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5.670 | -0.080 (-1.4%)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3,927 | 4,379 | 4,202 |
毛利 | 4,379 | 4,202 | |
EBITDA | 2,197 | 2,255 | 1,965 |
EBIT | 2,005 | 1,984 | 1,658 |
股東應佔溢利 | 767 | 671 | 397 |
每股盈利 | 0.30 | 0.26 | 0.15 |
每股股息 | 0.00 | 0.16 | 0.06 |
每股資產淨值 | 6.64 | 6.92 | 6.98 |
集團從事以下主營業務:證券經紀;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自營交易;資產管理;金融產品代銷;融資融券業務;為期貨公司提供中間介紹業務;投資管理;使用自有資金進行創業投資、實業投資、股權投資;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與保薦、基金募集、基金銷售、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資產管理以及證監會批准的其他業務(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一)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
1、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
2024年,在財富管理組織架構調整的基礎上,公司圍繞零售、機構、企業三類客群,搭建買方視角的服務體系,建立了以資產配置為核心、賬戶管理為基礎的零售業務體系,以綜合化經營為核心的機構客戶服務體系,以企業家辦公室為軸心的企業客戶服務體系。同時,加強線上業務佈局,進一步完善「好醫生」服務體系,初步形成業務模式和盈利模式。報告期內,客戶基礎持續增長,新增客戶數21.86萬戶,累計總客戶數195.50萬戶,同比增長12.59%;公司金融產品銷售規模(除現金管理產品「現金添利」外)人民幣402.78億元,同比增長118.87%,期末金融產品保有量人民幣209.56億元,同比增長8.41%。
保持基金投顧行業領先,基金投顧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公司買方投顧的重要基礎,初具現代財富管理模式雛形。To B To C業務模式多元創新,規模穩步攀升。截至報告期末,基金投顧保有規模人民幣92.38億元,同比增長40.10%。策略團隊發揮專業優勢,在複雜市場環境中展現出卓越的回撤控制能力,遠超市場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
2、研究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研究業務持續完善研究服務體系,充分發揮研究價值,不斷深化業務協同效能,投研產品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通過加強多行業研究聯動、深入研究價值挖掘,力發揮研究業務協同作用,積極開展研究服務活動,滿足內外部客戶專業化的研究業務需求。持續升級迭代數字化平台,夯實投研底座,沉澱投研數據資產,不斷深化平台協同,優化完善產品生產和管理流程,力提升平台生產效率和數字化運營能力,有效拓展研究成果觸達範圍和深度。機構銷售業務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推進機構投資者工作平台和服務平台的建設和功能迭代,構建優化分類分層、全業務鏈一體化的業務體系,健全完善客戶驅動和產品驅動的機構銷售交易服務矩陣,深入對接機構投資者多樣化需求,提供一站式交易及服務解決方案。
(二)投資銀行業務
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華英證券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具體主要包括股權融資業務、債券融資業務和財務顧問業務。
1、股權融資業務
2024年,在I P O和再融資規模均有較大幅度下降的市場形勢下,華英證券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措並舉為實體企業提供多元化、長鏈條金融服務,不斷提升執業質量,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報告期內完成股權項目6單,其中IPO項目1單,再融資項目5單,合計承銷金額人民幣26.50億元。
IPO業務方面,華英證券完成科創板項目1單,成功助力達夢數據成為「國產數據庫第一股」。此外,聯合主承銷的興福電子科創板IPO項目獲得批文,助推半導體材料國產化進程。
再融資業務方面,華英證券完成項目5單,合計承銷金額人民幣26.33億元,其中成功完成岳陽興長定增項目,助力企業解決技術瓶頸,推進我國高端新材料產業發展;銘達定增項目,支持企業深入通信和新能源兩大新興行業戰略佈局;海目星科創板定增分銷項目,賦能企業戰略新興產業變革,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可轉債方面,豫光金鉛可轉債項目,以專業實力助力企業走綠色發展之路;華康醫療可轉債項目,切實助力企業達成現代醫療淨化系統綜合服務商,可轉債承銷家數和承銷金額居行業前列。
2、債券融資業務
