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517.76 72.36
  • 國企指數 8861.39 15.71
  • 上證指數 3504.28 0.72
01782 國際商業數字技術
即時報價: 3.40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04120104
毛利485546
EBITDA-20-48-73
EBIT-27-56-80
股東應佔溢利-12-47-75
每股盈利-0.02-0.07-0.10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430.350.23

主要從事提供互聯網和網絡應用性能管理(APM)產品及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是中國數字技術領域的先驅企業,擁有多項核心數字及信息技術,在軟件開發技術上擁有多年經驗及行內認同。管理層最新策略是立足於原有業務同時不斷探索利用自身技術與經驗優勢開拓更廣闊更具潛力的發展空間。目前本集團並行的業務包括兩大板塊:其一是利用前沿的數字技術正在開拓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網絡系統之新業務市場;

第二是面對中國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企業提供應用性能管理(「APM」)產品及服務解決方案。

正在開拓的CBDC業務是為目標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系統,其中主要包括:(1)軟件開發服務;(2)技術服務;及(3)銷售硬件。集團計劃將CBDC產品和服務擴展到多個國家。我們的目標是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我們的CBDC產品和服務,為當地用提供更好的數位金融服務。我們持續與當地財政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進行討論,儘管這些討論尚未轉化為具體的業務合作。我們正在努力將這些關係轉化為創造收入的機會。

為電信運營商和大型企業提供APM產品及服務解決方案的業務包括(1)整體APM系統解決方案;(2)軟件開發服務;(3)技術服務;及(4)銷售嵌入式硬件及標準APM軟件。2024年本集團收入較去年下降約13.5%,主要由於經濟復蘇初期及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客戶對新增投資持謹慎態度,導致合同簽訂及項目交付進度放緩;

資料來源: 國際商業數字技術 (01782)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自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在科技、固定資產投資及宏觀經濟穩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科技創新迅猛發展,尤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或「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及高科技產業領域,與「十四五」規劃的宏偉目標保持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政府承諾在2026年前建立超過50項人工智能及智能技術的國家標準,表明了向技術驅動未來大步邁進的決心,為我們這類公司創造了豐沃的發展土壤。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截至2025年2月已達5.2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展現了強勁的投資環境。在宏觀經濟方面,中國2024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長率達到5.4%,超出預期,全年的增長率穩定在5.0%。自2024年9月以來中國政府推出的刺激措施,如降息和房地產支持政策,鞏固了經濟穩定,並有望推動持續增長。

CBDC業務

CBDC是主權貨幣的數字版本。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大約90%的中央銀行正在探索CBDC,這些項目在超過50個國家處於不同的階段。這些舉措旨在應對金融挑戰並支持數字經濟的發展。

我們參與了CBDC產品模組的開發,並與金融機構合作探索潛在機會。雖然這些工作仍在進行中,但它們是我們保持金融科技前沿地位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在通過CBDC塑造數字金融未來的同時,我們的APM業務通過尖端解決方案實現了即時增長。

APM業務

本集團持續賦能各行業,推動智能化創新與增長。以下將會是我們於2025年的兩項APM發展重心。

AI+網絡業務賦能運營商AIOps(智能運維)本集團聚焦AI+網絡智能化領域,為運營商提供智能化、自動化運維體系,實現:

‧故障精準預測與快速定位,降低故障率,提升成本效益。

‧基於AI決策模型的網絡智能優化,增強性能與用戶體驗。

AI+垂直行業方案推進

本集團積極推動AI與行業融合,通過「大模型+小模型+應用」賦能多個領域:

‧智慧視頻:實現內容檢測、行為識別等智能化升級,覆蓋安全、交通、影視等場景。

‧智慧能源:通過AI、數字孿生與5G打造礦山無人化方案,提升安全與效率,推動綠色轉型。

‧智慧交通:車路雲協同方案優化實時監控與自動駕駛,獲車企、監管單位等合作訂單。

‧智能製造:以5G+智能工廠服務,支持生產設備互聯與數字化轉型,擴展鋼鐵、化工等領域客戶。

資料來源: 國際商業數字技術 (01782)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