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400 | +0.005 (+1.3%)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2,679 | 2,988 | 2,752 |
毛利 | 1,595 | 1,578 | 1,516 |
EBITDA | 1,780 | 1,836 | 2,051 |
EBIT | 1,188 | 1,103 | 1,158 |
股東應佔溢利 | 872 | 964 | 805 |
每股盈利 | 0.11 | 0.13 | 0.11 |
每股股息 | 0.04 | 0.04 | 0.04 |
每股資產淨值 | 0.98 | 1.08 | 1.16 |
主要從事下列業務:風力發電廠和光伏發電廠的運營及投資、提供設計、技術及諮詢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集團新建電廠陸續投運,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面對中國新能源聚集區域限電形勢趨於嚴峻和綜合電價整體下行的雙重挑戰,本集團主營業務承壓,收入和利潤均出現下降。
對此,集團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以提高盈利的確定性、做強企業為目標,調整業務策略,重視質量,審慎發展;以提高效率、創造價值為指導原則,調整組織結構和人員,加強管理。集團著力夯實並強化電力交易能力,狠抓電力營銷,加強綠電交易、綠證銷售;發力精細化和專業化管理,提質增效;諸多舉措已初見成效。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共實現收入人民幣1,400,319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幣1,498,857千元),較去年同期降低6.6%;集團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人民幣281,940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幣501,370千元),較去年同期降低43.8%;基本每股盈利為人民幣3.58分(2024年同期:人民幣6.24分);攤薄每股盈利為人民幣3.58分(2024年同期:人民幣6.23分)。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集團資產淨值人民幣8,900,049千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8,906,306千元),每股淨資產為人民幣1.11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幣1.09元),資產負債率為73.20%(2024年12月31日:72.28%)。
資料來源: 協合新能源 (00182)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2025年下半年,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進步持續激發旺盛的用電增長,風力和太陽能發電、新型儲能和新型電力系統相關領域的技術創新不斷湧現,在發展中迭代、改進,推動全球能源轉型。
資本市場方面,隨著全球通脹的回落,美國、歐洲等發達經濟體有望進一步降息。中國央行繼續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適時進一步降准降息。融資環境的進一步寬鬆,將更有利於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投資。
本集團將準確洞察新形勢,研判新趨勢,以「做強集團、增加盈利確定性資產」為核心思想,制定和實施集團新的發展戰略。堅持以效率為原則,注重發展質量,持續創造價值,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精心開展電廠的經營和優化
本集團將繼續狠抓電廠安全生產,嚴查安全隱患,確保集團安全生產的穩定局面。加強設備治理,進一步縮短故障停電時間;深化技術改造,提高電廠運行的可靠性和經濟性;促進電廠生產運營向「人工智能+數據決策」模式加速轉型,有效提升電廠生產效率。同時,加強對電廠資產質量的動態分析,持續開展資產優化。
2、狠抓電力交易和營銷的能力建設
致力於打造一流的電力交易團隊,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密切跟蹤各地區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政策動向,加強中長期交易的營銷,加大參與綠電交易等優質交易品種力度,針對性優化電力交易策略,加強綠證銷售推廣,多措並舉提升電廠利潤。同時,運用好人工智能優化電力交易輔助系統,提升交易決策準確率和效率,捕捉交易機會增加收益。
3、聚焦項目質量,重視收益的確定性
堅決貫徹集團「重視質量,不盲目追求規模」的項目開發策略,持續跟蹤市場變化,聚焦于投資效率高和收益確定性強的區域的優質項目。全力做好指標生效和項目落地,靈活開展多種模式的合作,加快既有項目開發成果的價值實現。
4、錨定節點目標,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錨定本年度建設節點目標,倒排工期,提升設計、採購和現場施工的協同效率,扎實辦好合規性手續,嚴守安全底線,嚴控成本進度,確保集團在建項目按期按質並網投運。嚴抓工程質量,嚴把設計標準,重視以優化設計和精細化管理提升項目效益。通過對標行業標杆,積極轉變項目建設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
5、積極拓展全球業務
堅持以效率原則為導向,在全球範圍內遴選重點市場和優質項目,以收益水平和盈利的確定性為標準,在法律、市場機制健全的區域,深入推進優質項目的開發。通過鎖定優質資源、優化技術方案、簽署高質量的長期購電協議等舉措,儲備一批可融資性強、收益確定性高的項目資源,為集團可持續的穩健發展奠定基礎。
6、積極探索新業務模式
把握技術進步不斷孕育出的新機遇,積極嘗試新業務,發揮與主業的協同效應。積極嘗試拓展售電業務,佈局虛擬電廠等新興業態,探索電網側聚合和用戶側協同的新商業模式。同時,有力推進新能源私募股權基金業務,加快實現資產管理資質升級,探索發行新能源REITs。
7、繼續加強精細化專業化管理,持續降本增效
繼續圍繞「度電成本最低」理念,增強全員經營意識,發揮專業能力驅動業務降本,轉變管理模式實現提效降本,運用人工智能科技賦能降本。持續深化全面績效管理體系,傳導壓力激發組織和員工活力,精准洞察影響經營的關鍵環節,提高效率,創造價值,提升集團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
資料來源: 協合新能源 (00182)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