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25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342 | 313 | 390 |
毛利 | 210 | 207 | 220 |
EBITDA | -64 | -22 | -0.84 |
EBIT | -109 | -64 | -39 |
股東應佔溢利 | -56 | -11 | 78 |
每股盈利 | -0.04 | -0.01 | 0.04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1.48 | 1.08 | 1.14 |
主要從事證券投資、企業融資、股票經紀、物業開發、物業投資、酒店經營、醫療及保健服務、直接投資、投資控股及管理。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貫徹其具策略性的商業模式,繼續投入人力及資源以致力發展金融服務業務以及物業及酒店業務。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集團錄得股東應佔溢利淨額及每股基本盈利分別為約港幣78,000,000元及3.56港仙,而二零二三年則錄得股東應佔虧損淨額及每股基本虧損分別約港幣11,000,000元及0.65港仙。
於二零二四年,由於中國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及全球地緣政治發展,本集團仍然面臨金融市場波動及投資憂慮的挑戰。生指數突破18,300點,下半年成交量開始逐步恢復。中央政府推出各項經濟刺激措施,旨在振興資本市場及改善流動性,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該等措施加上預期內需得到改善,使得生指數在十月份達致23,000點的高位,單日成交額更創下超過港幣6,200億元的歷史紀錄。儘管下半年市場復甦強勁,但在維持勢頭上仍面臨挑戰。與中國股市的緊密關聯導致市場回調。然而,香港於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表現仍然亮眼,儘管金額較二零二三年輕微下降3%,香港在全球募資規模中仍然排名第四。金融服務部受益於第四季度市場成交量的顯著上升,經紀佣金收入及孖展貸款利息收入均有所上升。
於二零二四年,中國內地的房地產市場持續面臨巨大壓力,住宅及商業市場的復甦仍然困難。庫存過剩及買家信心疲弱導致主要城市的房價普遍下降。在第四季度,受惠於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措施,如放寬房地產調控政策及降低利率,但交易水平依然低迷。儘管如此,在若干城市的住宅市場開始顯示出一些回穩的跡象。另一方面,商業物業市場仍然面臨重大挑戰,需求疲弱及融資限制加劇了下行趨勢。無錫項目的物業銷售營業額下跌,同時,投資物業的估值虧損亦在二零二四年間確認。該等影響被(a)黃山項目C期建築工程竣工後,我們的物業銷售有所回升,以及(b)於巴黎的酒店在二零二三年因緊急翻新工程而停業半年後已全面恢復營運而部分抵銷。
資料來源: 第一上海 (00227)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五年香港股市的展望審慎樂觀,有望在支持性貨幣政策和中國內地經濟復甦的推動下實現增長。二零二五年全球金融市場預計將面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儘管通脹可能繼續緩和,但地緣政治風險及貿易緊張局勢仍然是主要的不確定性因素。美國預計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但其經濟及貿易政策的走勢將至關重要。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將受益於強勁的本地需求及人口結構優勢。全球利率的下調預計將改善流動性及投資者情緒。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有望持續強勁,香港將繼續吸引來自國內外的公司上市。然而,風險依然存在,包括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市場對中國內地經濟政策的高度依賴。中美關係及潛在的貿易摩擦亦可能對市場表現產生不利影響。總體而言,儘管二零二五年香港股市有望實現增長,但其走勢將取決於全球宏觀經濟狀況以及中國內地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中國內地的物業市場預計將繼續面臨壓力,復甦有賴於進一步的政府支持及更廣泛的經濟穩定。儘管二零二四年推出的刺激措施提供了一些緩解,但庫存過剩及買家信心疲弱仍然對市場構成壓力。住宅市場可能會逐步改善,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隨著利率降低及房價下降,購房能力有所提升。
然而,商業物業市場預計將面臨持續挑戰,需求疲弱及融資限制依然存在。
私營企業仍容易受流動性問題所影響。持續復甦將取決於政府能否有效實施財政及貨幣政策以刺激需求並恢復信心。儘管前景仍不明朗,但倘支持性政策得以維持,我們預計物業市場可能於二零二五年下半年趨於穩定。
資料來源: 第一上海 (00227)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