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61.250 | +1.750 (+2.9%)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27,781 | 24,970 | 28,663 |
毛利 | 6,126 | 6,060 | 8,055 |
EBITDA | 5,321 | 5,548 | 7,379 |
EBIT | 3,922 | 4,073 | 5,857 |
股東應佔溢利 | 4,563 | 4,557 | 6,241 |
每股盈利 | 3.40 | 3.34 | 4.42 |
每股股息 | 1.91 | 2.03 | 2.53 |
每股資產淨值 | 22.94 | 24.10 | 25.37 |
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針織服裝產品。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根據中國海關之統計資料,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中國之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製品和服裝及衣著附件,下同)出口總值為約1,439.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0.8%。出口總值中,紡織品出口金額約為705.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8%;服裝出口金額約為734.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微跌0.2%。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歐盟二十七國、日本和英國的服裝產品金額分別為153.4億美元、137.6億美元、54.9億美元和24.9億美元,其中銷往歐盟、日本和英國市場的金額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約11.3%、1.6%和15.9%,而受美國關稅政策的衝擊,銷往美國市場的金額較上年同期下降約3.6%。國內服裝消費市場方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之信息,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類商品之零售總額約為人民幣5,341.3億元,同比增長約2.5%;全國網上穿著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約1.4%。期內,全球性之服裝消費需求有恢復性增長,而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了中國服裝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佔比;國內市場之服裝消費需求仍較疲軟,但在政府促內需政策的影響下,相信國內市場仍有增長潛力。
根據越南海關之初步統計數據,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越南之紡織服裝出口金額約為186.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12.3%,出口至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金額分別約為84.7億美元、21.1億美元和13.4億美元,其中出口美國和日本的金額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約17.1%、12.5%,而出口韓國的金額則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1.6%,美國市場佔到了越南服裝產品出口總金額的約45.4%(二零二四年同期:約43.5%)。而根據美國商務部之統計數據,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越南佔美國服裝及配飾進口的市場份額約19.7%,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2.0個百分點,越南已成為美國第一大服裝進口來源國。此外,越南出口至歐盟二十七國和英國之紡織服裝金額分別為約22.2億美元和4.4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15.8%和24.1%,出口至《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成員國的紡織服裝金額約為37.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11.4%。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越南的紗線出口金額約為20.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4.0%,其中出口至中國金額約為9.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約9.4%。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越南從國外進口的面料總金額約為75.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3.5%,其中從中國大陸進口面料之金額約為51.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約5.2%,佔越南進口面料總金額的約68.5%(二零二四年同期:約67.4%),此外,從中國台灣和韓國進口的面料金額分別為約7.9億美元和7.1億美元,分別佔越南進口面料總金額約10.4%和9.5%(二零二四年同期:分別約10.0%和10.5%)。期內,越南之服裝產品出口增長較為顯著,尤其在美國市場,越南之服裝產品部分替代了中國產品的份額。
期內,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場的服裝消費需求雖有一定回升,但全球需求整體仍較疲弱,內需復蘇亦顯緩慢,服裝行業總體之產能供給大過消費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以價換量的競爭現象,行業總體盈利水平承壓;受美國進口關稅政策不確定性衝擊,中國服裝產品對美國出口出現較大波動,於美國市場的份額佔比進一步下降,而美國對轉口貿易的政策阻礙和潛在的高關稅威脅,或將引發行業出口競爭格局的變化;期內人民幣對美元之匯率按基準價升值了0.4%,而按市場價的升值幅度則更大,出口企業的盈利進一步承壓;期內棉花價格有小幅震盪,但總體相對平穩。當前,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經營壓力主要來自中美關稅政策暫未落地、全球貿易博弈存在變數以及市場需求相對疲弱等。
二零二五年一至六月,本集團實現銷售收入約人民幣14,966,384,000元,較上年同期上升了約15.3%;毛利額約人民幣4,058,018,000元,較上年同期上升約7.9%,受勞動力成本上升之影響,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了1.9個百分點至27.1%;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約人民幣3,176,836,000元,較上年同期上升了約8.4%,銷售收入和稅後淨利再創本集團同期業績之歷史新高。回顧期內之主要工作,本期集團進一步擴充了海外生產基地之產能,並推進了對國內基地產能之升級改造;梳理並完善本集團之內控制度。
