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433.70 273.55
  • 國企指數 9467.22 103.28
  • 上證指數 3996.94 46.63
00285 比亞迪電子
即時報價: 39.240 +0.940 (+2.5%)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07,186129,957177,306
毛利6,35010,43412,301
EBITDA3,2276,5099,984
EBIT3103,3493,586
股東應佔溢利1,8584,0414,266
每股盈利0.921.982.01
每股股息0.180.590.62
每股資產淨值12.7614.3515.29

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商,依託電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5G和物聯網技術、熱管理技術、新材料技術、精密模具技術和數字化製造技術等核心優勢,為全球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品解決方案。本集團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戶用儲能、智能家居、遊戲硬件、無人機、AI服務器、3D打印機、物聯網、機器人、通信設備、醫療健康設備等多元化領域。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是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商,依託電子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5G和物聯網技術、熱管理技術、新材料技術、精密模具技術和數字化製造技術等核心優勢,為全球客戶提供一站式產品解決方案。本集團業務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新能源汽車、AI數據中心、智能家居、遊戲硬件、無人機、3D打印機、物聯網、機器人、通信設備等多元化的市場領域。憑藉行業領先的研發和製造優勢、全面的產品佈局及強大的客戶資源,本集團正邁入第二成長曲線。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削弱全球經濟增長動能。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國家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國民經濟運行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政經局勢,本集團依然展現出卓越的韌性及綜合實力,不斷開拓市場份額,推動業務持續發展。

在穩步推動現有業務成長的同時,本集團全力強化核心競爭力,加速佈局具備成長潛力的新興領域。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內(「期內」),宏觀經濟挑戰影響消費者信心,本集團聚焦鞏固在高端產品供應鏈的領導地位,同時持續拓展與海外大客戶的合作,推動消費電子業務板塊穩健發展;超前培育的AI服務器出貨量快速增長,為新型智能產品業務開啟新的成長空間;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延續強勁增長動能,推動本集團整體業務規模再創新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錄得銷售額約人民幣806.06億元,同比上升約2.58%,股東應佔溢利同比上升約13.97%至約人民幣17.30億元。

消費電子業務方面,受全球經濟不明朗及消費信心疲弱影響,消費電子市場整體需求呈現下行壓力。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統計,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上升0.1%至5.86億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在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同比上漲0.4%至1.39億部,其中第二季度同比下跌4%。Canalys的數據顯示,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約0.76億部,同比上升8.9%。高端化與技術創新構成行業持續成長的雙引擎,頭部廠商以產品差異化為突破口,不斷推出具備創新科技與品牌價值的新型機款。生成式AI的導入讓手機應用邊界大幅拓展,衛星通信等新技術也逐漸融入核心功能,帶動終端體驗全面升級。折疊屏手機因其外形創新、交互優化及定價策略具高端特性,快速成為高端市場的新風口。在折疊屏滲透率上升的背景下,手機品牌亦加速導入全新規格與技術形態,以擴大其在高端市場的佔有率。根據IDC的數據,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498.4萬台,同比上升12.6%。高端產品系列在技術、產品形態、功能等方面的持續創新升級,不僅拓展了終端產品的使用價值與場景邊界,也為整個產業鏈創造出新的成長空間,同時對製造技術與工藝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集團持續聚焦高附加值產品領域,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卓越的交付能力,在多個旗艦型號中保持主要供應商地位,涵蓋鈦金屬手機、其他金屬手機、折疊手機等核心產品線。同時,本集團積極發揮技術創新與製造整合的雙重優勢,深度參與客戶新產品的開發,助力其提升產品競爭力與市場表現。

期內,集團持續強化技術壁壘,在客戶高端產品系列持續保持領先的市場份額,進一步強化其於全系客戶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產品結構穩中向好。海外大客戶業務方面,本集團的整機組裝業務份額持續提升,帶動出貨量和收入同比增長。此外,本集團持續優化收購的精密零部件業務,通過自動化提升運營效率,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安卓業務方面,集團持續聚焦高端產品,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全方位服務。