2024年,華英證券債券業務在嚴控風險的基礎上專注產品、求新突破,努力運用債券產品融資專業能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全年完成債券承銷項目137單,政府債分銷37單,合計承銷金額人民幣402.68億元,債券承銷家數同比上漲1.48%。另有已取得批文待發行債券項目42單,在審債券項目31單,待發行規模超人民幣千億。其中完成了多單市場影響力突出的標杆項目,如「24錫產K1」為全國首單專項用於航空領域的債券,「24錫產K2」為全國首單專項用於集成電路的長三角一體化債券,「24新YK1」是全國首單A A主體科技創新可續期公司債券。同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支持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的政策,成功發行「24瑞茂01」「24瑞茂02」兩單民企債券,合計融資人民幣5億元。
3、財務顧問業務
報告期內,華英證券完成財務顧問項目156單,其中併購重組項目10單,推薦新三板掛牌4單,新三板定增1單,新三板併購重組1單,另有新三板持續督導95家,其中創新層28家。
併購重組業務上,隨新「國九條」和《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簡稱「併購六條」)發佈,華英證券緊抓併購重組政策機遇,提前在人員和項目上佈局,完成併購重組財務顧問項目10單,逐步形成新業務增長點。其中作為湖北國貿財務顧問完成對上海雅仕的收購,助力雙方通過「一帶一路」跨境產業協同的供應鏈業務模式,拓寬雙方發展邊界;作為上市公司蘇奧傳感獨立財務顧問,完成對博耐爾公司的股權收購,拓寬上市公司產業鏈戰略發展佈局;作為財務顧問,助力湖北農發集團完成對潤農節水的股權收購,為「併購六條」發佈後北交所首單上市公司控制權轉讓項目。
(三)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
1、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2024年5月,國聯資管正式揭牌運營,人員、業務、系統實現平穩過渡。公司把握財富管理轉型的發展機遇,秉承「專業創造價值,陪伴鑄就成長」的經營理念,以客戶需求為核心,貫徹「全流程、專業化、有溫度」的客戶陪伴理念,打造和強化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投研能力,搭建覆蓋全生命週期匹配不同風險偏好的產品體系,通過專業化的資產配置和多元化的策略輸出,滿足投資者持續多樣化、深度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固收、多元配置、權益與衍生品、A B S等多項業務實現了協同發展,穩步躋身中型及以上資管機構行列,在行業及客戶端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人民幣1,425.33億元,同比增長21.52%。管理的資產管理計劃共計323個,其中公募基金(含大集合)產品4個,資產規模人民幣110.84億元;集合資產管理計劃112個,資產規模人民幣491.25億元;單一資產管理計劃126個,資產規模人民幣402.40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計劃81個,資產規模人民幣420.84億元。
2、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2024年,國聯基金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的初心使命,聚焦公司主業,力發揮社會財富「管理者」的功能性,強化提升投研實力和客戶服務水平,全面推進業務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末,國聯基金資產管理總規模人民幣1,961.96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1.88%。其中,非貨幣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人民幣1,323.36億元,較去年末增長30.29%,管理公募基金87隻。根據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國聯基金近四年主動股票管理能力在106家公司中排名第16,近三年主動股票管理能力在113家公司中排名第48,近四年主動債券管理能力在107家公司中排名第45,近三年主動債券管理能力在119家機構中排名第42。
3、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國聯通寶下設的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股權投資業務。
2024年,國聯通寶積極探索市場化渠道,通過外部拜訪、市場化渠道、內外協同等方式發掘項目資源,探討業務合作機會。聚焦優勢專業領域的同時,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形勢、政策導向及產業前沿動態,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報告期內,國聯通寶新設國聯錫洲通瑞醫療投資(無錫)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滬蘇國聯策源(鹽城)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2隻基金,新增管理規模人民幣4.4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國聯通寶存續備案基金22隻,存續備案規模人民幣65.90億元,存續備案基金累計投資人民幣27.87億元。
(四)信用交易業務
