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295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638 | 544 | 429 |
毛利 | -12 | 120 | 93 |
EBITDA | -516 | 382 | -176 |
EBIT | -533 | 369 | -186 |
股東應佔溢利 | -509 | 344 | -95 |
每股盈利 | -0.23 | 0.16 | -0.04 |
每股股息 | 0.00 | 0.04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59 | 0.76 | 0.67 |
主要業務為手機和物聯網終端之製造、設計、開發及銷售,無線通訊模塊業務,進行物聯網系統及運營業務及智能製造業務,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的物業發展。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四年,全球經貿環境惡劣,在海外市場開拓困難及國內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的雙重壓力下,集團業務量出現顯著下滑:全年錄得營業額429,400,000港元,較去年543,900,000港元下降21.1%。全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額為94,800,000港元,其中上半年錄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82,300,000港元,下半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縮減至12,500,000港元。
造成年度巨大虧損額的原因首先是投資物業的減值。根據未來租金市場預測以及集團實際租約,評估師於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兩次對集團持有的投資物業作出了合共56,000,000港元的減值評估。其次,是因為兩家子公司的註銷引起匯兌損失。當年成立公司匯入美元的匯率,與註銷時美元匯回境外母公司的匯率差,產生了30,800,000港元的匯兌損失(匯兌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不影響淨資產總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集團二零二三年度盈利344,300,000港元,需特別說明的是,該盈利源於土地回收(一次性稅前收入537,800,000港元),如剔除該收入,二零二三年實際虧損額比二零二四年大,可見二零二四年不存在盈轉虧的情況。
手機與物聯網終端業務的業務量逐年下降,根本不能支撐幾年前建立的龐大的架構,本年度集團對架構和人員做進一步優化,為支付離職人員補償金以及繼續清理歷史遺留的呆滯庫存,本年度共計產生了一次性虧損28,000,000港元(此金額包含在二零二四年錄得的業務板塊虧損61,500,000港元中)。儘管未來還將會產生這類處理歷史問題的開支,但將不會太多了。
手機及物聯網終端業務
二零二四年,一方面由於國際貿易戰,海外訂單量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競爭加劇,供需失衡,導致該業務全年營業額僅為338,000,000港元,同比下降28.6%。毛利額為32,400,000港元,同比下降45.3%,毛利額下降幅度高於營業額下降的原因是,為了提升工廠稼動率,二零二四年引入了部分毛利相對較低的業務,事實證明這有助於工廠扭虧為盈。
面對激烈的內卷,唯有開源節流求生存。集團的方針是:開源不易,首先節流。為此本年度集團進一步優化了團隊架構,控制好合理的編製,儘量用好編製外資源。嚴控各項費用開支。聚焦主力產品和重點客戶,做好產品,服務好客戶,以確保盈利。同時,繼續大力開拓新客戶尤其是海外市場,擁抱AI大時代,積極開發新的賽道。
車載智能產品業務
集團非全資附屬公司上海蓁康二零二四年實現營業額46,300,000港元,錄得板塊虧損30,800,000港元。為了智能座艙(IVI)專案的成功,本年度上海蓁康投入了大量的研發資源,且基於審慎原則集團對研發費用未做資本化處理,致使本年度內產生大額虧損。
二零二四年七月集團完成了對客戶的首批訂單交付,客戶於九月底召開新車發佈會,又有數千套座艙成功交付供客戶裝車出廠。從用戶端的反饋來看,這款智能座艙(IVI)產品的研發、量產、交付基本成功。
管理層注意到,二零二四年下半年,中國的汽車行業價格戰空前慘烈,各車廠紛紛大幅降價,降價後,大部分車企銷量並未得到明顯提升。雖然管理層對手機市場的小幅度虧損搶市場並不陌生,但汽車行業如此大規模、遠低於成本價的競爭仍屬罕見。儘管汽車行業歷來利潤豐厚,車廠有巨額資金應對競爭,但是畢竟不可持久,市場終將恢復理性。管理層認為短期內,汽車市場仍將處於非理性競爭狀態,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環境下,需要重新審視未來競爭策略,及時調整新業務的戰略佈局。
物業租賃管理
於本年度,物業租賃管理的收入主要來自於出租上海晨訊科技大樓A,B棟、位於瀋陽的工廠單位及商用物業。出租單位總面積約為76,000平方米。為了令公司的資源帶來更大的效益,集團將持續出租一些已騰出的大樓或廠房用於發展物業租賃管理業務。
本年度全年物業租賃管理的收入為45,000,000港元(二零二三年:52,800,000港元),毛利率為92.1%(二零二三年:90.9%)。於本年度,根據未來租金市場的預測及集團的實際租約,評估師對本集團持有的投資物業進行了減值評估。集團錄得總額為56,000,000港元的減值損失,這導致該業務板塊出現重大虧損。
資料來源: 晨訊科技 (02000)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二零二五年,集團發展仍會面臨多種挑戰。縱觀當前宏觀環境依舊存在許多不確定性,貿易壁壘和風險未除,國內外市場競爭持續加劇,管理層研判行業正處於過度競爭階段,現時並非擴張良機,「持盈守穩」才是當前應對之策,故集團將收縮非必要投入,保持蟄伏姿態,伺機破局。積極主動地探尋新方向,搶先捕捉新機遇。
集團也注意到了AI創新浪潮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相較經營方面的穩健保守,對於AI技術則會積極進取,在二零二五年,一方面將AI功能加入終端產品,不斷迭代升級;另一方面,要求內部運作充分應用AI工具,通過AI換人,以提升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管理層深信,透過審慎的經營策略及AI科技賦能雙軌並行,既能控制好業務風險,亦能把握住科技紅利窗口期,力求在新興賽道搶佔先機,為未來的高速發展提前謀篇佈局!
資料來源: 晨訊科技 (02000)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