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18.940 | +0.200 (+1.1%)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41,371 | 32,812 | 18,726 |
毛利 | 20,365 | 4,609 | 2,127 |
EBITDA | 19,016 | 1,630 | -845 |
EBIT | 18,496 | 729 | -2,194 |
股東應佔溢利 | 20,504 | 4,983 | -2,069 |
每股盈利 | 11.41 | 2.73 | -1.10 |
每股股息 | 1.09 | 0.88 | 0.16 |
每股資產淨值 | 24.48 | 25.70 | 22.03 |
主要業務為(其中包括):深加工鋰產品、鋰電新材料系列產品、鋰電池及儲能電池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鋰資源、鋰電池回收。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報告期內,本集團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9,524,822千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7.4%;母公司擁有人應佔期內虧損人民幣759,135千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2.9%。報告期末,本集團總資產人民幣97,964,416千元,淨資產人民幣52,589,133千元,分別比上年年末增加6.8%和0.5%。
1.產品及產能
為滿足鋰產品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公司通過現有生產線技術改造及新建生產線來進一步擴充產能。產能擴充將有助於擴大公司的全球市場份額,滿足客戶對公司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2.鋰化工業務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國內最大的鋰化合物供應商,公司同時擁有「滷水提鋰」、「礦石提鋰」和「回收提鋰」產業化技術。
公司將繼續把穩健經營和風險控制放在首位,在確保風險可控以及有足夠客戶需求的情況下,進行鋰化工板塊產能擴建,有效進行庫存管理。
3.鋰資源
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增持Mali Lithium公司股權,目前已持有Mali Lithium60%股權並取得對其的控制權,Mali Lithium旗下Goulamina鋰輝石項目一期的浮選產線建設正在進行收尾工作,破碎產線已經完成並且啟動,開始破碎礦石備用,預計將於今年內產出首批鋰輝石產品;
本報告期內,公司在阿根廷的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產能爬坡進展順利,目前產出已經爬坡至設計產能的70%左右,該項目計劃在2024年完成20,000噸–25,000噸碳酸鋰產品的生產;本報告期內,公司繼續在推進阿根廷Mariana鋰鹽湖項目的建設工作,並計劃在2024年底試生產。
4.鋰電池業務:
依託本集團上游鋰資源供應及全產業鏈優勢,本集團的鋰電池業務已覆蓋固態鋰電池、動力電池、消費類電池、聚合物鋰電池、儲能電池及儲能系統等五大類二十餘種產品,包括毫安時至百安時各個級別,並將固態技術應用其中,助力車企、電池廠、消費品牌完成能源迭代。目前,本集團鋰電池業務已分別在東莞、寧波、蘇州、新余、惠州、重慶等地設立生產基地。本集團在固態電池關鍵材料研發方面實現超薄氧化物電解質陶瓷膜試製,厚度達到50μm,室溫離子電導達到0.6mS/cm;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膜實現5V耐高壓,室溫離子電導率超過0.5mS/cm,厚度低於30μm水平。開發的高比能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20Wh/kg,循環壽命超過700次,並開發出能量密度達到500Wh/kg的樣品,可通過200℃熱箱與針刺等嚴苛的安全測試。
5.電池回收業務:
本集團通過開發退役電池綜合回收利用新工藝和新技術及擴充退役鋰電池回收業務產能,進一步提升產業化技術水平和競爭優勢。目前,本集團已在江西新余、贛州、四川達州等地建成多處拆解及再生基地,退役鋰離子電池及金屬廢料綜合回收處理能力達到20萬噸,其中鋰綜合回收率在90%以上,鎳鈷金屬回收率在95%以上,成為中國磷酸鐵鋰電池及廢料回收能力最大,電池綜合處理能力行業前三的電池回收行業頭部企業之一。目前江西贛鋒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規劃年產2萬噸碳酸鋰及年產8萬噸磷酸鐵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今年下半年建成並逐步投產。
資料來源: 贛鋒鋰業 (01772)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1.鞏固優勢,持續獲取全球上游鋰資源