1、融資融券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融資融券業務不斷優化客戶分類分層,完善價值體系,穩固存量客戶,強化新客開發競爭優勢及能力;持續加強基礎投教工作,結合業務內訓師打造業務賦能課程體系,支持分支機構開展融資融券業務,並緊抓市場行情,製作系列業務宣傳文案,推動業務的發展;積極研究監管新規,梳理流程、持續壓測、總分聯動,在業務層面構建較為完備的風險管控體系,確保了融資融券業務的零風險、零穿倉。報告期內,公司融資融券餘額屢創新高。2024年末公司融資融券餘額為人民幣115.27億元,較2023年末上漲12.84%。
2、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
報告期內,公司根據市場情況在穩健、審慎原則下展業。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本金餘額人民幣15.21億元,較2023年底規模人民幣23.94億元下降了人民幣8.73億元。其中,投資類(表內)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餘額人民幣13.30億元,較2023年底規模人民幣13.29億元上升了人民幣0.01億元,平均履約保障比例325.42%;管理類(表外)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餘額人民幣1.91億元,較2023年底規模人民幣10.65億元下降人民幣8.74億元,平均履約保障比例318.32%。
(五)證券投資業務
權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方面,公司始終以絕對收益為目標,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以基本面研究為抓手,在兼顧風險和收益的同時穩健開展業務。2024年,證券投資業務以紅利價值股配置為盾,精選成長股為矛,並及時優化調整持倉品種,充分抓住三季度末的市場上漲行情,整體實現了較高收益,主動投資收益率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
固定收益業務方面,公司始終秉承穩健投資和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賣方」固收業務理念。投資交易方面,不斷拓展投資品種、豐富投資策略、嚴控信用風險,實現穩健的收益;自2024年3月1日公司正式獲得銀行間現券做市商資格以來,依託於優秀的做市報價能力,交易量大幅增長,創設「國聯證券3-7年江蘇債籃子」,積極支持區域發展。資本中介業務方面,公司不斷豐富產品線、拓寬客戶渠道,持續服務於客戶多樣化的需求。2024年公司固定收益業務斬獲多項行業榮譽。
股權衍生品業務方面,公司踐行科技金融,持續建設數字化運營以及智能化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踐行綠色金融,引導投資者配置綠色主題。衍生品業務以客戶風險管理需求為導向,持續提升交易定價能力,深化產品創新,深度挖掘和服務客戶在境內市場的投資及配置需求。量化投資方面,積極應對市場波動,加強投研能力建設。做市業務(籌)聚焦踐行社會責任,積極申請股票期權做市業務資格、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
資料來源: 國聯民生證券 (0145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一)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
1、經紀及財富管理業務
推動買方投顧向廣義財富管理轉型,建立不同客戶類別的服務體系和業務模式。針對零售客戶,發揮分佈式投顧和工具化策略的差異化優勢,進一步提高基金投顧業務的滲透率和投入佔比,同時持續完善系統,加大核心導流平台投入,利用新的交易模式和工具做大交易流量入口;針對機構客戶,以機構理財平台為依託,以渠道業務綜合化和機構理財為抓手,深化機構客戶的買方服務體系,提升基金投顧、賬內投顧及產品定制化等買方業務規模和收入;通過更多元的策略改善客戶的風險收益水平並滿足不同類別客戶的需求。加強管理幹部能力評價體系和培養體系建設。全力推進線上業務佈局,持續優化以「好醫生」為代表的服務體系,在優化基礎技術系統的同時,嘗試AI技術的應用。加快底層數據治理和應用,推進全面數字化建設。
2、研究業務
展望2025年,公司研究業務將進一步擴大研究影響力,鞏固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上市公司的研究覆蓋和機構客戶的服務覆蓋,繼續提高市場份額。研究業務力爭進入頭部序列,注重投研賦能,做好價值推介。同時,依託產業專家型研究特色,做好產業鏈深耕,進一步加強對公司各項業務的研究支持,以及對政府部門的產業研究賦能。
(二)投資銀行業務
1、股權融資業務
2025年,華英證券將持續做大優質IPO和再融資項目儲備,重增加科創板和創業板項目儲備,並持續開拓優質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加大併購重組業務佈局,延續研究系統培訓,使業務人員具備充分的產業併購重組的基礎行業研究能力,發掘企業價值,搶佔併購業務藍海;持續將北交所IPO業務作為重點發展方向,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專注於打造一批精品、特色項目。
2、債券融資業務
2025年,華英證券將持續加大債券項目儲備,提升債券服務專業能力;在合規和保質的前提下,做好已獲批文的重點債券項目完成發行;同時,積極提升創新能力,積極參與承銷科技創新債、綠色公司債等國家重點鼓勵品種,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3、財務顧問業務
