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49.81 352.72
  • 國企指數 8420.14 111.37
  • 上證指數 3342.05 8.08
01501 瑛泰醫療
即時報價: 27.000 -0.050 (-0.2%)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586753852
毛利332438538
EBITDA155195257
EBIT118147177
股東應佔溢利132156192
每股盈利0.891.011.17
每股股息0.270.300.00
每股資產淨值10.0910.6310.72

主要在中國從事介植入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及銷售。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我們是中國領先的心內介入器械製造商,同時也是國內少數擁有涵蓋模具及設備的設計及開發、產品注塑、產品組裝、產品包裝、滅菌完整產業鏈的醫療器械集團之一。我們的主要產品主要用於血管介入手術。

中國政府推出改革政策支持醫療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中共中央委員會及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主張將具有高臨床價值及良好經濟價值的藥物、診斷及治療項目及醫用耗材納入醫保支付範疇,深化集中帶量採購制度改革,全面實施醫用耗材的帶量採購。

2021年,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的《關於印發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旨在建立全國統一、上下聯動、內外協同的醫保支付機制,並持續擴大DRG/DIP支付方式的覆蓋轄區。2024年7月,國家醫療保障局發佈《按病組和病種分值付費2.0版分組方案並深入推進相關工作的通知》,旨在優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細化按病組(DRG)和病種分值(DIP)付費的分組標準及執行機制,通過精準分組、靈活豁免及全流程管理,推動醫保支付標準化、規範化。因此,本公司在擁有齊全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領先的品牌營銷體系基礎上,未來將在DRG/DIP常態化的競爭中具備更大的優勢地位。

本集團於報告期的收入約為人民幣851.95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約人民幣752.84百萬元增加約13.17%或約人民幣99.11百萬元,原因是本集團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及本集團新客戶的數量增加所致。

本集團於報告期銷售介入醫療器械產生的收入約為人民幣773.33百萬元,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約人民幣671.10百萬元增加約15.23%或約人民幣102.23百萬元。

齊備的醫療器械註冊證

於報告期內,本集團已取得9項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及13項省市級藥品監督管理局(「省市級藥監局」)頒發的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2項CE認證及5項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於2024年12月31日,我們共擁有33項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61項省市級藥監局頒發的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27項CE認證及25項FDA批准。

強大的研發能力

我們的研發團隊涵蓋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業人才及為數眾多的具有10餘年生產研發經驗的人才,具備充足的開發創新型產品及持續改善研發的能力。於2024年12月31日,我們擁有406項註冊專利、215項申請中的專利及21個註冊軟件著作權。

廣泛的分銷及銷售網絡

我們擁有廣泛的分銷網絡並與分銷商建立了穩定關係。截至2024年底,我們擁有覆蓋中國23(2023年:23)個省、4(2023年:4)個直轄市及5(2023年:5)個自治區的中國分銷商,覆蓋3,049(2023年:2,660)家中國境內醫院。此外,我們還擁有覆蓋86(2023年:77)個國家及地區的281(2023年:226)家海外客戶。

資料來源: 瑛泰醫療 (01501)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將繼續深耕醫療器械各細分領域的發展,有序推進本公司的戰略規劃和業務佈局。展望2025年,我們將(1)通過外延式併購及內生式增長的戰略舉措,推動本集團各業務的協同發展,實現本集團高質量持續發展;(2)持續擴充產品管線,加大研發投入,為創新注入強勁動力,加速核心產品研發與新產品獲證;(3)憑藉品牌認知度的累積與新產品的陸續上市,全力拓展市場版圖,提升產品市佔率,強化本公司品牌建設,使其價值進一步昇華;及(4)依托本集團投資建設的研發中心,深度挖掘自動化、規模化生產的潛能,為高效生產築牢根基。

資料來源: 瑛泰醫療 (01501)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