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60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3/2023 | 3/2024 | 3/2025 |
---|---|---|---|
營業額 | 3,501 | 4,368 | 3,942 |
毛利 | 1,401 | 1,783 | 1,571 |
EBITDA | 284 | 628 | 478 |
EBIT | -55 | 251 | 80 |
股東應佔溢利 | 58 | 219 | 77 |
每股盈利 | 0.02 | 0.07 | 0.02 |
每股股息 | 0.00 | 0.05 | 0.02 |
每股資產淨值 | 0.34 | 0.40 | 0.37 |
主要從事化粧產品之零售和批發。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本財政年度,集團錄得3,941.7百萬港元的營業額,較去年下跌9.7%。線下銷售錄得3,226.3百萬港元,按年跌幅由本財政年度上半年的17.4%,收窄至下半年的6.2%,主要因為集團的核心市場香港及澳門(「港澳」)中國內地旅客量持續回升,加上集團優化線下店舖網絡,並迎合市場需要,優化產品組合,改善集團線下銷售,令本財政年度線下銷售的按年跌幅在約11.9%的水平。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經營共174間線下店舖,較去年同期淨減少九間;線下業務佔集團總營業額的81.9%。
集團線上銷售輕微上升1.2%至715.4百萬港元,主要因為集團於東南亞的第三方電子商貿平台錄得12.4%的按年增長。而中國內地經濟疲弱,集團調整當地線上佈局,與去年基本持平;港澳線上銷售則保持平穩發展。線上業務佔集團總營業額的18.1%。
消費者購物模式改變,側重性價比,加上美元強勢,加上貿易關稅令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增加,導致到訪港澳的旅客消費審慎,集團毛利受壓。本財政年度,集團的毛利1,570.7百萬港元,按年跌11.9%,毛利率則錄得39.8%。而銷售及分銷成本和行政費用的營業額佔比,分別由29.8%及5.2%上升至31.9%及6.0%。
本財政年度,若撇除一次性的中國內地閉店成本撥備30.0百萬港元,核心盈利為107.0百萬港元。(2024年:218.9百萬港元)。
集團於2025年3月31日的總現金為371.1百萬港元(2024年:457.8百萬港元),足夠集團業務所需。本財政年度經營業務產生之淨現金錄得137.4百萬港元(扣除租賃負債和應付利息)(2024年:253.6百萬港元),與收入和盈利的跌幅趨勢一致。集團的資本開支為59.3百萬港元,主要用於投資科技設備、新店及裝修現有店舖。
每股基本核心盈利為3.5港仙,每股基本盈利則為2.5港仙(2024年:7.1港仙)。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1.7港仙的本財政年度末期股息。全年股息總額為每股2.45港仙(2024年:5.0港仙),相等於年內核心盈利的約70%,充分展現集團對前景的信心。集團將維持持續、穩健的股息政策。
1.香港及澳門
港澳居民外遊削弱消費力,旅客量雖然持續回升,但受到美元強勢的影響,旅客消費審慎,令港澳營業額下跌12.3%至2,991.8百萬港元
港澳是莎莎最大的市場。集團除了為當地顧客提供一站式美及個人護理產品和服務,亦是旅客到訪港澳時的購物熱點之一。本財政年度,港澳線上及線下的營業額佔集團總營業額的75.9%,達到2,991.8百萬港元。港澳地區年內盈利為128.6百萬港元,而去年則錄得233.8百萬港元,按年下跌45.0%。該地區的線上線下銷售將在下面部分作進一步的說明。
線下銷售
香港及澳門
港澳當地居民持續北上消費及外遊已成常態,影響線下銷售港澳居民持續外遊影響當地客流,加上美元持續走強,到訪港澳的旅客消費審慎,導致該地區的線下營業額受影響。
