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079 | -0.004 (-4.8%)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97 | 97 | 89 |
毛利 | 93 | 90 | 83 |
EBITDA | -721 | -757 | -300 |
EBIT | -739 | -773 | -309 |
股東應佔溢利 | -735 | -947 | -757 |
每股盈利 | -0.32 | -0.41 | -0.33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1.75 | 1.35 | 1.01 |
主要業務為從事物業租賃及投資。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於2024年度錄得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756,743,000港元,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2023年度」)則錄得約947,409,000港元。2024年度本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為32.83港仙(2023年度:41.11港仙)。
回顧2024年,世界經濟溫和復甦,全球貨物貿易量恢復增長,但同時地緣政治衝突的持續激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使復甦之路佈滿荊棘。隨著全球通脹總體下行,主要央行開啟了降息週期,歐洲央行於回顧年度四次降息,累計降息100個基點,美聯儲三次降息累計100個基點,而對特朗普新政府貿易政策調整的擔憂使市場預期通脹水平或反彈,降息節奏或放緩。
為了刺激經濟,中國人民銀行於回顧年度降息3次、降準2次,但通脹率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僅0.2%。基於政府的分析,中國經濟形勢包括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儘管如此,2024年中國經濟總量達到人民幣134.9萬億元,首次突破人民幣130萬億元,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中國政府堅持錨定「雙碳」目標,加快推進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電力系統的構建,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支持新能源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應用場景開發,全方位構築並夯實領先優勢。
順應國家戰略,本集團於2024年內亦進一步明晰了自身的戰略規劃,並決定擴大新能源業務的投資規模,重點關注光伏、儲能、充電樁等新能源項目的開發、投資與運營。由於產能過剩帶來的惡性價格競爭,中國光伏行業於2024年經歷了至暗時刻,大批企業無法獲取新訂單、錄得大幅虧損。所幸於2024年12月舉辦的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覆蓋中國光伏製造各環節約九成產能的33家企業簽署了自願控產的自律公約,力圖破解行業困局。在本集團的新能源業務版圖中,由本公司合營企業北京靈駿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靈駿」)所投資的光伏電池組件項目公司,雖然在2024年受到了市場行情低迷的影響,但該項目公司在技術研發、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包括其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銅柵異質結電池在產能、良率及電池效率三個指標上皆已達成預設目標,進一步夯實了核心競爭力。於回顧年內,本集團就其新能源業務投資重點佈局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已有兩個項目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裝機規模合計約1.7兆瓦,開始實現業務收入。截至2024年底,本集團分佈式光伏發電儲備項目超40個,共覆蓋屋頂面積超50萬平方米,預測可裝機規模超70兆瓦,涵蓋學校、醫院、碼頭、工廠、寫字樓、物流園、商業城等屋頂資源,為多業態佈局奠定了基礎。
傳統能源板塊方面,於2024年,本公司之合營企業中海油氣(泰州)石化有限公司(「中海油氣」)堅持股東利益最大化原則,於回顧年度聚焦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通過加大科研項目投入,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和尋找銷售業務增長點,並加快推進節能減碳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然而,由於受到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石化行業下游需求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中海油氣未能於2024年實現盈利。
投資
本集團紮根投資業務數十年,不時根據社會及行業大趨勢調整自身的投資戰略。於2024年內,本集團已全面收縮不良資產投資及資產管理業務,並投放內部資源聚焦佈局覆蓋「光、儲、充」業務的新能源項目投資,取得了良好的開端。
針對本集團存量股權投資項目,本集團投資管理團隊定期梳理各個項目的最新進展,時刻關注市場動態,尋找合適時機推動項目退出。
本集團投資於若干中國企業,並由本集團歸類為以公允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於2024年12月31日,NT Trust Scheme(定義如下)為本集團最重大的金融資產投資,其賬面值佔本集團總資產約2.0%(2023年12月31日:3.0%)。
物業租賃
本集團物業租賃業務於2024年度的租金收入約89,421,000港元,較2023年度約96,958,000港元減少約7.8%,主要是由於本集團出租物業所在地區及商圈的租賃市場整體租金於2024年度持續下滑,導致本集團於2024年度新租戶及續約租戶的成交租金因而走低。於回顧年度,雖然本集團就其租金收入錄得負增長,但其整體空置率與2023年度相比維持差不多水平。於2024年度,本集團物業租賃分部收益來自於本集團位於中國北京的一個投資物業——東環廣場,包括出租公寓、商鋪及寫字樓。為了穩定租金收入,在公寓經營方面,物業經營團隊對
重點客戶群體保持定期回訪與溝通,並提供定制化服務,以增強客戶粘性;另一方面,本集團計劃在現有長租業務的基礎上多元化發展短租業務,從而增加經營收入。在商寫經營方面,本集團通過深入調研分析經濟形勢、行業趨勢、租戶需求及區域發展特點等,及時調整經營策略與服務內容來把握市場變化,確保穩住存量租戶,並努力開拓增量優質客戶。
資料來源: 銀建國際控股 (00171)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大選之年已落幕,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已形成。展望2025年,本集團依然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及挑戰。儘管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可能會加深,但是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大概率維持不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切換為高質增長,現正處於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一些傳統動能正在減弱,如房地產,但是又有一些新興動能,比如數字經濟、新能源產業等正在茁壯成長。本集團立足廣袤的中國市場,積極參與到中國的綠色低碳轉型進程當中,將加速構建專業團隊,朝著預設目標不斷壯大對「光、儲、充」新能源業務的佈局,把新能源業務逐步培育成本集團的核心主營業務和利潤增長點,為本集團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料來源: 銀建國際控股 (00171)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