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5930.03 454.25
  • 國企指數 9174.84 153.56
  • 上證指數 3939.78 32.25
00144 招商局港口
即時報價: 15.710 -0.410 (-2.5%)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12,54511,48211,842
毛利5,5685,1555,496
EBITDA5,2315,9976,945
EBIT2,8583,7884,800
股東應佔溢利7,7816,2337,919
每股盈利2.021.531.89
每股股息0.820.700.89
每股資產淨值24.2224.3324.73

主要從事港口業務、保稅物流業務及物業投資。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港口業務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的集裝箱業務呈現增長態勢,海外地區港口的集裝箱業務整體取得穩步增長。本集團港口項目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485萬TEU,同比增長4.3%。其中,中國內地、香港及台灣港口項目合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564萬TEU,同比增長4.0%,主要受到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的帶動。海外地區港口項目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21萬TEU,同比增長5.0%。港口散雜貨業務吞吐量達2.63億噸,同比下跌4.2%,其中,中國內地港口項目共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58億噸,同比下跌4.4%。

珠三角地區

深圳西部港區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67萬TEU,同比增長10.5%,主要受益於業務結構優化和新增航線;散雜貨業務完成吞吐量368萬噸,同比下跌15.0%,主要是進口糧食下降。在香港的招商貨櫃及MTL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0萬TEU,同比增長0.7%。珠江內河碼頭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9萬TEU,同比下跌1.5%;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18萬噸,同比下跌23.0%,主要是建材需求量下降。

長三角地區

上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701萬TEU,同比增長5.9%,主要受益於外貿箱量的增長;完成散雜貨吞吐量3,957萬噸,同比下跌7.7%。

環渤海地區

遼港股份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48萬TEU,同比下跌9.2%;完成散雜貨吞吐量11,661萬噸,同比下跌2.5%。QQCTU完成集裝箱吞吐量635萬TEU,同比增長9.2%,主要受益於外貿箱量增長;QQTU完成散雜貨吞吐量641萬噸,同比下跌11.1%,主要是區域業務結構變化影響。青島董家口完成散雜貨吞吐量4,139萬噸,同比增長3.9%。天津港集裝箱碼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31萬TEU,同比增長0.9%。

中國內地東南地區

汕頭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5萬TEU,同比增長7.8%,主要受益於外貿箱量的增長;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08萬噸,同比增長4.6%。漳州碼頭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1萬TEU,同比增長6.7%;完成散雜貨吞吐量561萬噸,同比增長37.8%。廈門灣港務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65萬噸,同比增長10.3%,主要受益於廈漳地區業務結構優化。

中國內地西南地區

湛江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8萬TEU,同比下跌7.8%;完成散雜貨吞吐量3,758萬噸,同比下跌15.4%,主要是石化業務量減少。

台灣地區

高雄的高明碼頭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1萬TEU,同比下跌15.4%,主要是關稅政策影響。

海外地區

2025年上半年,在斯里蘭卡的CIC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8萬TEU,同比下跌2.8%。在斯里蘭卡的HIPG自2024年上半年啟動集裝箱業務,期內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萬TEU,同比增長542.9%;完成散雜貨吞吐量122萬噸,同比下跌6.0%。在巴西的TCP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0萬TEU,同比增長2.9%。在多哥的LC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96萬TEU,同比增長19.3%,主要受益於航線結構的優化。在印尼的NPH於2024年7月納入業務量統計,期內貢獻箱量39萬TEU。在尼日利亞的TIC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7萬TEU,同比增長24.6%,主要受益於經營策略優化。

在吉布提的PDSA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7萬TEU,同比下跌11.6%,主要是中轉箱量下降;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45萬噸,同比增長8.6%,主要受益於糧食、化肥類貨量增長。在土耳其的Kumpor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3萬TEU,同比增長16.9%,主要受益於航線優化。Terminal Link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74萬TEU,同比增長1.4%;完成散雜貨吞吐量99萬噸,同比增長4.1%。

保稅物流業務

2025年上半年,本集團的保稅物流業務堅持「港口物流+保稅物流」雙輪驅動,強化港區協同。在深圳的招商保稅,平均倉庫利用率達96%。招商青島碼頭,平均倉庫利用率達95%。本集團的聯營公司天津海天,平均倉庫利用率為94%。在吉布提自貿區,本集團全資擁有的保稅倉庫的平均倉庫利用率為81%。

