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699.63 194.95
  • 國企指數 8277.85 46.81
  • 上證指數 3314.84 35.81
01571 信邦控股
即時報價: 3.310 -0.050 (-1.5%)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2,8833,1033,208
毛利8821,1031,163
EBITDA639867
EBIT450642669
股東應佔溢利431607563
每股盈利0.480.670.60
每股股息0.200.350.50
每股資產淨值3.273.823.70

主要從事製造及銷售汽車及電子部件。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毫無疑問,在前所未有的技術進步及對可持續發展日益深化的承諾推動下,2024年的汽車行業正處於範式轉換的邊緣。然而,這樣的技術進步亦帶來挑戰,其中部分挑戰已經在減緩汽車行業的增長。全球經濟放緩及來自中國製造商的激烈競爭已經減緩電動汽車的增長速度;事實上,主要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如福特汽車、斯特蘭蒂(Stellantis)及大眾汽車,已經在修訂生產計劃,並下調預測,這表明該行業此前的樂觀前景已發生轉變。

儘管2024年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7.4百萬輛,同比增長48%,但預計2025年全球輕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將放緩。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試圖放寬嚴格的汽車排放標準並取消目前7,500美元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這可能會使許多消費者更難以負擔電動汽車,從而有可能推動內燃機汽車銷量的增長。為此,許多主要汽車製造商正在縮減電動汽車生產計劃,將重點轉向混合動力汽車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與純電動汽車相比,這些替代車型不僅提供更具成本效益及適應性的解決方案,亦具有更大靈活性,能有效解決消費者的里程焦慮等問題。

憑藉其在表面處理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與國際主要原始設備製造商及一級供應商的長期合作關係,截至2024年財政年度,信邦實現收入及毛利的小幅增長。

儘管本集團2024年財政年度的總銷售件數繼續減少7.4%,由2023年財政年度的約393.4百萬件減少至2024年財政年度的364.2百萬件,但本集團總收入進一步增加至約人民幣3,207.7百萬元,較2023年財政年度(2023年財政年度:約人民幣3,102.9百萬元)實現3.4%的小幅增長。

本集團於2024年財政年度的毛利約達人民幣1,163.1百萬元,較上一財政年度(2023年財政年度:人民幣1,103.0百萬元)增加5.4%。毛利率由2023年財政年度的35.5%進一步提升至2024年財政年度的36.3%。有關增長主要得益於運營效率的持續提升,尤其本集團位於墨西哥的生產設施所做出的積極貢獻。

電鍍產能及使用率

於2024年,我們的電鍍產能並無重大變動,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們的年化電鍍產能維持於約3.6百萬平方米(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約3.6百萬平方米)。

本集團於2024年財政年度電鍍產能的整體使用率約為84.2%,而2023年財政年度的使用率約為86.6%。由於2023年年中安裝的新電鍍生產線於2024年全年運營,故使用率下降約2.4個百分點。

良品率

於2024年財政年度,我們的整體良品率由2023年財政年度的93.5%進一步提升至94.1%。這一提升得益於我們墨西哥廠房運營效率的提高,以及信邦其他廠房持續推行的自動化舉措。

資料來源: 信邦控股 (01571)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一家知名市場研究公司表示:「2025年對汽車行業來說將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主要地區性因素限制了潛在需求,而美國新政府從一開始就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該公司預測,2025年全球新車銷量將達到89.6百萬輛,同比小幅增長1.7%,顯示出復蘇態勢較為謹慎。然而,對2025年汽車行業的預測已全面下調。

這一預測考慮了幾個關鍵因素,包括供應狀況的改善、關稅的影響、持續的高利率、購買力面臨的挑戰、新車價格上漲、消費者信心參差不齊、能源價格及供應問題、汽車貸款風險以及持續存在的電氣化挑戰。在美國,預計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將在2025年迅速推進一系列政策重點,包括實施普遍關稅、推行放鬆監管措施以及減少對純電動汽車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球汽車銷量仍遠低於2019年的水平,且比2017年及2018年所達到的峰值少了數百萬輛。在歐洲,疫情後市場缺乏強勁反彈的情況更為突出,汽車銷量仍比2019年低約18%。因此,汽車的更新換代率依然較低,導致汽車保有量的車齡老化。需求持續疲軟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在疫情期間公司用車的更換量減少,這一情況仍在對市場產生影響。

在持續的激勵政策及國產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力推動下,預計中國市場將繼續擴張。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2025年汽車批發銷量預計將同比增長4.7%,新能源汽車預計將同比大幅增長24.4%。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有望在2025年使電動汽車銷量佔比接近50%,這遠早於之前的預期,並且遠遠領先於其他地區。中國的電動汽車銷量佔全球電動汽車總銷量的60%以上,預計即便美國市場出現增長放緩的情況,中國的快速增長仍將推動全球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在2025年接近25%。

在美國,汽車行業在新政府執政下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特朗普時代關稅政策可能的重新實施,會對該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其影響還會波及全球。鑒於汽車供應鏈具有高度一體化的特性,進口徵稅會迅速推高成本,對產品定價形成壓力,並引發貿易格局的變化。儘管美國本土汽車製造商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重組製造業務並將生產遷回國內,但這樣做並非總是可行,而且需要大量的投資以及擴大勞動力規模。因此,成本上升在所難免,並且至少有一部分成本很可能會轉嫁至消費者。

信邦已成功應對汽車行業多年來充滿挑戰且不確定的局面,並且在新出現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面前仍保持謹慎態度。為降低潛在風險,我們已對訂單做出保守預估,由2025年1月1日起至2029年底的未來五年內,訂單總額約為人民幣101億元。

從歷史上看,信邦在重組供應鏈及實現生產基地多元化方面一直優先考慮靈活性及韌性。信邦並非僅僅依賴中國的製造工廠,我們在墨西哥已有的業務佈局,以及最近在馬來西亞的業務拓展,均彰顯其適應能力。通過密切關注主要市場不斷變化的貿易政策,信邦能夠很好地迅速調整運營策略,以應對不斷升級的地緣政治風險。

資料來源: 信邦控股 (01571)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