莎莎迎合市場變化,引入潮流產品,優化品牌組合,提升VIP會員忠誠度;受惠於刺激旅遊的措施,客流有所改善,線下銷售跌幅由上半財年的19.4%顯著收窄至下半財年的6.3%
面對上述的挑戰,集團迎合市場需要,搜羅符合潮流的產品,包括引入市場熱捧的美肌保健產品及美容小儀器,透過優化產品組合,吸引客流和提升顧客的消費金額。同時,集團透過莎莎專業美容顧問提高服務質量,提升顧客的忠誠度及回購率,並在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線上平台,以及線下店舖等不同渠道進行推廣,吸引客流。
本財政年度下半年,多項刺激經濟及旅遊的措施陸續推出,中央政府亦推出了不同的簽證政策,鼓勵內地旅客到訪港澳,令港澳的旅客量增加,帶動線下店舖客流,銷售情況持續改善。
集團於該市場的線下銷售按年跌幅逐步收窄,由上半年的19.4%收窄至下半年的6.3%,本財政年度線下銷售跌幅約12.9%。同店銷售亦由本財政年度上半年的24.3%收窄至下半年的7.7%,令全年整體跌幅約16.0%。
在香港及澳門,分別約37.1%及78.2%的銷售額來自旅客。合併計算,集團在該地區的線下銷售額中,有47.6%是來自旅客,疫情前則佔約74%。
店舖數目
集團持續提升店舖形象,為顧客提供更佳的購物體驗。港澳作為集團的核心市場,隨著「一簽多行」及盛事經濟帶動旅客量進一步提升,集團會在租金合理且符合經濟效益的前提下,適時拓展及優化店舖網絡。
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財政年度,集團於港澳共營運84間店舖,其中兩間新店分別在香港灣仔合和商場及九龍啟德零售館開幕。中國內地旅客流量主要集中於尖沙咀、銅鑼灣、旺角以及跨境旅遊樞紐西九龍地區。集團目前於港澳的核心旅遊區設有26間店舖(疫情前:45間店舖)。
集團在澳門經營九間店舖,其中四間位於靠近主要旅遊景點的市區位置,三間位於綜合度假村酒店,及兩間位於非遊客區。該些店舖面積較大,接待能力更高。
線上銷售-香港及澳門
莎莎在港澳的線上滲透率從疫情前的0.1%提升至6.7%本財政年度,港澳線上營業額錄得199.6百萬港元,按年輕微下降1.4%。集團總線上銷售額中,27.9%來自港澳地區,VIP會員貢獻當中約78.3%。
集團主要通過連接手機應用程式及自家網店https://www.sasa.com.hk/來營運香港的電商平台。集團亦在主要的第三方平台如HKTV Mall設立線上業務。莎莎電子商貿平台提供廣泛的品牌及產品,包括僅限於線上發售的獨家產品,並提供全面的產品描述及用家生成內容。電商平台亦接受所有主要電子支付方式及提供多種送貨選擇方式,包括網購店取。
「網購店取」繼續成為顧客之選,締造線上線下融合體驗集團的線下店舖位置便利,令「網購店取」(BOPIS)成為顧客傾向選擇的取貨方式。
顧客在親自取貨時,能夠享受莎莎專業美容顧問提供的全面、個性化、無縫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體驗,加強了莎莎與顧客之間的互動,也有助提升銷售。集團革新了貨品的包裝方式,令「網購店取」的貨品包裝尺寸變小,顯著減少了碳足跡和儲存空間,提升店舖提供「網購店取」的服務能力。
直播帶貨為獨家品牌的發展及銷售帶來正面增長本財政年度,直播帶貨活動初見成效,產生的銷售額佔港澳總線上銷售額的18.3%。
活動由接受過直播培訓的專業美容顧問主持,並會因應活動主題,邀請其他人氣主播客席主持,提供不同的限時購物禮遇、潮流和新品推介,回答觀眾關於美容護理或產品相關的查詢。
年內,集團進一步豐富直播電商的內容,令直播場景更多元化,包括邀請海外網紅意見領袖(KOL)在香港的線下店舖舉辦直播活動,並在歐洲、南韓、台灣等地點,與本地及海外KOL攜手進行「品牌溯源之旅」的直播。直播這些旅程不但增添了趣味性及真實感,也有助加強品牌故事的傳播,建構品牌形象。
透過融合以上的創意元素,集團成功與顧客建立更緊密的連繫,並進一步提升品牌(特別是獨家品牌)的知名度。
透過社交平台建立莎莎粉絲群,聆聽顧客需求
