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6572.46 500.57
  • 國企指數 9397.96 201.10
  • 上證指數 3990.49 39.01
01530 三生製藥
即時報價: 34.380 +0.600 (+1.8%)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6,8667,8169,108
毛利5,6726,6427,828
EBITDA2,2842,3152,684
EBIT1,9061,9642,271
股東應佔溢利1,9161,5492,090
每股盈利0.880.700.92
每股股息0.100.250.25
每股資產淨值5.946.346.85

主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從事開發、生產、市場推廣及銷售醫藥產品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三生制為中國領先的生物技術公司。本集團作為中國生物技術行業的先鋒,在研發、生產及營銷生物醫藥產品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本集團的核心商業化產品包括多種生物藥物,即特比澳、重組人促紅素(「rhEPO」)產品益比奧及賽博爾、益賽普和賽普汀,以及小分子藥物蔓迪。特比澳為當今全球唯一商業化的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產品。根據IQVIA1,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按銷售額計,特比澳在中國內地血小板減少症治療市場的份額為63.0%。憑藉兩種rhEPO產品,二十多年來,本集團一直為中國內地rhEPO市場龍頭,於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共佔41.5%的總市場份額。益賽普為中國內地市場推出的首個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抑制劑產品。蔓迪在中國內地米諾地爾市場亦佔主導地位。本集團亦通過內部研究及開發(「研發」)及多項外部戰略合作增加產品以擴大治療領域。

資料來源: 三生製藥 (01530)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回顧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我國醫藥支付體系迎來歷史性重構,從「醫保單方支付」轉向「醫保商保多元協同」,為創新藥械開闢了全新支付通道。國家醫保局通過建立醫保綜合價值評價機制,優化創新藥械價格政策,打通醫保數據與創新藥械研發的協同通道等方式,聚焦醫保支持創新藥械,並於七月正式發佈了《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為創新藥構建了階梯式支付路徑。在八月發佈的關於第十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國家醫保局強調「穩臨床、保質量、防圍標、反內卷」的原則,不再簡單以最低價作為參考。在支付環境結構性變革下,國內醫藥行業加速向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與此同時,海外跨國企業對國內創新藥質量的認可程度與日俱增,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金額已達608億美元,超過2024年全年總規模。本集團雙抗產品SSGJ-707與輝瑞達成總額超過60億美金的交易,12.5億美元的首付款創下了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的首付款紀錄;潛在的總交易金額創下了中國創新藥出海的總金額紀錄。本集團的成就從一個側面體現出中國創新藥正在實現從「借船出海」到「造船領航」的歷史性跨越。

展望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繼續在創新藥的早研與臨床開發上加速推進。

尤其在具有廣泛患者需求的腫瘤、自免、腎科等領域,本集團將以更充足的資源賦能和支持研發團隊開展靶點探索和藥物開發,聚焦創新藥品的療效改善和安全性提升,加快創新速度,提升創新水平。在商業化領域,下半年將持續推進特艾升(艾曲波帕混懸劑)、柏瑞素(紫杉醇口服溶液)等新獲批上市產品的市場准入與學術推廣,並積極開展團隊升級建設與人才儲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更多自研和合作創新藥產品的商業化機遇。在對外合作上,本集團將持續踐行自主研發和對外合作雙軌並行的策略,發掘有潛力的創新藥合作標的,以補充本公司現有產品佈局;同時也積極尋求全球化合作夥伴,共同推進管線產品的全球開發;本集團致力於憑藉成熟的生物藥研發、註冊、商業化生產以及銷售實力,為更多優質合作產品的研發上市進程提供助力,在讓創新生物藥觸手可及的使命驅動下,推進更多優質品種早日上市,造福患者。

資料來源: 三生製藥 (01530)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