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613.67 643.99
  • 國企指數 9150.05 233.20
  • 上證指數 3684.21 18.30
02348 東瑞製葯
即時報價: 1.380 -0.010 (-0.7%)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2781,1511,060
毛利774642578
EBITDA479347284
EBIT421276201
股東應佔溢利358326565
每股盈利0.270.240.40
每股股息0.090.080.10
每股資產淨值1.982.102.35

主要從事非專利藥物開發、製造及銷售,包括中間體、原料藥及成藥。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於二零二四年,本集團積極應對市場變化,配合國家發展規劃,繼續朝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及國際化前行,穩步推進各項業務發展,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仿創結合,力求在集採市場中佔據有利地位及開拓空白市場。

生產情況

於二零二四年,蘇州東瑞善豐路廠區及蘭州東瑞相繼獲得生產批文,並陸續提供驗証產品供客戶辦理備案手續。儘管初期產量較低導致分攤費用偏高,致使原料藥及中間體錄得虧損,但這些新產能的釋放將為未來的增長提供動力。

銷售情況

銷售方面,本集團銷售團隊通過優化產品結構和拓展市場渠道,除「安」系列部份產品因未中標集採或因多家中標攤分市場影響銷售量及銷售額有所下降外,其他品種如抗高血脂藥物阿托伐他汀鈣片、抗病毒藥物恩替卡韋分散片及抗過敏藥物「西可韋」銷售量都錄得增長,尤其是注射用頭孢酮鈉舒巴坦鈉(1:1)成功在第八批國家集採中標,二零二四年的銷售量及銷售額較二零二三年同期均有超過50%增長。

本集團產品除通過集採進入醫院渠道,亦透過拓展與大型連鎖店的合作開拓零售終端業務;同時開展醫藥電子商務的業務模式,以多管齊下,讓更多患者能購買本集團產品,維護東瑞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但儘管銷售量較二零二三年增加,受制於價格壓力,整體銷售額仍是較二零二三年同期下跌7.9%。

研發進展

蘇州東瑞先進技術研究院成立至今已招覽一批科研人才,目前約60%的在研產品為自研項目,於二零二四年下旬招聘了一位博士擔任院長,新任院長將重新評估及整合本公司間接全資擁有附屬公司福建東瑞製藥有限公司(「福建東瑞」)、蘇州東瑞、蘭州東瑞和本公司間接非全資擁有附屬公司南京福美瑞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優化項目及管理流程,適時重組研發團隊架構,提高效能,避免資源重複或錯配。研發團隊將聚焦首仿或前三位仿製藥物及改良型創新藥的研發,為未來的產品線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來源: 東瑞製葯 (0234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在二零二四年面臨諸多挑戰,但通過出售資產和政府補助實現了溢利增長增加財庫收入有助將來發展的資金儲備。展望未來,醫改仍會持續推出新政策以降低用藥成本;同時,中國政府對藥品質量的監管也更加嚴格,飛行檢查、數據核查等監管手段不斷加強,要求醫藥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用藥安全。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發病率上升,人民健康意識提升,推動相關藥物需求。為應對一系列的挑戰和機遇,本集團將繼續聚焦以下戰略方向:

(一)加大研發投入:聚焦優勢和主業,重點佈局慢病領域、抗病毒領域和抗感染領域,形成產品迭代;豐富產品管,探索抗衰老、營養保健等大健康領域,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仿創藥物,推動國產替代。

(二)提升生產效率:通過智能製造、精益生產和技術創新,優化成本結構,提高產能利用率。

(三)拓展市場渠道:深挖終端市場,通過電子商務和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提升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和競爭力。

(四)推動可持續發展: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減少污染,以達致「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本集團將繼續堅持"質量為先,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致力於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質量穩定的產品,憑研、產、銷一體化的優勢,良好的企業管治體系和穩健的財務管理,保持務實經營和靈活應變,以應對新的挑戰,把握新的機遇,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貢獻力量,為股東帶來長遠的價值。

資料來源: 東瑞製葯 (0234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