取得優質且穩定的鋰資源對公司業務的長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公司秉承資源全球化佈局的宗旨,將通過進一步勘探不斷擴大現有的鋰資源組合,並逐漸側重於滷水等低成本資源的提取開發,積極提高公司的資源自給率水平。在滷水資源方面,公司將積極推進Mariana鋰鹽湖項目的開發建設和阿根廷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產能爬坡進展,PPG項目作為公司在阿根廷的下一個重要鋰鹽湖資源佈局,也將被打造成兼具環保、低碳、低成本特點的優質鋰鹽湖項目。在鋰輝石資源方面,公司將持續關注全球範圍內的優質鋰輝石項目,同時積極與合作夥伴配合,確保澳大利亞Mt Marion、澳大利亞Pilgangoora、以及非洲馬裡Goulamina等鋰輝石項目的生產運營、產能建設順利。在鋰雲母資源方面,蒙金礦業旗下內蒙古加不斯鈮鉭礦項目將成為公司開發鋰雲母類型資源的重要一環,公司今後將著眼於優質且低成本的鋰雲母項目開發。為應對鋰行業週期性波動與風險,公司將嚴格控制未來資源項目開發的資本開支節奏,並且做好新增投資項目的梳理與評估工作,公司將最優化資金的使用效率,確保能夠在短期產生效益的資源項目優先投產,並推遲部分短期收益不明顯的中長期項目資本支出。
2.提高處理加工設施的產能
公司將根據未來鋰產品的市場需求變化和評估選擇擴充產能,公司計劃於2030年或之前形成總計年產不低於60萬噸LCE的鋰產品供應能力,其中將包括礦石提鋰、滷水提鋰、黏土提鋰及回收提鋰等產能。
3.發展鋰電池板塊業務
公司積極參與全球前沿固態電池領域的技術研發,取得了一系列技術成果,自主開發的長續航純電動汽車應用的高安全高比能固液混合動力鋰電池,聯合上游電池材料、生產設備供應廠商,下游新能源汽車廠商以及高等院校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實現高比能固液混合鋰動力電池的開發、裝車應用及產業化目標。同時,公司在高安全長循環新型磷酸鐵鋰電池體系技術、主動均衡BMS模組技術、高電壓平台聚合物快充技術、TWS藍牙耳機專用高容量扣式電池、固體電解質隔膜及全固態電池體系開發等方面,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公司努力為客戶提供高安全、長壽命、高性價比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優質服務,致力打造最具創造力的鋰電智慧新能源,給客戶提供高安全、長壽命、高性價比的系統解決方案和優質服務,努力躋身於全球鋰電池行業第一梯隊,引領鋰電池技術創新的新時代。
本集團當前的鋰電池產能擴張計劃主要為中長期的產能規劃,本集團將視市場與需求情況逐步推進產能建設。未來本集團鋰電池板塊業務發展將避免無效擴張及惡意競爭,以開源節流和穩健經營為主要宗旨,主動控制資本開支節奏,高質量地完成電池產能擴建工作。
4.發展鋰電池回收業務
隨著汽車及消費型電子產品的使用而對退役電池處理的需求不斷增加,公司開展鋰電池回收業務增長潛力巨大,並進一步豐富了鋰原材料來源。公司回收鋰電池的能力為電池生產商及電動汽車生產商提供了可持續的增值解決方案,有助於加強與客戶的緊密聯繫,擴大電池回收規模及改善提升電池回收業務的技術。為促進可持續發展及創造其他收益來源,公司旨在利用不斷增長的退役鋰電池數量,成為全球鋰電池回收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公司通過擴充鋰電池回收業務產能及在回收及再利用退役電池方面的專長繼續向下游拓展業務。在公司更長期的產能規劃中,未來公司的鋰電池回收提鋰產能佔公司的總提鋰產能比例將達到30%。
5.進一步提升研發及創新能力
公司致力於技術研發,發揮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及其他研發平台的優勢,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共同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機構的合作以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公司將進一步改進鋰的提取方法以及高純度鋰加工技術,保持在全球鋰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包括:
‧開發及生產固態鋰電池的固體電解質及負極材料,及研發固態鋰電池;
‧鋰電池的二次利用及回收;
‧完善生產工藝,提高現有產品的自動化水準;
‧對來自不同類型的鹽湖滷水、鋰黏土等鋰原材料制定流程及提取方法;及
‧生產鋰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
6.通過成為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深化客戶關係公司的市場定位
為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突出開發及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形成客戶戰略聯盟,促進更頻繁的溝通及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加強與客戶的合作關係。作為垂直整合供應商,公司旨在利用不同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及通過產業價值鏈向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包括確保鋰原材料的穩定供應、提供優質鋰化合物、供應先進的鋰電池及提供鋰電池回收服務,有助於客戶優化生產成本、縮短生產週期、實現加速生產及促進可持續發展。深化與藍籌客戶的關係,將產品及服務整合至客戶的主要業務,提高對客戶貢獻的收益。
7.加強業務運營及管理能力
‧優化全面品質監控措施、加強現場管理及促進遵守工作安全守則;
‧培養管理人才、充實技術及熟練員工的人才儲備以及加強員工技能培訓;
‧鞏固行銷、物流及銷售服務系統以協調生產、倉儲及分銷,優化物流、縮減運輸成本、提升回應客戶要求的能力以及提高效率及服務水準;
‧資源保護及減少碳排放以實現可持續增長。
資料來源: 贛鋒鋰業 (01772)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