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62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189 | 639 | 1,239 |
毛利 | 668 | 182 | 581 |
EBITDA | 147 | -166 | 456 |
EBIT | -167 | -457 | 109 |
股東應佔溢利 | -46 | -272 | 59 |
每股盈利 | -0.09 | -0.51 | 0.11 |
每股股息 | 0.02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3.55 | 3.01 | 3.10 |
主要從事船舶租賃及擁有船舶,業務遍佈全球。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透過本公司擁有約55.69%權益之附屬公司Jinhui Shipping and Transportation Limited經營其全球航運業務,其股份於挪威奧斯陸證券交易所上市。本集團之營業收入為本集團之自置船舶及租賃船舶所產生之運費及船租收入。
於散裝乾貨商品需求增長及船舶供應有限之支持下,年內散裝乾貨航運市場維持穩健及表現良好,此兩項之合併效應導致市場運費上漲。儘管眾多地緣政治問題同時發生以致影響商業情緒,市場運費已從去年之低水平恢復。對比2023年,波羅的海航運指數及各船級之船租租金均呈現令人鼓舞之改進。波羅的海航運指數於一月以2,094點開市,再繼續上升至三月之年度最高之2,419點,然後繼續下滑至12月之全年最低之976點,並於2024年底以997點收市。2024年之波羅的海航運指數平均為1,755點,對比2023年之1,378點。
本集團於2024年賺取之營業收入為1,239,419,000港元,對比2023年之638,573,000港元顯著上升94%。營業收入上升主要由於自置船舶及租賃船舶數目上升,及隨著本集團之船隊所賺取之每天平均之相對期租租金對比2023年之9,063美元(約71,000港元)改善63%至2024年之14,741美元(約115,000港元)而賺取更佳之營業收入。本公司於2024年賺取之折舊及攤銷前之綜合經營溢利金額為543,361,000港元,對比2023年折舊及攤銷前之綜合經營虧損為115,784,000港元。年內之每股基本盈利為0.112港元,對比2023年之每股基本虧損為0.512港元。
由於新交付船舶產生若干初期營運成本及開支,本集團自置船舶之船舶每天營運成本由2023年之5,569美元(約43,000港元)上升至2024年之5,606美元(約44,000港元)。船舶每天折舊由2023年之3,486美元(約27,000港元)減少至2024年之3,343美元(約26,000港元)。自置船舶折舊減少主要由於2023年底確認自置船舶減值虧損後,自置船舶之賬面值減少,導致自置船舶折舊減少。由於船舶按揭貸款已於年內全數償還,於2024年與船舶按揭貸款相關之財務成本極低。吾等船舶之營運成本保持控制得宜,而吾等會繼續於與其他市場持份者比較下,維持具高度競爭力之成本架構。
船隊述
本集團經營一支均衡及多元化之散裝乾貨貨船船隊,其中包括好望角型、巴拿馬型、極限靈便型及超級大靈便型散裝貨船。為維持市場競爭力,本集團專注於提升吾等船隊之品質及調整船隊組合,尤其尋求降低吾等船隊之整體船齡組合。於2024年12月31日,本集團經營二十五艘自置船舶及八艘租賃船舶,而總載重量運載能力約為2,276,000公噸。於2024年12月31日,機動船舶及資本化之進塢成本之賬面值為3,067,893,000港元(2023年︰2,534,585,000港元)。
年內,本集團訂立協議以收購或租賃船舶,並以維持高度之財務靈活性及以較低資本投資水平提升營運競爭力為目標。
收購及出售船舶
年內,本集團與獨立第三者完成收購四艘二手船舶及承諾收購兩艘新造船舶。