期內,本集團在消費電子業務領域錄得人民幣609.47億元之收入,其中零部件收入約人民幣137.52億元,組裝收入約人民幣471.95億元。

新型智能產品業務方面,AI、5G通信和物聯網等新興性技術的融合,正從根本重塑科技格局。這種協同發展正迅速拓寬下一代智能產品的應用場景,不斷升級的用戶需求持續驅動新型智能產品市場發展。然而,在全球宏觀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消費者支出日趨審慎,地緣政治衝突及貿易壁壘亦導致需求放緩及供應鏈承壓,為新型智能產品市場帶來挑戰。作為數字化轉型的核心與智能時代的算力基石,AI數據中心為大規模AI模型訓練和推理提供強大算力。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雲服務供應商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投入巨資,以支撐下一代AI發展,全球AI基礎設施的爆炸性需求帶動AI服務器、熱管理、電源管理等AI數據中心設備的市場迅速擴張。

資料來源: 比亞迪電子 (00285)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儘管國際環境仍存在巨大不確定性,中國經濟韌性十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支撐條件依然穩固,預期國家將繼續加大宏觀政策的力度,為經濟穩定運行保駕護航,並積極擴大國內需求,不斷優化消費環境及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加快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在新質生產力引領下,新增長點加速湧現。國家將持續深化政策支持,聚焦新能源汽車及以AI、高端芯片為代表的電子智能製造,旨在加速技術突破並全面釋放消費潛力。二零二五年六月二十三日,國家商務部發佈《關於組織展開二零二五年千縣萬鎮新能源消費季活動的通知》,於二零二五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開展新能源汽車消費季活動,並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推進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切實落實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堅持「政策+活動」雙輪驅動,加強新能源汽車供需對接、新品發佈,推動完善縣鄉地區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環境,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商,本集團將持續深耕核心技術研發及提升高端製造創新能力,進一步強化垂直整合壁壘,全方位深化大客戶戰略合作,搶佔未來市場制高點。在不斷鞏固消費電子行業領導地位的同時,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而服務器、AI數據中心、AI機器人等新興業務的加速成長,將共同推動本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

消費電子業務方面,隨著AI應用場景持續擴展及技術成本逐步下降,端側AI正成為驅動行業結構性升級的核心力量,端側AI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消費電子行業注入創新動能,並有望激發新一輪換機需求,而持續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消費信心疲弱、利率高企及地緣政治風險,仍對整體市場需求構成壓力。端側AI多終端落地及升級將引領消費電子行業成長。

Canalys預測,二零二五年AI手機滲透率將達到34%,端側模型的精簡以及芯片算力的升級將進一步助推AI手機向中端價位段滲透,並認為二零二五至二零二六年AI手機將保持高速滲透的趨勢。此外,國家促消費政策將持續加大力度,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刺激消費補貼政策將陸續出台,其中針對手機、平板等消費電子產品的購新補貼政策將持續至二零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支撐消費發展。儘管如此,在全球經濟逆風的背景下,市場分析機構對智能手機市場前景持謹慎態度。Counterpoint預期,二零二五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全年增幅將不足1%。

