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935.41 16.99
  • 國企指數 9163.24 9.97
  • 上證指數 3969.57 9.38
00177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
即時報價: 9.760 +0.080 (+0.8%)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3,25615,19223,198
毛利4,2455,5585,978
EBITDA5,8377,8488,038
EBIT3,7895,3155,490
股東應佔溢利3,7244,4134,947
每股盈利0.830.971.04
每股股息0.500.520.54
每股資產淨值7.117.448.15

集團主營業務為江蘇省境內收費路橋的投資、建設、經營及管理,並開發高速公路沿線的服務區配套經營業務,除滬寧高速江蘇段外,公司還擁有寧常高速、鎮溧高速、廣靖高速、錫澄高速、錫宜高速、鎮丹高速、江陰大橋以及蘇嘉杭等位於江蘇省內的收費路橋全部或部分權益。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是總結「十四五」發展成果,編制「十五五」規劃的關鍵時期。

上半年,集團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以創新驅動鍛造發展新優勢:聚焦路橋主業深化核心競爭力,智慧化轉型成效顯著;

培育「交通+」新增長點,數字技術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降本增效挖潛,實現主業運營效率與經濟效益雙提升,為新時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約人民幣961.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資產約人民幣401.44億元。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約人民幣94.06億元,同比下降約5.56%,剔除建造收入後營業收入約人民幣58.83億元,同比下降約0.99%;利潤總額約人民幣31.46億元,同比下降約9.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約人民幣24.24億元,同比下降約11.81%;每股收益約人民幣0.4811元,經營性淨現金流約人民幣32.77億元,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5.97%。

1.路橋主業

一是主業投資方面。寧揚長江大橋北接線項目概算總投資約人民幣69.85億元,公司投資約人民幣20.95億元資本金。

報告期內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1.14億元,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42.17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60.37%。項目於2022年8月開工,預計將於2025年底前實現全線開通。錫宜高速公路南段擴建項目概算總投資約人民幣77.55億元,公司投資約人民幣31.02億元資本金。報告期內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17.05億元,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38.52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49.67%。項目於2023年1月開工,預計將於2026年6月底建成通車。錫太項目概算總投資約人民幣241.98億元,公司投資約人民幣32.5億元資本金。報告期內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4.33億元,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64.99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26.86%。項目於2024年11月開工,預計將於2028年建成通車。丹金項目概算總投資約人民幣145.63億元,根據項目實際建設資金需求,公司初始投資約人民幣12.71億元資本金。報告期內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7.85億元,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24.89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17.09%。項目於2024年11月開工,預計將於2028年底建成通車。廣靖北段擴建項目概算總投資約人民幣29.05億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廣靖錫澄公司承擔約人民幣14.52億元資本金。

報告期內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4億元,累計投入建設資金約人民幣7.23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24.89%。項目於2024年9月先導段開工,預計將於2028年建成通車。前瞻研究滬寧高速公路江蘇段改擴建規劃方案。報告期內,已完成方案的前期資料收集及案例調研工作,形成成果分析報告送審稿,同時啟動改擴建時序研究工作。

二是路橋運維方面。

持續深耕智慧交通領域。錨定「新質出行」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技術迭代創新與應用場景拓展。針對超飽和流量路段保暢難題,升級智慧擴容模型算法,通過多源數據融合、引入學習能力、採用供需控制、增加安全管控等手段,著力提升道路承載能力,「五一」節假日期間,滬寧高速無錫段單日斷面流量再創新高,達28.41萬輛。強化應急救援佈局與能力建設。深化與交警、交通執法部門的「一路三方」聯勤機制,強化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戰,聚焦交通擁堵、事故處理等突發事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應急響應速度。針對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疏堵保暢難題,公司將44個常態化清障駐點增至71個,平均救援半徑7.3公里,擴充20個救援值守點位。開展清障業務調研及外協專項檢查,並建成省內首個「標準化清障大隊」,自主研發成果榮獲中國公路學會第二屆高速公路救援管理與服務創新大賽二等獎1個和三等獎2個。報告期內,公司共執行清障救援任務1.63萬起,同比增長3.82%,平均到達時間8分鐘,同比縮短23.81%,平均處置時間17.75分鐘,同比縮短27.87%。「低空+交通」賦能安全智慧管養新生態。構建「無人機實時數據+人工經驗」的融合決策模式,打造全國首個高速公路無人機參與下的調排一體標準化作業流程(SOP),全天候主動防控能力和應急響應效率顯著提升;依託「空中預警-智能引導-實時監控」相結合的多無人機協同救援體系,事故現場通行效率提升30%,在試點路段可實現「1分鐘響應、5分鐘到場」的高效救援。多維發力啟動「運營煥新」專項行動。聚焦機制搭建、資源整合、模式創新,通過送政策上門、協助辦理大件運輸證等方式,推動從「入口拒超」到「入口助行」的理念與模式轉變,成功引車、助車上路6,000餘輛;服務區拓展經營服務理念,推出柴油優惠活動,銷量同比增長9.07%;探索高速新產業融合模式,與物流企業、地方文旅部門「結對共建」打造特色服務,拓展業態邊界。

