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1985.34 13.38
  • 國企指數 8058.73 21.46
  • 上證指數 3285.30 3.11
01288 農業銀行
即時報價: 4.840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259,232269,356282,083
每股盈利0.780.800.80
每股股息0.240.250.26
每股資產淨值7.147.597.87

主要經營範圍包括:人民幣和外幣存款、貸款、清算和結算、資產託管、基金管理、金融租賃、保險業務以及經有關監管機構批准的其他業務及境外機構所在地有關監管機構所批准經營的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堅持服務為先,更好踐行金融使命擔當。全面落實逆週期調節政策,不斷加大「三農」和實體經濟融資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性、適配性,當好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和服務實體經濟主力銀行。

-持續強化「三農」金融服務。堅持把支持農業強國建設、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作為金融服務的優先級,繼續推動信貸、財務、渠道、人力等資源向縣域農村傾斜。縣域貸款餘額達到9.85萬億元,年增量超1萬億元。始終把服務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深化糧食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助力端穩端牢中國飯碗,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相關領域貸款突破1萬億元。全力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三區三州」等重點幫扶地區貸款增速高於全行貸款平均增速。圍繞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戶貸款擴面上量,「惠農e貸」餘額達1.49萬億元,增速37.7%。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鄉村產業、鄉村建設相關領域貸款增速分別達21.0%和14.8%。

-傾力書寫「五篇大文章」。堅持把做好「五篇大文章」作為服務實體經濟「進」的主攻方向,持續加大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供給。創新構建科創企業評價指標體系,出台專屬信貸服務方案,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培育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增速22.4%。健全多元化綠色投融資業務體系,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綠色信貸增速22.9%。落實落細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著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可得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連續六年超30%。加大多層次養老產品供給,積極支持健康產業、銀髮經濟發展,養老產業貸款突破百億元。精準有力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積極響應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強化「兩重」「兩新」配套融資支持,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項目簽約投放金額、消費貸款增量增速保持同業領先。

堅持管理為本,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注重向管理要效益、要質量,著力穩定財務表現,穩定資產質量,穩妥防範化解各類風險,築牢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盤。

-突出增收節支和創新挖潛,財務保持穩健運行。統籌平衡功能性和營利性,在主動合理讓利實體經濟的同時,持續推動業務結構調整,優化大類資產配置,強化量價協同管理,努力緩解息差收窄對財務的壓力。順應市場和客戶需求變化,深化中間業務創新挖潛,理財、信用卡、投資銀行、私人銀行等業務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堅持「厲行節約、勤儉辦行」,嚴格成本費用管控,不斷提升財務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114億元,增速2.3%;實現淨利潤2,827億元,增速4.8%。

-強化信貸業務全流程管理,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適應經濟運行變化,動態優化產行業信貸政策,前瞻抓好逾期貸款管控,完善潛在風險客戶甄別與退出機制,風險防控的主動性不斷增強。深化數字化風控手段應用,實施新產品和新模型全生命週期管理,加強線上業務集中預警監測,風險防控的精準性不斷提升。穩步推進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精準「拆彈」,嚴密防範跨區域用信客戶風險共振,風險防控的有效性進一步增強。不良貸款率1.30%,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

-加強各類新型風險防控,經營安全基礎更加牢固。高標準推進「三地六中心」容災體系建設,持續完善集團網絡安全治理架構,全面完成核心業務系統主機下移,科技系統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紮實開展合規提質創優活動,加強反洗錢與制裁合規管理,優化升級防詐治詐體系,內控合規管理有效性持續提升。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守牢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線。

堅持改革為要,著力打造業務經營新動能。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協同推進智慧銀行建設、體制機制改革和業務流程優化,著力破解金融服務和業務運行中的痛點堵點,更好為業務發展和客戶、員工賦能。

-不斷提升客戶服務體驗。堅持從客戶視角出發,依託科技手段持續優化業務流程,完善線上線下協同服務機制,深化智能化信貸審批機制改革,金融服務更加便捷高效。全面深化大數據運用,以多維客戶畫像為支撐,深入實施客戶分層分群經營,豐富完善「農銀e貸」、「農銀思享」、「農銀睿達司庫」等數字化產品與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客戶個性化、多元化金融需求。加快掌銀、網點等各類渠道適老化改造,深入推進2.2萬家「農情暖域」工會驛站建設,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持續深化為基層減負賦能。積極推進運營模式集約化轉型,加快操作性、事務性工作集中處理,讓客戶經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客戶服務上。以項目為牽引深化人工智能等科技應用,加大標籤、模型、寬表等數據資產供給,創新升級移動營銷PAD等智能營銷服務工具,完善數據驅動型經營模式,為業務拓展和經營管理提供更好科技支撐。

資料來源: 農業銀行 (01288)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4年,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GDP增速為5.0%。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5%。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增速為3.2%,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9.2%。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增速為5.0%(以人民幣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下降2.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0.2%。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全年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長7.3%,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長8%。

2024年,我國政府加強逆週期調節,聚焦突出問題針對性施策,緊抓存量和增量政策落實,推動需求較快回升,生產增長加快,市場預期明顯改善。有力實施財政貨幣政策,擴大支出規模,加強重點領域財力保障,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積極穩定資本市場,加快完善基礎性制度,創設互換便利、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工具,市場活躍度上升。

2024年,我國銀行業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總資產保持增長,資產質量總體穩定,風險抵補能力整體充足。12月末,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380.5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2%;不良貸款率1.50%,撥備覆蓋率211.19%;資本充足率15.74%。

2025年,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隨著各項擴消費政策措施持續顯效,消費有望保持平穩增長態勢;投資增速整體改善,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基建投資增速有望獲得支撐;房地產市場繼續改善。出口面臨一定不確定性,但仍將保持韌性。

2025年,我國政府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政策,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持續用力、更加給力。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准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協同以及與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增強政策合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本行將緊緊圍繞防風險促發展工作主線,進一步優化提升金融供給,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一是堅守主責主業,進一步加大縣域農村金融供給。持續傾斜信貸資源,確保縣域和涉農貸款佔比穩步提升。加大重點幫扶縣和「三區三州」地區信貸投放,著力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科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重點領域融資供給。二是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持續做優做實「五篇大文章」。聚焦「兩重」、「兩新」、科技金融、養老金融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保持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消費貸款良好增長勢頭,更加有力落實好城市房地產「白名單」項目投放和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三是毫不鬆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守牢安全底線。強化底線思維,壓實風險防控責任,持續抓好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化解,保持資產質量穩定。不斷築牢境外機構、科技網絡安全屏障。四是以客戶滿意、員工滿意為標準,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創新。持續推動流程優化,精簡完善績效考評體系,深入推進智慧銀行建設,更多運用科技手段推進服務提質、業務賦能和管理增效。

資料來源: 農業銀行 (01288)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