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930.03 454.25
  • 國企指數 9174.84 153.56
  • 上證指數 3939.78 32.25
01658 郵儲銀行
即時報價: 5.520 -0.090 (-1.6%)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80,94680,95480,137
每股盈利0.950.910.86
每股股息0.280.290.28
每股資產淨值8.308.728.90

該行及子公司在中國境內經營,經營範圍包括:個人金融業務、公司金融業務、資金業務及經中國銀保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發展謀篇佈局的歷史交匯點上,本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定不移地踐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將長期主義與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度融入發展戰略和日常經營之中,不斷激發內生動能,提升核心能力。向「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穩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目標邁進。

一是強化核心能力建設,加快向穩健、均衡、有韌性的發展模式轉型。本行持續強化「六大能力」1建設,加快創新變革、實施精細化管理,以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持之以恒打造專業化、體系化、機制化能力,發展韌性不斷增強。截至報告期末,總資產突破18萬億元,達18.19萬億元;總負債突破17萬億元,達17.05萬億元,資產負債總額雙雙站上新台階。在《銀行家》(The Banker)雜誌2025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按一級資本連續第三年位列第12位;三大國際評級機構評級結果繼續保持國內商業銀行領先水平。

二是業務結構加快轉型,資產負債表更加均衡。資產端,堅持以RAROC(風險調整後資本收益率)為標尺開展動態配置,優化信貸與非信貸、零售與公司結構。不斷挖掘實體經濟有效需求潛力,全面提升各類信貸資產的均衡配置能力,上半年貸款增加6,229.82億元,同比多增1,131.13億元,存貸比和信貸資產佔比分別較上年末提高0.90個和0.25個百分點。零售貸款增長穩健,保持較好韌性,上半年增加887.93億元,增長1.86%,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對公貸款增加5,410.98億元,增長14.83%,同比多增2,229.24億元,形成更加穩定的批零聯動結構。非信貸資產靈活配置,持續加強市場研判和前瞻性佈局,深化多元化交易策略研究與應用,提高綜合收益。負債端,踐行量價統籌的發展理念,優化價值存款管理機制,將低成本的同業活期存款納入價值存款口徑,積極做大自營存款規模,努力將穩定、低成本的負債資金來源打造成為長期、可持續性的優勢。上半年存款突破16萬億元,達到16.11萬億元,增長5.37%,其中公司存款增加2,296.23億元,增長13.86%。加強存款定價精細化管理,上半年存款付息率1.23%,較上年繼續下行21個基點,保持上市銀行優秀水平。通過加強資產負債兩端的主動管控和精細管理,上半年淨息差1.70%,繼續保持行業領先。

三是輕型化轉型加快推進,收入結構更加多元。本行聚焦均衡發展,加快推進輕型化轉型,實現從「依賴單一息差」到「多元價值創造」的跨越,構建更加穩健的多元收入格局。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銀行股東的淨利潤492.28億元,同比增長0.85%;營業收入1,795.25億元,同比增長1.47%。非息收入貢獻提升,中間業務收入169.18億元,同比增長11.59%;其他非息收入235.49億元,同比增長24.72%,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同比提升0.85個、2.45個百分點。

四是全面提升風險引領能力,主要風險態勢平穩可控。行業零售信貸增長普遍承壓,本行把好業務准入關,全面審視和優化風控策略,強化智能風控建設應用。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率0.92%,繼續保持優秀水平;撥備覆蓋率260.35%,風險抵補能力充足。全力推進資本管理高級方法實施,持續完善風險差異化定價體系。深化行業研究,加快「看未來」技術推廣應用,深度挖潛優質客戶,批覆客戶10,629戶,同比增長41.17%;批覆金額2.40萬億元,同比增長261.21%。

五是首次獲得國家大規模注資,打開新的業務發展策略和空間。成功完成A股定向增發1,300億元,全面提升各級資本充足水平。截至報告期末,資本充足率14.57%,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52%,分別較上年末提升0.13個、0.96個百分點,有效增強服務實體經濟和抵禦風險能力。

首次主動調整代理費率,有力推進「自營+代理」模式市場化運行。擬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豐富牌照資源,有力提升綜合化經營能力。

本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的定位,憑藉遍佈城鄉近4萬個營業網點形成的渠道網絡,服務超6.7億個人客戶,構建起最具廣度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基於這一資源稟賦,本行將金融「五篇大文章」國家戰略與自身特色緊密結合,充分發揮渠道優勢、客戶優勢和資金優勢,致力於為中國經濟轉型中最具活力的客戶群體提供服務。.力將普惠金融打造成最大的特色、最突出的優勢,加快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普惠金融標桿行。

同時,突出科技金融,搶佔科技金融賽道的戰略高地,積極打造科技金融生力軍,擔當綠色金融先行者,努力成為陪伴在客戶身邊的養老暖心銀行,建設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生態銀行,在「五篇大文章」中全面彰顯郵儲特色。