三是路橋運營情況。

本報告期,本集團實現通行費收入約人民幣4,604,312千元,同比增長約1.65%,通行費收入佔集團總營業收入約48.95%,剔除建造收入後,佔比約78.27%。其中,滬寧高速日均通行費收入約人民幣14,711千元,同比增長約8.18%。

2.配套服務業務

報告期內,集團配套服務業務實現收入約人民幣827,919千元,同比下降2.15%。配套服務業務主要包括油品銷售、清障、服務區租賃及其他業務。其中,本報告期油品銷量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受油品銷售單價下降影響,油品銷售實現收入約人民幣719,449千元,同比下降4.80%,油品銷售毛利率基本持平;清障業務作為服務保障屬性的業務,是體現公司積極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舉措,報告期內實現收入約人民幣4,620千元;服務區租賃及其他業務收入約人民幣103,851千元,同比增長21.15%,主要由於黃栗墅、梅村等服務區在終止原租賃合同後,陸續完成新一輪招商工作,租賃收入增加。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配套服務業務毛利率同比增加2.12個百分點。若剔除清障業務,公司配套服務業務毛利率為12.39%,同比增加2.25個百分點。

集團一是聚焦新能源補能需求,全面加快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佈局,報告期內累計新增充電車位202個,充電車位總量達412個,顯著提升服務區新能源補能服務保障能力,為綠色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撐。二是仙人山服務區「風光儲充換」一體化項目獲CQC零碳認證,經測算每年可減碳2,756.32噸,推動能源服務從「供給保障」向「生態賦能」的價值躍升。三是創新服務區經營態勢,開展主題改造。在滆湖服務區打造首個「服務區+物流+房車營地」綜合體,20個房車營位實現「一位一樁」智能水電供應,多維度挖掘「服務附加值」。

在茅山服務區開展「湖景生態」特色改造,改造後入區流量和營收分別增長了2.17%、2.05%,客單價同比增長24.12%,讓「湖光山色入窗來」的消費體驗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營效能。

3.清潔能源業務

集團清潔能源業務由子公司雲杉清能公司經營。截至報告期末,雲杉清能公司併網項目總裝機容量達652兆瓦(含參股權益裝機量),報告期內共生產清潔能源電力4.69億千瓦時,實現電力銷售收入約人民幣335,220千元,同比下降3.70%,主要是受風力資源影響,雲杉清能公司如東地區海上風電項目上網電量有所減少。

雲杉清能公司聚焦交通能源與場景協同共生,在綠色低碳賽道上取得關鍵突破。一是積極響應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關於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報告期內完成9個交能融合項目,實現18個站點、近50兆瓦規模的全容量併網發電,交能融合總裝機容量突破100兆瓦,並積極推進多個互通光伏項目的投資建設,在建項目總裝機容量約8.5兆瓦。二是以科技引領促進產業轉型。報告期內,成功研發雲杉綠洲(Yoasis)交能融合管理平台、微電網EIS智慧網關設備等數字化產品,有效推動數據價值與智慧管理躍升。三是把握碳資產增值「關鍵變量」。如東海上風電項目順利通過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項目註冊登記機構審核,多元化價值創造路徑日益清晰。

4.地產業務

集團房地產開發銷售由子公司寧滬置業公司、瀚威公司經營。

報告期內,集團結轉地產銷售收入約19,032千元,同比下降84.93%,主要由於地產項目交付規模小於上年同期。

集團一方面持續推動存量房地產項目去化,通過創新銷售模式,盤活存量資產;另一方面通過政企研聯動機制,以自有商業地產為載體,建設智能交通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目前已吸引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幫數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業的相關機構入駐。創新中心以「空間分層+產業聚焦+資本賦能+政府協同+生態聯動」五位一體策略,構建智慧交通產業生態閉環,實現科技創新與場景創新相融合。

5.其他業務

一是參股公司投資收益情況。報告期內集團參股聯營路橋公司蘇州高速公司、揚子大橋公司及沿江公司實現投資收益約人民幣274,485千元,同比下降約26.56%,主要由於沿江高速改擴建路網通行量下降,導致其貢獻的投資收益同比下降;參股聯營金融類公司實現投資收益約人民幣50,403千元,同比增長約0.43%。二是其他權益工具及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收到分配情況。報告期內,集團累計收到江蘇銀行公司、江蘇租賃公司及國創開元二期基金分紅約人民幣321,799千元,同比下降約37.75%,主要由於江蘇銀行公司分紅週期調整,分紅額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三是子公司廣告經營及管理服務等業務收益情況。報告期內,該等業務實現收入約人民幣96,190千元,同比增長約5.20%。

資料來源: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 (00177)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未來,公司將持續深化「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以強化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為基石,聚焦主業高質量發展以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優化投資者溝通機制為紐帶,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價值認同;最終為廣大投資者創造持續穩定的投資回報,實現企業發展與投資者利益的協同增長。

資料來源: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 (00177)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