隨著三折疊及更多創新形態折疊屏手機的陸續推出,其在硬件層面的革新將同步推動軟件生態的完善,並解鎖更豐富的應用場景。這將共同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體驗,驅動折疊屏手機市場的全面發展。TrendForce預測,二零二五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980萬台,市場滲透率維持在約1.6%,同比增速放緩,預計隨著美國頭部手機品牌入局折疊手機,有望成為推動折疊屏手機進入主流市場的轉折點,並為智能手機行業注入新動力。AI PC正迅速崛起,成為全球PC行業變革的核心驅動。AI大模型在商用及企業生產力場景的應用前景廣闊,AI PC滲透率持續提升。不過,受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Counterpoint預計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全球PC出貨量同比增速可能放緩,AI PC的需求將於二零二六年成為重要成長動力,預期屆時超過半數筆電將具備AI功能。隨著AI終端複雜度的不斷提升及折疊屏手機市場持續壯大,將顯著拉動對高強度輕量化零部件和高效散熱器件的需求,為相關產業鏈帶來高附加值的新發展機遇。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創新產品提供商,本集團將持續擴大在精密製造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聚焦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積極把握市場趨勢及AI賦能所帶來的新發展機遇。海外大客戶方面,本集團將持續深挖海外大客戶的核心業務潛力,積極提升產品份額,擴充產品品類,持續擴大業務規模。安卓業務方面,本集團不斷深化與客戶在高端產品的戰略合作,緊密配合客戶的業務發展需求,全面支持客戶產品的迭代和升級。二零二五年下半年及二零二六年,集團將受益於高端產品的創新升級和大客戶新形態產品週期帶來的重要發展機遇,持續加強行業龍頭地位。未來,本集團將繼續拓展海內外市場,優化全球戰略佈局,推動消費電子業務的持續發展。

新型智能產品業務方面,AI與5G等新興科技加速融合發展,賦能多元化應用及催生龐大市場需求。本集團憑藉在AI數據中心、AI機器人、智能家居、遊戲硬件、無人機等領域的深厚戰略佈局,已佔據有利位置,並將充分受益於這科技變革浪潮。尤其是AI及大模型技術加速演進,帶動AI數據中心及AI服務器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為本集團的未來發展注入強勁的增長動能。MarketsandMarkets預計,到二零三零年全球AI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達2,364.4億美元,二零二五至二零三零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1.6%。在AI應用需求激增、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演進以及大數據分析廣泛應用的共同驅動下,AI服務器市場蓬勃發展。Precedence預測,二零二五年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7.6%至392.3億美元,到二零三零年市場規模將達1,328.1億美元。

AI算力需求激增、綠色法規與可持續倡議強化、數據能耗增長等多重因素推動下,基礎設施的優化升級成為剛性需求,高能效、低碳排的綠色數據中心正快速崛起。Fortune BusinessInsights預計,到二零三二年全球綠色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將達3,075.2億美元,預測期內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8.0%。為應對AI算力高速增長所伴隨的高能耗挑戰,高效、低耗能的液冷技術已成為實現綠色低碳算力的必然趨勢,AI算力已邁入液冷時代。Research Nester預計,到二零三七年全球數據中心液冷市場規模將達897.7億美元,二零二五至二零三七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3%。液冷服務器正加速滲透市場,逐漸成為智算中心的標準配置。此外,AI技術正全面革新工業生產生態,端側AI尤為關鍵,催生了新型工業業務與產業協作模式。

