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6.970 | +0.020 (+0.3%)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60,953 | 56,971 | 55,473 |
毛利 | 21,645 | 21,975 | 23,108 |
EBITDA | 12,320 | 6,139 | 11,607 |
EBIT | 8,795 | 2,597 | 8,039 |
股東應佔溢利 | 5,248 | 6,070 | 5,712 |
每股盈利 | 0.28 | 0.33 | 0.31 |
每股股息 | 0.35 | 0.35 | 0.35 |
每股資產淨值 | 3.28 | 3.21 | 3.08 |
主要業務為在香港及中國內地從事燃氣生產、輸送與銷售、供水,以及經營新興環保能源業務。集團亦於香港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活動。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公用事業
香港公用業務
年內,港人北上消費熱情不減,且受氣候暖化影響,2024年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而本港平均氣溫亦高於正常值,住宅售氣量因而受到影響,全年輕微下跌1.4%。
儘管港人消費模式轉變,衝擊本地餐飲業,但受惠於本港旅遊業逐漸復甦,加上國家大力提振內需,帶動酒店業用氣量增長,與酒店業相關的售氣量上升6.6%。2024年工商業客戶售氣量整體上升2%,全年煤氣銷售量輕微上升0.1%。
我們將繼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已經展開的工程,包括配合香港國際機場第三跑道之擴建,共需鋪設約1.5公里次高壓管道及3.5公里低壓管道,以供氣予擴建後的客運大樓、警署及兩間消防局。
因應極端天氣日益加劇,目前我們已採取各種適應氣候韌性的措施,包括提升大埔製氣廠的防洪設施、引入超聲波技術檢查管道等,確保維持安全、可靠的燃氣供應。長遠而言,我們計劃分階段引入並使用零碳燃料替代化石燃料,致力達致碳中和。
內地公用業務
連同附屬公司港華智慧能源在內,年內集團在內地的城市燃氣項目總數達322個,分布於23個省級地區;受惠於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城鎮化率上升,新增客戶230萬戶,總數達4,249萬戶。集團全年總售氣量364億立方米,增長5%。其中工商氣量增長3.1%。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工業客戶用氣需求持續增長。
年內集團新簽約「燃氣+」能源服務項目568個,累計簽約項目1,139個,其中已經投入運營的超過800個,每年可為用戶供應相等於約22億度電的清潔能源。
年內,集團非居民用戶基本完成順價,超過70%的城市燃氣合資公司完成居民用戶順價,加之國際天然氣價格回落,集團價差顯著回升,2024年城市燃氣平均價差為每立方米0.52元人民幣,較2023年增加0.05元人民幣。另一方面,配合各個地方政府推進落實「一城一企」政策,已推進潮州、濟南、大連等地的燃氣項目優化重組。
氣源業務
2024年,氣源板塊統籌氣量44.2億立方米,佔總氣量的12%,實現財務效益3.81億人民幣。透過香港液化天然氣國際貿易業務平台,集團已落實每年總量150萬噸的國際進口液化天然氣長期協議,同時與三大油公司全面啟動長期合作,可提供總量1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此外,與貴州省天然氣公司、湖北省天然氣公司、新奧集團等企業開展合作,增強互補保障能力。
水務及環衛業務
集團的水務及環衛業務在2024年保持穩健增長。年內,新增江蘇省常州市武進高新區工業廢水處理(一期)項目投入運營。全年售水量10.6億噸,同比增長2%;污水處理量5.9億噸,同比增長4.1%;固體廢物處理量161萬噸,同比增長10.3%(以上數據涵蓋佛山水務)。
發展型業務
可再生能源
集團已於24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投資建設逾1,000個可再生能源項目;能碳服務高速增長,全年工商業儲能簽約超過40萬度電;售電交易量達到84億度;分布式光伏累計併網裝機容量達到2.3吉瓦,發電量達到18.3億度。全年可再生能源業務淨利潤港幣4.79億元,同比增長五倍;其中,全年能碳服務利潤達到港幣1.10億元,同比增長兩倍。
可持續航空燃料
由集團孵化並作為戰略股東的怡斯萊(EcoCeres, Inc.),2024年全年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量達到約18萬噸,佔全球SAF市場份額約20%,繼續為全球領先的SAF生產商之一。怡斯萊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的廠房,年內產量已達到廠房設計產能的100%,至於選址馬來西亞柔佛州興建的新生產廠房,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度竣工並初步投產,新增產能達每年30萬噸。