2025年上半年,香港三大航空貨運站貨物處理總量為209萬噸,同比增長4.5%。

本集團合營企業AAT共完成貨物處理量41萬噸,同比增長5.1%,市場份額為19.4%,較上年同期下跌0.3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 招商局港口 (00144)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展望2025年下半年,關稅潛在上調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下行風險持續存在,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受限,全球經濟體增長預計將放緩。IMF預計2025年的全球經濟增速為3.0%。其中,發達經濟體2025年的增速有所降低,從2024年的1.8%降至2025年的1.5%,美國增速從2024年的2.8%降至2025年的1.9%,但歐元區增速從2024年的0.9%增至2025年的1.0%;2025年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計4.1%,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亞洲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速為5.1%,同比降低0.2個百分點。

2025年下半年,中國宏觀政策協同發力為經濟穩定運行發揮關鍵支撐作用,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會繼續顯現,持續推動多元化對外開放,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但當前外部環境仍然複雜多變,內部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緩解,經濟運行的基礎還需要加固。下階段,中國將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持續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基於以上分析與判斷,本集團將於2025年下半年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深化精益運營,聚焦效益提升,加強協同合作,聚焦改革創新,持續推進全球網路佈局,加速推動建設高質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

保持戰略定力,三輪驅動發展。本集團繼續推進「海外戰略」、「母港戰略」、「精益運營戰略」、「創新戰略」、「數智化戰略」及「綠色戰略」六大戰略落地落實,以「全球佈局」、「精益運營」、「創新升級」為驅動促進長遠發展。落實「十四五」規劃內容,實現2025年度順利收官;繼續紮實做好「十五五」規劃編製工作。

完善全球佈局,激發增長動能。本集團將進一步完善海外佈局,持續優化資源整合能力,激發增長新動能。一是推進「紮根香港」。持續研究招商貨櫃與招商保稅等形成業務模式創新及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並關注香港區域港口及物流相關資產的合作機會。二是著力「深耕東南亞」。基於印尼的NPH,跟進東南亞地區的港口項目投資機會。三是推進「精耕歐洲」。借助Terminal Link平台,尋找投資機會。四是持續著力推進「細耕中東、拉美並延伸非洲」,根據市場變化情況,持續更新區域投資策略,深入跟進潛在項目信息。以巴西的原油碼頭Vast為拉美地區重要的海運基礎設施節點,進一步拓展本集團的全球綜合港口服務網絡。

堅持科技引領,推動數智賦能。本集團將堅持創新驅動,重點打造「招商芯」、「招商ePort」、「SMP」三大行業領先的產品,促進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等數智科技與本集團產業的深度融合,持續以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本集團加快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建設科技創新平台,挖掘合作商機,推動本集團科技產業運營與核心數智產品的全球市場拓展。

改革創新突破,質效全面提升。本集團堅持守正創新,深化改革推動質效提升。一是提升市場化治理水平,推進內部機制建設,明確權責劃分。二是優化創新管理機制,鼓勵基層創新,推進重點科技項目研發和推廣,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加速融合。三是深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推行市場化人才選拔與激勵制度,全面激發組織活力。四是營造改革宣傳氛圍,鼓勵宣傳並推廣基層改革創新優秀典型案例。

積極踐行ESG理念,深化精益運營。本集團將持續把ESG理念融入日常運營,不斷完善企業治理體系,並以精益運營為抓手,促進戰略落地和管理效能提升,持續內部挖掘潛力,推動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化發展與業績增長相互促進,助力本集團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5年下半年,新一輪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緊張格局初現,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將成為影響全球經貿格局的關鍵變數,對全球經濟增長和商品貿易市場造成影響,帶來更多挑戰。本集團將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全面、準確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本集團通過六大戰略,完善全球網路佈局,拓點增效,精益運營走深走實,用數智化賦能新模式、培育新產業、推動新發展,提供一流的港口綜合服務專業解決方案,全力落實各項發展舉措,繼續向建設「高質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邁進。

資料來源: 招商局港口 (00144)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