期內,本集團於越南西寧省之新面料工廠項目(「越南第二面料工廠」)進展順利,除通過股權收購獲得生產用地之外,越南第二面料工廠向所在工業區又購買了面積約為50公頃的土地使用權。目前,越南第二面料工廠之大部分土建工程已接近完工,並將陸續開始設備之安裝調試,預期在本年度年底前可逐步投產。該項目主要包括織布、染整工序以及部分自製輔料之配套工序,將為本集團的東南亞成衣工廠提供面料供給,海外基地產業鏈的上下游一體化配套佈局,可更快速響應客戶全球市場的產品需求。此外,本集團於柬埔寨之新建成衣工廠,已於二零二五年三月份開始投產,目前已聘用員工約4,000名,隨著員工人數的增加和生產效率的上升,將進一步增加本集團於柬埔寨之成衣生產規模。
本集團於海外擴充生產規模的同時,正在推進國內基地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
通過設備的更新改造、工藝流程的優化,來有效促進產品質量的穩定和用工人數的節約。寧波基地剛建成建築面積約167,000平方米的新織布工廠,並將對部分織布設備進行更新,新織布工廠啟用後,生產更加集中、佈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高效。期內,寧波制衣工廠亦完成了全面的維修翻新,並對部分制衣工廠的流水線進行了整合、重排,管理人員更加精簡、資源佔用更加節約。此外,本集團的安徽成衣基地也將通過更新改造,來提升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期內,本集團已購買了約7公頃的新地塊,先建成一個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新成衣工廠,用來騰挪置換原工廠的部分產能,在不影響整體產能之前提下,對安徽制衣基地進行全面的更新改造。
完善內控制度、優化管理流程對本集團的全球化運營尤為重要。期內,本集團進一步推動控制流程的標準化和線上化,提高業務審核的自動化程度,加強了採購環節的內部控制和原物料的耗用管控。本集團擁有一批優質並長期合作的供應商,重視對供應商的利益保護,並視供應商為產業鏈競爭力的重要一環,但為達成更公平的經營環境,本集團亦加強了對供應商的准入和評估,進一步完善了採購的內控制度。
資料來源: 申洲國際 (02313)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當前,全球紡織服裝行業正面臨深刻變革: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關稅不確定性和轉口貿易限制削弱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促使訂單向越南等低成本國家轉移;同時,外需疲軟和內需放緩導致產能局部過剩,行業競爭加劇,而持續上升的環保合規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全球碳減排趨勢進一步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加速了行業洗牌。然而,這一挑戰期也正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正推動傳統製造模式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轉變,為率先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創造了構建新型供應鏈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積極推動市場多元化佈局、加快智能製造升級、優化運營管理體系,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從成本競爭向價值競爭的戰略轉型,方能在行業重構中贏得新發展空間。
為有效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挑戰,本集團將重點推進以下戰略舉措:
市場拓展、產能優化及制度完善。這些工作將始終貫徹「科技賦能、綠色發展、效率提升、敏捷響應」的核心理念,旨在系統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鞏固並強化本集團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
本集團始終秉持「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在持續提升核心客戶採購佔比的同時,積極培育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客戶。為此,本集團將重點強化新產品研發能力,通過創新應用新工藝、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特別是在自製面料領域實現功能性、差異化及環保性能的技術升級與突破;同步拓展產品系列廣度,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同時,本集團將持續優化全球生產基地的縱向一體化產業鏈佈局,深化與戰略供應商的協同合作,確保將高質量、創新型產品及時高效地交付客戶,全面提升客戶服務價值。
本集團將通過「新建+改造」雙軌並行實施產能升級戰略,在擴建新生產設施的同時,系統性推進現有生產體系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首先對廠房空間佈局進行整體優化,並在完成物流運輸、倉儲管理、裁剪作業等基礎環節自動化升級的基礎上,部署3D機器視覺檢驗系統實現智能化質量管控,並隨技術進步逐步將機器人應用拓展至精準縫製、柔性物料抓取等高難度工序;同時依託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決策系統,實現從生產排程到供應鏈響應的全流程優化。
通過「自動化築基礎、智能化促升級」的實施路徑,最終形成「效率提升-成本優化-質量保障」的協同效應,全面提升應對勞動力成本上漲等經營壓力的綜合能力。
隨著經營業務的全球化與規模化發展,企業內控制度面臨更高要求。為此,本集團將系統性推進管理制度優化升級:通過全面梳理現有制度框架,完善流程標準化與操作規範化建設,著力構建管控與授權相協調、監督與激勵相平衡的現代化管理體系。重點聚焦薪酬激勵與採購內控兩大核心領域,一方面建立績效導向的動態薪酬調節機制,充分激發組織活力;另一方面實施採購全流程閉環監管,嚴格執行審批權限分離制度,完善供應商動態評估體系,從而實現經營效率與風險防控的協同提升,為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本集團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雙輪驅動,通過打造敏捷柔性供應鏈體系、深化智能技術應用、完善ESG治理架構,持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我們對實現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必將以創新為引擎、以效率為基石,為股東創造穩健回報,為行業樹立轉型標杆。
資料來源: 申洲國際 (02313)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