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858.83 611.73
  • 國企指數 9232.67 220.70
  • 上證指數 3865.26 25.50
02799 中信金融資產
即時報價: 0.98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9,03728,52633,505
毛利29,03728,52629,263
EBITDA-99634,58323,950
EBIT-2,54133,91423,286
股東應佔溢利-27,5879038,755
每股盈利-0.390.010.12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410.390.49

集團主要經營範圍為: 收購、受託經營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破產管理;對外投資;買賣有價證券;發行金融債券、同業拆借和向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商業融資;經批准的資產證券化業務、金融機構託管和關閉清算業務;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業務;資產及項目評估;金融租賃業務;證券期貨業務;基金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以及銀保監會或其他監管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等。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是本集團衝刺「三年質效顯著提升」、開啟「五年成為行業標桿」的關鍵之年,在中信集團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本集團堅定不移落實中央金融工作部署,充分發揮金融救助和逆週期調節功能,積極服務國家戰略,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按照「優資產、增收入、抓回現、壓不良、促改革、練內功」工作要求,持續強化主業能力建設,有力服務實體經濟,向上向好發展態勢持續鞏固擴大,經營業績持續增長。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實現總收入1人民幣402.21億元,同比增長21.1%,實現歸屬於本公司股東淨利潤人民幣61.68億元,同比增長15.7%,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響2同比增長27.5%,年化平均股權回報率21.1%,較2024年度提升2.7個百分點,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1.1%,較2024年度提升0.35個百分點,實現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0.066元,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 中信金融資產 (02799)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下半年,美國關稅政策增加全球貿易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復甦進程受阻。供應鏈擾動將推升發達經濟體通脹上行壓力,新興經濟體增長預期放緩。地緣衝突和貿易摩擦仍是實現全球經濟復甦的重要挑戰。

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經濟呈現向好態勢。下半年,我國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國內經濟工作和國際經貿鬥爭,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會改變。

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不良資產行業將持續處於市場供給擴容、政策機遇湧現、行業轉型變革的戰略機遇期。在不良資產市場供給方面,《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業務管理辦法》擴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可收購資產的範圍,銀行不良資產加速出清,非銀機構風險加速釋放,監管要求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有效防範化解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金融風險,不良資產行業的供給規模將持續提升。在宏觀政策機遇方面,從需求端看,下半年預計加大政策工具創新和擴內需增量政策對宏觀經濟薄弱環節的精準支持。從供給端看,國家治理「內卷式競爭」將推動產能出清促進結構轉型,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發揮資產處置專業優勢提供有利環境。在行業轉型變革方面,監管部門將2025年作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制度建設年」,將加緊完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監管制度體系,進一步引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重塑發展理念和業務模式,夯實可持續發展基礎,切實提高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高質量發展能力。

下半年,公司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信集團2025年中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加強戰略主動,堅決走好「兩年三步走」第三步,全面實現「三年質效顯著提升」戰略目標,重點做到「四個著力」,著力抓好黨建與經營相融合、存量與增量相統籌、收官與開局相銜接、轉作風與促落實相貫通。同時,謀劃「成為行業標桿」的藍圖,樹立黨建引領、經營業績、主業能力、合規風控、改革創新、人才隊伍「六大標桿」,為中信集團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金融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偉業貢獻中信金融資產的力量。

資料來源: 中信金融資產 (02799)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