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2.730 | +0.220 (+8.8%)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2,279 | 1,946 | 2,358 |
毛利 | 541 | 513 | 626 |
EBITDA | 414 | 398 | 439 |
EBIT | 187 | 183 | 245 |
股東應佔溢利 | 227 | 204 | 262 |
每股盈利 | 0.27 | 0.25 | 0.32 |
每股股息 | 0.11 | 0.20 | 0.23 |
每股資產淨值 | 1.93 | 2.02 | 2.05 |
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模具及注塑組件的製造、銷售、代工、製作及修改。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環境面臨諸多挑戰與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實施以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衝突升溫,造成市場明顯波動。受累於政府開支減少及變化不定的政策,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個人消費支出明顯疲軟。相對而言,歐元區經濟則呈現溫和回升趨勢。中國經濟在中美貿易摩擦暫緩和政策性刺激措施支持下,展現出較強韌性,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5.3%。美國政府嘗試通過關稅手段,重塑世界貿易新秩序,然而,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以及對關稅導致的通脹、失業率上升及經濟衰退的憂慮,美國消費者支出趨於謹慎,消費意願亦有所降低,部分消費電子品牌商的採購策略轉趨保守,開發新品的速度出現放緩趨勢。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收入達1,050.3百萬港元(2024年上半年:1,007.2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4.3%。其中,注塑組件製造業務受部分下游行業客戶的審慎採購策略影響較去年同期下跌5.2%,而模具製作業務則錄得強勁增長,較去年同期上升30.4%。
資料來源: 東江集團控股 (02283)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2025年下半年,整體經濟形勢仍充滿不確定性。美國貿易政策變化無常,全球貿易環境籠罩在高度不確定性之中,牽動全球供應鏈並加劇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擾動。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全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預期下調至2.3%,低於1月預估的2.7%,反映貿易緊張局勢及政策不確定性對經濟的持續衝擊。除預測經濟衰退外,世界銀行對美國的增長率下調0.9個百分點至1.4%,歐元區下調0.3個百分點至0.7%,而中國的增長預期則維持在4.5%不變。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生產大國和消費市場,中國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延續穩中向好的趨勢。為延續上半年「以舊換新」政策並進一步提振內需市場,中國預計將再釋出約人民幣1,380億元的國補資金,提振下半年經濟表現,帶動消費級產品需求持續改善,一批正在崛起的優質中國消費電子品牌商正積極籌備新產品上市,管理層對未來業務發展保持審慎樂觀。
面對市場對高端化、智能化產品不斷攀升的需求,消費電子品牌客戶正加速推進產品創新與技術升級。本集團一直不間斷推進技術突破與創新,持續提升模具、注塑及相關工藝能力,為國內外品牌客戶打造多元高端的塑製外殼產品,助力終端產品快速迭代,引領市場風向。今年七月,本集團與芬蘭TactoTek達成戰略合作,正式獲得TactoTek授權模內結構電子(IMSE)技術專利許可,成為首家在中國本地的汽車級IMSE電氣功能薄膜供應商。TactoTek是開發模內結構電子技術的先驅和全球領導者。本集團已在深圳、惠州及蘇州生產基地完成符合IATF 16949標準的IMSE專用產線部署,實現從模具開發、材料工程到批量製造的垂直整合,成功將相關產品開發周期縮短50%以上,並顯著降低跨國供應鏈複雜度及運輸成本。在IMSE技術應用上,本集團將為全球汽車品牌一級供應商提供IMSE電氣功能薄膜核心組件,同時,在消費電子、醫療設備及工業領域,直接交付集成智能光線交互、人機交互(HMI)功能的完整IMSE部件。此戰略合作亦全面強化本集團在多個領域的服務能力,包括開發輕量化集成結構件(相較傳統方案可減重40%至70%)、打造支持複雜曲面整合的無縫觸控界面,以及提供動態可定制化的智能光線交互系統。
根據全球性消費者洞察與市場研究顧問公司NIQ (NielsenIQ)發佈的《2025年科技與消費性電子產業趨勢報告》,2025年全球科技與消費性電子產業銷售額有望達到1.29兆美元,主要動能來自新興市場、產品迭代週期與高端創新。隨著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終端機產業也迎來新的革新,消費電子終端如手機、擴增實境眼鏡(Augmented Reality,AR)、人工智能個人電腦(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onal Computer, AIPC)以及智能家居將成為AI技術落地的關鍵,推動消費電子行業邁入新一輪創新週期。AI技術加速硬件升級,持續帶動消費電子行業成長,本集團緊抓此契機,深化與消費電子品牌的戰略合作,積極投入新產品研發,拓展市場版圖,並已成功進入元宇宙產業龍頭企業的供應鏈,從模具製造到產品設計,全方位支持AR眼鏡的研發,推動更多前沿技術加速落地。
面對地緣政治風險的挑戰,全球企業更著重跨地區的供應鏈佈局,本集團早已完成部署,在越南成功建立境外生產基地,並於本期間進一步擴充產能,新增廠房面積約5,000平方米,形成「中國+越南」雙生產地布局。越南工廠專注於服務消費電子品牌客戶,提供除中國以外的供貨選項,並可依據客戶訂單靈活調配產量,提升彈性與效率,使本集團在拓展東南亞及歐美市場時更具優勢。同時,本集團已在積極推進國內生產基地的升級,全方位提升製造能力與營運效能。蘇州工廠將進一步擴增產能,全面強化生產效益,抓住華東地區持續湧現的新商機。深圳光明區總部亦繼續加大資本投入,一方面擴建全自動化的醫療耗材無塵車間,另一方面精進模具製造技術與精密度,以堅實技術優勢保持在行業的領先位置,滿足醫療設備與高階消費電子對結構設計及精度日益嚴苛的要求,為客戶提供更高質量、具創新性的塑製產品整體方案。
2025年,本集團聘請波士頓諮詢公司(BCG)作為企業顧問,旨在通過系統性組織診斷與戰略升級項目,實現東江業務的重大突破。該項目主要通過內部診斷,外部模具及注塑市場的分析與對標研究,精準識別本集團在戰略規劃、組織架構、績效管理和人才發展等關鍵領域的提升空間,並據此制定科學可行的改進方案,明確短中長期的行動舉措,為本集團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錯綜複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本集團將持續以創新驅動發展,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以應對市場變化。本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新質生產力戰略,結合數據中台、人工智能與工業4.0技術,全面優化生產管理、提升製程精度及自動化水平,有效提高生產效率並實現降本增效。本集團將繼續秉持嚴謹的財務管理策略,保持穩健財務狀況,確保充裕現金流和資本高效配置。未來,本集團將持續深化自身具優勢的領域,並不斷拓展新興市場機遇,多元化客戶及市場,鞏固並強化在創新技術及高端製造的領先實力,致力成為全球注塑供應鏈中更具韌性與引領力的重要一員。即使面對全球貿易環境波動及關稅挑戰,本集團相信,憑藉深厚的技術實力與長期積累的客戶信任,東江有能力保持其市場領導地位,持續為客戶及股東創造價值。
資料來源: 東江集團控股 (02283)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