一是完善落實「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機制和組織體系,構建立體化組織保障體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二是持續優化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加快服務模式創新變革,聚焦縣域、社區、街區、園區、校區,滿足城鄉居民各類金融服務需求。截至報告期末,涉農貸款餘額2.44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2萬億元,佔客戶貸款總額比重均居國有大行前列。三是建立「專業型+特色化+示範性」多層次科技金融專業機構體系,成立一批科技金融事業部,聚焦各類科技創新主體,為高成長性優質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服務,服務科技型企業超10萬戶,科技貸款餘額突破9,300億元,本年淨增超900億元。四是持續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累計成立碳中和支行、綠色支行和綠色金融部門等綠色金融機構45家,綠色貸款餘額9,586.3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59%,高於各項貸款增速4.60個百分點。五是加快形成養老金融的特色優勢,個人養老金賬戶累計開戶超千萬戶,繳存規模較上年末增長28.85%;積極打造「523」綜合營銷服務體系1,已實現多種產業運營模式項下的重點業務落地。六是升級數字金融服務能力,大數據平台實時數倉日均處理數據量超50億條,同比增長約80%。以「i-Super」數字金融指數2衡量數字化轉型質效,優化發展路徑。

本行立足資源稟賦,固本強基,持續優化業務佈局,構建更具韌性的業務體系。加快推進「服務強縣富鎮」「城市業務攻堅」「網點效能躍升」「公司業務提升」「手機銀行全面突破」等「五大行動」與組織架構、網點經營、市場服務體系、激勵機制、數智化轉型、風險管理體系、運營管理體系等「七大改革」,圍繞做強長板、拉長短板、鍛造新板,推動全行戰略升級優化。一方面,深耕農村市場、中小企業和個人業務,不斷鞏固傳統優勢。打造高效率、低成本、風險可控的特色「三農」金融模式,推動中小企業服務場景化獲客、綜合化提質、集約化增效,構建個人業務「零零+批零」拓客體系、「客層+客群」經營體系,將傳統普惠業務優勢領域鍛造成為穩固長板。零售AUM(管理個人客戶資產)規模17.6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7%,其中富嘉及以上客戶3AUM較上年末增長11.69%。另一方面,發力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綜合金融,不斷提升價值貢獻。公司金融「1+N」經營服務新體系4縱深提升,強化主辦行客戶綜合開發、鏈式拓客,提升客戶綜合價值創造,公司客戶融資總量(FPA)達到6.4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72%。做精城市金融,圍繞城市業務攻堅目標和重點行動,實施重點城市行優先發展戰略,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金融發展模式。資金資管業務以業務佈局的綜合化推動實現價值貢獻的多元化,同業客戶合作數量近3,300家,「郵你同贏」同業生態平台累計交易規模突破7萬億元;積極優化投融資資產結構,提升交易精細化管理能力,票據業務實現非息收入12.48億元,同比增長34.34%;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47.89%;託管業務手續費收入同比增長17.62%。

下一步,本行將緊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全力推進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牢牢守住經營發展底線,圓滿完成「十四五」收官,謀劃好「十五五」規劃,為「十五五」良好開局打下堅實基礎,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推進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資料來源: 郵儲銀行 (01658)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2025年上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地區分化日趨明顯。發達經濟體通脹有所回落,但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依然存在。全球貿易壁壘增多,地緣衝突持續存在,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貿易秩序。主要發達經濟體進入降息週期,但政策路徑存在不確定性,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全球銀行業規模擴張總體平穩、盈利能力整體回暖、資本充足狀況相對穩定,但資產質量管控面臨挑戰。

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貨幣政策適度寬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信貸結構不斷優化,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我國銀行業經營保持穩健,資產規模平穩增長,金融服務持續加強,資產質量總體穩定,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

展望下半年,我國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宏觀政策將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財政政策更加積極,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充分釋放政策效應。銀行業將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加強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領域,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2025年下半年是衝刺「十四五」收官、謀篇「十五五」開局的關鍵時期,本行將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持續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堅定決心、有力舉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一是堅決扛起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堅決落實「四穩」重點任務,大力支持提振消費、擴大內需,圍繞實體經濟多元化融資需求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聚焦糧食穩產保供、縣域富民產業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等重點領域,加大資源傾斜力度,扛穩服務鄉村振興責任;立足自身戰略定位與資源稟賦,加快完善頂層設計與組織體系,扎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實好國家增資要求,做大規模、提高回報,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二是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深耕農村市場、中小企業和個人業務,將傳統優勢領域鍛造成為穩固長板,做強傳統增長極;加快發展公司金融、城市金融、特色金融、綜合金融,打造新增長極,積蓄增長動能;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大力發展自營存款,保持貸款積極穩健增長,穩步提高存貸比;大力發展託管、財富管理、銀團貸款、併購融資、供應鏈、財務顧問、代銷理財、快捷支付等業務,加快提升非息收入佔比。

三是全力推進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統籌戰略與策略、破舊與立新、全局和局部、當前與長遠、改革發展與穩定,突出工作重點,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推動「五大行動」「七大改革」落地見效;加強戰略管理,全面評估「十四五」規劃實施成效,謀劃好「十五五」規劃,全力打造「更加普惠、更加均衡、更加穩健、更加智慧、更具活力」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

四是牢牢守住經營發展底線。堅持穩健審慎的風險理念,夯實風險文化、人才隊伍、數智化水平、行業研究等基礎工作,強化重點領域資產質量管控,保持資產質量穩定;

強化風險引領機制,完善「看未來」評價方法,全力支撐授信業務發展;推進資產保全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從「處置不良資產」向「經營風險資產」轉變,提升資產保全價值貢獻;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力度,切實提升消保工作水平。

資料來源: 郵儲銀行 (01658)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