從質控到機器人協作,AI在工業場景的應用正成為智能製造的核心。為提升效率、生產力及競爭力,企業正加速部署先進機器人方案。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預計,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從二零二五年的219.4億美元增長至二零三二年的555.5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4.2%。本集團在數據中心領域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已構建涵蓋AI服務器、液冷系統、電源管理和高速通訊等高壁壘產品的完整佈局,為集團開拓了廣闊的增長空間。二零二五年下半年,算力需求的持續增長將成為集團AI服務器業務高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與此同時,數據中心市場正加速邁入液冷時代,液冷產品的市場需求將大幅提升。本集團將積極推進與國內外客戶的合作,加速AI數據中心相關新產品的落地,培育新的業務增長引擎。憑藉多年深耕行業的經驗,本集團在系統級產品集成、智能駕駛的傳感器融合及軟件算法等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集團充分發揮AI機器人與智能汽車技術同源的優勢,全面佈局AI機器人的傳感器、執行器、控制器等多個核心零部件及系統整機。未來,AI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將進一步增強本集團的市場競爭力,並為本集團開闢新的業務增長空間。依託世界一流的研發能力、全球化佈局和垂直整合優勢,本集團將持續開拓高增長潛力的新品類與新市場,推動業務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新能源汽車業務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彎道超車引領全球汽車行業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實現從規模領先向技術引領的跨越,並邁入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驅動的智能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依託科技創新、產業鏈優勢及品牌力提升,中國自主品牌加速拓展海外版圖,全球影響力不斷提升。在政策引導下,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高階輔助駕駛、個性化人車交互等智能網聯功能成為車企競爭焦點,帶動萬億元級市場規模擴張。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指出,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擴大有效投資和促進消費升級的「兩新」政策(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將繼續有序實施,疊加企業新品供給持續豐富,有助於拉動汽車消費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二零二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1,600萬輛,電動化滲透率有望超過50%。BloombergNEF預計,二零二五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同比增長約25%至2,200萬輛,預期全球約三分之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來自中國,而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整體汽車總銷量的四分之一。AI進一步賦能汽車在智能化上的升級,二零二五年以來車企提出「智駕平權」,隨著智駕下沉至到中低端車型,智能駕駛漸入普及期,汽車產業已邁入智能化的高級階段。Mordor Intelligence預計,全球ADAS市場規模將從二零二五年的385.4億美元增長至二零三零年的686.8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2.3%。亞太地區是增長最快的市場,預計二零二五年至二零三零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將達14.6%。MarketsandMarkets預測,全球L3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規模將從二零二五年29.1萬輛增長至二零三五年的870萬輛,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0.5%,而亞太區L3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市場規模於二零三五年將達260萬輛,二零二五至二零三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50.4%,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隨著消費者對汽車舒適性、操控性要求的提高,智能懸架,特別是空氣懸架,逐漸從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滲透。Global Info Research預測,二零三一年全球智能懸架市場規模將達3,600百萬美元,二零二五至二零三一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6.6%。隨著新能源汽車向「增配、高配、智能化」方向演進,碳陶剎車盤等輕量化關鍵部件的市場滲透率也有望提升。本集團緊抓新能源汽車行加速智能化的發展契機,充分利用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技術積累,助力汽車業務快速成長。憑藉深厚的技術儲備與研發實力,本集團已在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構建起多元化產品,圍繞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能懸架、碳陶剎車盤及其他高端產品發力。預期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持續受益於汽車行業變革及智能駕駛滲透率持續提升。本集團的智能座艙、熱管理、智能駕駛輔助等產品的出貨量將保持增長,智能懸架產品將配套至更多車型中,推動本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業務板塊持續快速擴張。隨著新產品逐步量產及滲透率不斷提高,本集團單車價值量將穩步提升,新能源汽車業務將延續高速增長態勢。集團將繼續強化研發投入,拓寬產品佈局,深化與全球車企客戶的合作,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和高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本集團作為行業創新標桿,通過多年戰略深耕和持續研發投入,建立了覆蓋創新材料與工藝、精密模具、產品設計開發、自動化及信息化等關鍵領域的頂尖研發團隊,形成了其他企業難以超越的技術護城河。本集團擁有世界級的技術研發實力,精準把握市場機遇,與全球頂尖客戶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係,不斷開拓新的業務領域。本集團的消費電子業務已拓展至全系客戶群,並從消費電子業務延伸至覆蓋新能源汽車、新型智能產品等多元化佈局,實現從製造驅動增長向創新驅動增長的戰略轉型。集團的新能源汽車業務已成為第二增長極,將受益於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趨勢持續增長。面對全球人工智能技術變革,本集團超前佈局AI數據中心、AI機器人等新興業務,打造新的增長引擎。展望未來,本集團將堅持自主創新,不斷強化研發能力,搶抓市場機遇,推進智能製造升級,同時專注於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客戶和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資料來源: 比亞迪電子 (00285)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