本集團訂立協議以30,950,000美元,相等約241,410,000港元之購入價收購一艘載重量為181,279公噸及於2012年建造之好望角型船舶。該好望角型船舶已於2024年8月交付予本集團。此外,本集團訂立協議以31,122,000美元,相等約242,755,000港元之購入價收購一艘載重量為81,567公噸及於2019年建造之巴拿馬型船舶。該巴拿馬型船舶已於2024年5月交付予本集團。本集團亦訂立協議以24,000,000美元,相等約187,200,000港元之購入價收購一艘載重量為178,021公噸及於2008年建造之好望角型船舶。該船舶已於2024年11月交付予本集團。至接近年底,本集團訂立協議以24,520,000美元,相等約191,256,000港元之購入價收購一艘載重量為61,441公噸、於2017年建造之極限靈便型船舶,而該極限靈便型船舶已於2025年1月交付予本集團。此舉為本集團重要之一步,因本集團已經多年並無收購具較大運載能力之散裝乾貨商品運輸船舶。
年內,本集團訂立兩份造船合同以建造兩艘新造極限靈便型船舶,每艘之代價為34,000,000美元,相等約265,200,000港元及載重量為63,500公噸,分別將於2026年及2027年交付。收購兩艘新造船舶符合本集團之持續策略,以現代化、更大型及高質之船舶更新船隊,並逐漸將其船齡較高之船舶淘汰,及以更新及船齡較低之船舶取代。此外,對比本集團目前營運之其他散裝貨船,兩艘新造船舶之燃油效率及營運效率更高,符合航運業最新之環保規例及現行規範要求。
於2023年12月簽訂合同以10,430,000美元,相等約81,354,000港元代價出售之一艘載重量為52,050公噸之超級大靈便型船舶,已於年內交付予買方。
租賃船舶
為進一步加強及提升吾等船隊組合,而限制收購船舶之資本支出,並同時達致最佳靈活性,本集團於年內訂立總載重量運載能力約827,000公噸之若干租入之期租租船合約。於報告日,本集團經營八艘租賃船舶,而其中三艘為餘下承租期超過十二個月之長期期租租船合約。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16號「租賃」,以於該等租船合約之租賃條款生效時最低租金付款總額之現值計算之使用權資產,以及相關之租賃負債已於船舶交付時於綜合財務狀況表確認。於2024年12月31日,使用權資產之賬面值及租賃負債分別為234,168,000港元(2023年︰164,541,000港元)及252,598,000港元(2023年︰227,281,000港元)。
年內,本集團與獨立第三者訂立三份長期租入之期租租船合約。
本集團就租賃一艘載重量為61,452公噸及於2016年建造之極限靈便型船舶訂立租船合約,承租期為最少二十二個月,而該船舶已於2024年4月下旬交付予本集團。
本集團於2024年5月根據一份承租期為最少二十個月之長期租入之期租租船合約接收另一艘極限靈便型船舶。該船舶於2016年建造及其載重量為61,473公噸。
此外,本集團就有關租賃一艘載重量為207,672公噸及於2017年建造之好望角型船舶訂立租船合約,承租期為最少三十三個月。該船舶已於2025年1月交付予本集團。
吾等會不斷地監察市場及吾等未來之營運,並會尋覓機遇以維持一支相當現代化及具競爭力之船隊,不排除於日後出售較細小及船齡較高之船舶,並以較新、具較大運載能力及更長資產壽命之船舶或租賃船舶取而代之。吾等將會以臨時性質作出該等決定以保持高度之財務靈活性及營運競爭力。
資料來源: 金輝集團 (00137)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預期2025年將為非平淡之一年,吾等預計運費市場之不穩定性將會增加。由於軍事衝突造成之貿易路線中斷可能即將結束,吾等一直努力為吾等部分船隊尋找更長期之僱用,以鎖定可預見之收入。
於本報告日,吾等已成功分別以每天平均租金24,750美元及13,528美元,為吾等之好望角型船舶及巴拿馬型船舶涵蓋100%之2025年第一季船舶天數。至於極限靈便型╱超級大靈便型船舶則以每天平均租金15,488美元涵蓋47%之2025年第一季船舶天數。
商品運輸將繼續受到非經濟及非行業特質因素之影響,而地緣政治事件及利率會否維持高企為日後主要之不穩定因素。新船舶供應仍然緊張,而新造船舶之供應水平溫和。吾等於數月前發現運費與船舶價值之間存在一些脫節,而二手船舶價值一直轉弱。
展望未來,若全球經濟活動恢復信心及減少不穩定,吾等船隊將會處於有利位置而受惠於此等支援性行業特定基礎。吾等亦會於出現合理價格之情況下,繼續尋求更新船隊之機會。
對於可能對吾等業務表現及吾等船務資產及財務資產賬面值帶來波動之日漸頻密之經濟、地緣政治或其他不可預見事件,吾等將繼續保持警惕。吾等將繼續專注於採取明智及果斷之措施以無損維持穩固財務狀況下達致增長。
資料來源: 金輝集團 (00137) 全年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