綠色甲醇
作為內地首間生產獲ISCC EU及ISCC PLUS認證綠色甲醇的企業,我們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生產廠房,透過自有技術將生物質及都市廢棄物轉化為綠色甲醇。2024年,廠房的年產能為10萬噸,預計到2025年底,產能將增至每年15萬噸。
我們透過與不同夥伴合作,拓展綠色甲醇供應鏈。其中,公司在年內與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綠色燃料及化工項目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初步計劃通過不同方式融資100億人民幣,在全國建設綠色甲醇生產基地,發展年產能達100萬噸的綠色燃料及化工供應及生產平台。
氫能
綠氫供應方面,我們率先響應《香港氫能發展策略》,在將軍澳堆填區擴展部分啟動本港首個綠氫項目,預計在2025年竣工,屆時每天可生產約330公斤氫氣,足夠供應7至8輛氫能巴士行駛一天。
TERA-Award
由集團主席李家傑博士發起的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於2024年舉辦第三屆,累計吸引來自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個零碳科技創業項目參賽,已成功助力多家初創企業邁向產業化。
延伸業務
2024年,集團旗下名氣家落實推進延伸業務一體化重組,以智慧廚房、保險、安全家居三大業務為主線,發揮數字化平台優勢,進一步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驅動集團延伸業務持續增長。
香港方面,隨著本港公營房屋供應增加,2024年零售爐具銷售較上年度上升2.3%。內地方面,港華紫荊全年銷量約67萬台,成績斐然。
保險業務推廣額同比增長7%,其中家財綜合險推廣額提升50%。
名氣家與賽昉和微五科技合作研發的「港華芯」成功將應用場景從智能燃氣錶拓展到包括燃氣具、燃氣警報器、煙霧探測器等廚房場景,截至2024年底,港華芯累計出貨量已突破385萬片。
資料來源: 香港中華煤氣 (00003)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香港中華煤氣在過去160多年的發展中不斷積累經驗和成果,但時代變了,我們的事業發展、管理模式都要相應地作出改變,以應對各方面的挑戰。集團將聚焦核心業務並加快整合,同時持續降本增效、提升團隊效能及優化現金流管理,以前瞻的眼光部署業務發展,致力為人類應對氣候、能源危機提供解決方案。
展望新的一年,我們預期隨著旅遊業復甦,以及「高才通」等計劃帶來數以萬計人口,本港燃氣銷售可望保持平穩增長,而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預計將為香港業務帶來新的機遇。內地方面,國家致力發展高新科技的成效已在不同領域顯現,新能源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晶片等產業的加速發展拉動工業用氣需求的增長。集團將大力推進「燃氣+」業務,為工商客戶提供優質的綜合能源服務,同時積極發展生物質天然氣併網項目,以及天然氣管道摻入氫氣的商機。
關於氣源業務,集團將進一步深化與國家管網、三大油公司戰略合作,構建多元化資源池,加強上游優質資源獲取能力,同時加強國際貿易業務平台建設,擇機進口液化天然氣現貨,建立海外液化天然氣長期協議氣源消納渠道。另外,金壇儲氣庫二期工程兩口新氣井將於2025年啟用,總儲存量提升至近4.8億立方米,將進一步增強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和「川氣東送」注採及應急調峰能力。
可再生能源方面,在光伏業務已經實現盈利的基礎上,集團將繼續利用龐大工商業客戶群的優勢,重點擴大儲能項目,積極推進EaaS業務發展,應對分時電價政策變化和新能源發電入市速度加快的機遇與挑戰。
2025年,集團將繼續配合政策層面和國際市場的需求,同時做大做強「海陸空」三個領域的綠色能源產業,其中,位於佛山的綠色甲醇項目將在2025年中動工,目標於2028年首期達到20萬噸綠色甲醇產能,以覆蓋包括香港葵涌碼頭、廣州南沙港、深圳鹽田港在內的華南乃至東南亞主要港口。
延伸業務方面,我們的策略目標是服務好超過4,400萬客戶群這一龐大市場,推動盈利保持穩健增長;我們還將開發更多元化的產品、拓寬市場,實現業績快速增長。
2025年,集團將繼續加強數智化系統建設,包括完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平台的能力,充分積累並轉化數據價值。
未來,我們將繼續積極擁抱科技創新,透過舉辦TERA-Award智慧能源創新大賽,發掘更多零碳項目和綠色獨角獸,加速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造福人類。我們深信,新的科技帶來新的希望,推動能源轉型是集團、社會乃至國家發展的必經之路。
資料來源: 香港中華煤氣 (00003)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