莎莎繼續在不同社交平台增加推廣和曝光率,包括Facebook、Instagram、Threads及其他第三方合作平台。除了介紹旗下最新引入的精選產品及不同的購物優惠,莎莎也透過與顧客的互動交流,讓集團能調整採購及推廣策略,回應顧客的想法及消費需求。
2.中國內地
因應市況調整當地業務佈局,令中國內地營業額減少
本財政年度,中國內地的消費持續疲弱,消費者傾向謹慎消費,並保留現金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因素。有見及此,集團對該地區的業務進行檢視和調整,目的是提高經濟效益,將損失及現金流出降至最低。
由於線上業務佔當地營業額超過80%,同時愈來愈多顧客傾向網上購物,加上集團目前的線下店舖數目,無法達到規模經濟的效益。綜觀以上,集團為了迎合當地消費趨勢,決定在2025年6月30日前關閉所有線下店舖,集中資源專注發展線上業務,繼續服務當地顧客。
截止2025年3月31日,集團已關閉14間店舖,令線下營業額受影響,導致當地整體營業額按年下跌10.5%至520.5百萬港元。
另一方面,集團把握中國內地顧客願意嘗試小眾品牌的趨勢,加強在當地線上渠道及熱門的社交平台的推廣,提升莎莎獨家品牌的曝光率及競爭力。
本財政年度,中國內地市場的虧損持續收窄,由去年17.1百萬港元,減少至年內的14.9百萬港元(未計閉店前撥備)。集團對中國內地市場的中長期發展保持審慎樂觀。
線下銷售-中國內地
店舖數目
於2025年3月31日,中國內地共有18間線下店舖,較去年同期減少14間。集團在線下店舖規模縮減43.8%的情況下,年內線下銷售仍能實現102.6百萬港元的營業額,按年跌幅38.2%。
線上銷售-中國內地
數碼化主導中國內地市場,線上銷售仍是主要銷售渠道;莎莎加強在社交平台的推廣和曝光,透過跨境電商,提供更多元化的購物選擇
集團於中國內地的線上業務,主要是透過集團的微信小程序進行跨境電商業務,並於第三方平台,例如天貓、京東及抖音進行營運。年內,中國內地線上營業額錄得417.9百萬港元,按年輕微上升0.6%,佔該地區總銷售額的80.3%,並佔集團總線上營業額的58.4%。
集團會因應當地消費市場變化,強化線上業務,令退貨率維持在較低的水平,確保業務穩健發展。
集團亦會繼續投放資源,加強在熱門社交媒體平台及數碼渠道的宣傳力度,並與網絡紅人合作,於目標顧客群宣傳及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可信度。集團會繼續透過微信小程序,讓莎莎的美容顧問能聯繫已由港澳返回中國內地的顧客,讓他們能夠繼續在線上購物及下單。
年內,集團自有的微信小程序每月活躍用戶數量(MAU)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3.4%。
3.東南亞
雖然面對生活成本上漲及宏觀經濟的影響,莎莎東南亞VIP會員數目仍持續增長,整體業務維持穩定發展
本財政年度,集團在東南亞的總銷售額錄得419.6百萬港元,較去年增加14.7%。
其中,線下銷售佔331.5百萬港元,佔該地區總銷售額的79.0%。本財政年度,集團重新進駐新加坡市場並營運五間店舖,產生重新投入市場的額外費用,令東南亞市場錄得虧損5.0百萬港元(2024年:盈利5.0百萬港元)。
線下銷售-東南亞
透過新加坡線下店舖加強莎莎在東南亞的品牌影響力,與線上業務相輔相成,提供無縫購物體驗
店舖數目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重要樞紐,集團於2023年12月重啟新加坡線下市場,並透過馬來西亞吉隆坡的區域辦事處進行管理。
於2025年3月31日,集團分別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及新加坡開設67間及五間店舖。
集團會審視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市場情況,在適當時候調整店舖組合,亦會密切關注關稅對東南亞零售市場的影響,審慎進行線下業務擴張的計劃。