2025年,華英證券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緊抓併購重組市場回暖窗口,持續進行併購重組項目和人員佈局,深入產業和行業研究分析,落地併購業務;持續重視新三板業務,力爭成為投行收入的有力補充;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進一步提升財務顧問綜合服務能力。
(三)資產管理及投資業務
1、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2025年,國聯資管將繼續堅守專業價值,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經濟發展大局。在新的市場環境下,繼續內外兼修,做好動態資產配置工作,強化客戶服務能力,以思變的心態,從投資者真實需求出發,創設完善的產品工具體系,培育精準的、伴隨式的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券商資管特色資源優勢,投研協同、把控風險、樹立品牌,深入打造差異化優勢,推進業務數字化建設,統籌合規內控、機構服務、投研一體化等系統平台體系化,謀求綜合實力的增強和經營模式的創新變革,推動業務發展邁向高質量轉型的新高度。
2、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2025年,隨各項綱領性文件和政策落地,資管行業和公募基金行業將進一步回歸本源。國聯基金將充分依託自身業務優勢和專業優勢,以滿足客戶理財需求為出發點,繼續提升投研核心競爭力和客戶服務水平,堅守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持續打造符合投資者理財需求的產品體系,嚴守合規底線,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的使命和社會責任,推動業務進一步高質量發展。
3、私募股權投資業務
2025年,國聯通寶將持續加強與政府性引導基金及市場化專業機構的合作,深耕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以重大項目招引落地和產業基金合作等多種形式拓展地方政府合作機會;加強與險資、銀行等外部渠道及上市公司的資源合作,尋找深度業務合作契機,持續挖掘基金設立等業務的潛在合作;圍繞能源環保、醫療健康、裝備製造、高科技、大消費等專注領域進行投資,適時調整投資預期和策略,以有效應對持續波動且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長期價值創造的戰略目標。
(四)信用交易業務
1、融資融券業務
2025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將不斷完善營銷體系建設,借助金融科技賦能,整合內外部資源,充分挖掘客戶需求,進一步提升業務競爭力;擴充融資融券業務應用場景,將業務深度融入整個客戶服務體系中,以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的競爭優勢。
2、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
2025年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開展仍以審慎為原則,加強合規風險把控,促進股票質押業務穩健發展。將緊跟市場及政策環境,通過股權質押、行權融資等融資工具助力市值管理建設,加強與內部業務協同,為上市公司提供綜合化全方位金融服務方案,提升市場競爭力。
(五)證券投資業務
權益類證券投資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加強宏觀及市場研判,提升基本面研究深度和廣度,強化投研和風控體系建設,穩健開展股票投資業務。2025年,從政策觸發、估值水平、情緒改善及外部環境影響等方面來看,A股市場的下行趨勢已經得到扭轉,未來在中長期流動性寬鬆的前提下,政策的持續發力與宏觀經濟形成正反饋,市場有望在震盪中上行。2025年,公司權益投資業務將進一步優化杠鈴策略,更眼於中長期機會的佈局,進一步精選成長個股,並輔以定增、可轉債等多策略投資模式來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穩健開展股票投資業務。
固定收益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深化「賣方」固收特性,不斷拓展業務資質,全方位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滿足客戶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公司將持續提升投研能力、豐富投資品種和策略類型,強化信用風險篩查,不斷提升盈利能力及盈利穩定性;公司將持續提升做市報價能力,積極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股權衍生品業務方面,公司將繼續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優化產品和服務,為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金融服務;強化風險管理能力,防範控制持倉風險;優化金融供給,與財富管理結合助力投資者實現跨品種配置、風險對沖、收益增強等多元化的投資和配置目標;支持國家戰略,繼續推動細分領域牌照申請。
資料來源: 國聯民生證券 (01456)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