將繼續秉持創新思變、審慎靈活的經營策略,有效應對市場變化,積極開拓新興市場,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通過優異的成本控制、高效規模化的船舶運營和智能多樣化的網絡搭建,穩步推動端到端業務發展,同時,本集團繼續攜手與合作夥伴推進綠色航運,為客戶提供高品質服務,為股東創造可持續價值,為世界貿易搭建綠色智能的橋樑。
資料來源: 東方海外國際 (00316)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