東南亞線下銷售增長15.4%,為新財政年度奠定良好基礎集團受到馬來西亞生活成本上漲壓力影響,東南亞線下銷售額為331.5百萬港元,按年上升15.4%。馬來西亞同店銷售及東南亞線下銷售上半年分別錄得4.3%及18.5%的升幅,但在2024年11月,受季節性氣候變化影響,馬來西亞海岸地區發生水災,數十萬居民受災,導致馬來西亞下半財年同店銷售錄得6.4%的跌幅,亦令東南亞年內同店銷售按年微跌1.3%。
致力發展品牌,並與品牌夥伴合作引入具創意的顧客互動體驗當地業務部門積極與品牌合作方開展戰略合作,實現集團的品牌理念。在本財政年度,集團透過不同的重點舉措,包括於知名購物商場舉辦一系列具影響力的路演活動,展示的品牌包括Mercedes-Benz、TOUS、MCM、Versace和Ulike等。集團亦在多個人流密集的地點舉辦Sa Sa Beauty Bash路演活動,將品牌力伸延至莎莎店舖以外,吸引更多的受眾。
此外,集團分別舉辦了Suisse Programm(e瑞士葆麗美)、Artdeco和Cell Fusion C的品牌推廣活動,介紹旗下主打的護膚和化產品。莎莎亦與合作品牌在節慶的音樂視頻中亮相,透過這類創新的品牌推廣方式,提升莎莎的曝光度,並在這些重要的節慶中,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連繫。
線上銷售-東南亞
增加東南亞線上平台的曝光度
集團主要通過第三方平台Shopee、Lazada及Zalora營運該地區的線上業務,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年內,集團更通過Shopee進軍泰國市場,並透過Zalora增加新加坡的線上渠道。年內,集團在東南亞的現有及新開展的線上業務發展理想,帶動線上銷售錄得88.1百萬港元,按年上升12.4%,佔該地區市場總銷售的21.0%。
年內,集團在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Shopee及Lazada的「美容及保健」界別中,一直維持領先地位,充分證明集團在日新月異的電商平台中,仍能展現強大的品牌定位及競爭優勢。集團透過善用這些平台的廣泛傳播力,與顧客建立信任,並在不斷壯大的線上零售市場中,確立了莎莎的市場地位。
4.其他司法管轄區
集團於港澳、中國內地及東南亞以外市場的業務仍處於探索階段,主要透過第三方線上渠道及國際網店營運。
資料來源: 莎莎國際 (0017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3月31日止年度
保持靈活應變,實現長期可持續提升盈利的目標在國際地緣政治及經濟形勢持續不明朗的背景下,集團業務仍保持穩健發展。
主要經濟體的發展方向、貨幣政策以及利率走勢,仍受到政策調整、經濟碎片化程度提升,以及政治局勢變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全球經濟前景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並受到貿易保護主義及其他相關不明朗因素的牽動。
集團會密切監察市場變化,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以更高的靈活度及應變能力,維持和提升集團在市場的競爭優勢。集團會迎合不斷變化的市場及消費喜好,檢視品牌組合,打造最符合潮流的美及個人護理產品陣容。同時,集團會配合新零售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產品的陳列方式,並加快數碼化系統升級,強化線上線下融合(OMO)體驗及提升營運效益,務求打造最貼心、全方位的購物旅程,在追求銷售額及毛利雙增長的同時,維持穩定的毛利率,達至可持續提升盈利的模式。
資料來源: 莎莎國際 (00178)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