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3202.53 4.31
  • 國企指數 8531.51 5.83
  • 上證指數 3350.37 1.93
01222 Wang On Group
即時報價: 0.022 0.000 (0.0%)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3/20223/20233/2024
營業額1,8563,6031,983
毛利8061,060824
EBITDA-43563-875
EBIT-596-84-1,012
股東應佔溢利-30513-754
每股盈利-0.020.00-0.06
每股股息0.000.000.00
每股資產淨值0.380.370.34

主要業務包括(i) 透過其擁有75%權益之上市附屬公司宏安地產於香港從事物業投資及物業發展;(ii) 透過其擁有65.79%權益之上市附屬公司位元堂從事醫藥及保健食品的製造及╱或零售;及(iii) 通過中國農產品(位元堂擁有53.37%權益之上市附屬公司)於中國從事農產品交易市場之物業管理及銷售。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於本期間之收入增加約8.3%至約1,230,0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1,136,100,000港元)。收入增加乃主要由於物業銷售增加所致。

本期間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約為85,800,000港元,而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則為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約111,000,000港元。此乃主要由於(其中包括)相較二零二三年同期(i)應佔合營企業溢利有所減少;(ii)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之收益有所減少;(iii)銷售及分銷費用有所增加;及(iv)財資業務之利息收入有所減少,部分被(a)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之減值虧損減少及(b)本期間確認之稅項抵免增加所抵銷。

本集團錄得本期間毛利及毛利率分別約427,900,000港元及34.8%(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分別約434,700,000港元及38.3%)。毛利下降主要由於本期間已交付物業項目之毛利率較低所致。

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額約為78,9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94,200,000港元)。該減少主要由於出售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收益減少所致,部分被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所抵銷。

本期間的銷售及分銷費用約為232,1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197,300,000港元)。該增加主要由於有關交付住宅單位予客戶之佣金支出以及為提升銷售而令廣告及推廣開支增加所致。

本集團於本期間錄得行政費用約254,7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253,400,000港元)。於本期間,融資成本約為172,8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173,400,000港元),該等費用較二零二三年同期維持穩定受控。

於本期間,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撥回淨額約7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減值虧損約12,300,000港元)。該變動乃主要由於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債務投資之減值虧損較二零二三年同期有所減少所致。

於本期間,其他費用淨額約為6,6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54,300,000港元)。該減少乃主要由於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的減值虧損減少所致。

於本期間,發展中物業之撇減約為7,300,000港元,自損益中扣除(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無)。於本期間的撇減乃主要與位於香港之一項發展中物業有關。

於本期間,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及負債之公平值虧損淨額約為22,2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10,600,000港元)。該增加乃主要由於本期間之基金投資之公平值虧損增加所致。

本期間應佔合營企業溢利約302,5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約377,700,000港元)。該減少乃主要由於合營企業持有之商業組合貢獻之溢利減少。

本集團之所得稅包括香港利得稅、中國企業所得稅及中國土地增值稅。於本期間,所得稅抵免約14,800,000港元,而截至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所得稅開支則約18,700,000港元。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資產淨值約8,197,6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8,119,000,000港元)。其現金資源達約1,082,2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1,333,100,000港元),包括現金及銀行結餘約1,018,4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1,242,900,000港元)及短期投資約63,8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約90,200,000港元)。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總借貸合共約5,310,800,000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6,346,900,000港元),令本集團產生約4,292,400,000港元之債務淨額(總借貸扣除現金及銀行結餘)(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約5,104,000,000港元)。

資料來源: Wang On Group (01222)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09月30日六個月止

在中國內地支持下,香港經濟面對挑戰,並持續作為全球金融、運輸與貿易的主要樞紐。香港政府正在推出吸引國際企業、投資及人才的策略,增強香港競爭力。

於二零二四年第二季度,受出口強勁帶動,經濟適度增長,實際人均生產總值同比增加約3.3%。然而,由於全球不明朗因素及金融環境更為嚴峻,第三季的增長放緩至約1.8%。在持續經濟挑戰下,預計二零二四年房屋價格將會下跌。就此,政府取消住宅項目的需求方印花稅,香港金融管理局亦已修訂按揭措施,為借款人提供更高靈活性。此等舉措是經濟復甦的正面跡象。

於二零二四年九月及十一月,美國聯邦儲備局分別減息50個基點及25個基點。預期於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及二零二五年將進一步減息。本集團預計有關減息將減輕利息開支及提振客戶投資情緒。

香港一個私人學生住屋項目日新舍啟德於二零二四年八月啟用,於本公佈日期,出租率超過99%。發展學生住屋符合二零二四施政報告中將香港轉型為國際人才樞紐的政策目標。宏安地產集團計劃擴展共享生活住宿業務,支持「留學香港」計劃。

於二零二四年八月及十一月,儘管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宏安地產集團位於芬尼街及英皇道的住宅項目預售仍取得佳績。展望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宏安地產集團計劃推出另一個位於惠風街的住宅項目預售。因此,宏安地產集團預計截至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的合約銷售將創歷史新高。

街市業務於過去幾十年一直錄得盈利及產生正現金流量。然而,其現今面臨更多來自其他街市、零售營運商以及網上購物及送貨服務的競爭加劇。為應對該等挑戰,本集團正與業主合作取得合適地點,穩定街市組合,為營運創造穩固根基並擴大客戶群。本集團憑藉其專業知識及資源,旨在優化營運、實現規模經濟並提升客戶服務,提高其作為可靠的街市營運商的聲譽。另外,本集團正分配更多資源發展其零售業務,當中包括肉檔及蔬果,以增強經常性收入並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及可持續發展。

位元堂致力提供優質中醫藥產品諮詢服務,專注於個人化及專門護理,迎合個別客戶需求。位元堂現正改善其客戶關係管理系統,與客戶建立更牢固、以信任為本的關係,旨在實現長期互惠合作。

粵港澳大灣區政策為中醫藥及保健食品行業帶來重大增長機遇,位元堂把握機遇進行戰略定位,將其業務戰略與地區市場動態結合,並投資跨境電子商貿提升品牌影響力。透過專注提供卓越服務、加強客戶關係及利用大灣區政策,位元堂旨在應對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於中醫藥及保健食品行業持續取得成功。

自二零二四年四月起,位元堂集團開始為「珮夫人」小兒咳露在中國內地招募策略性分銷合作夥伴。該產品已被多家連鎖藥局、醫院及診所列為「十大」產品之一。位元堂集團亦以「珮夫人」品牌推出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片,建立其作為上呼吸道感染專家的形象。新冠病毒過後,大眾對健康的關注日益增加,從而提振保健品市場。位元堂集團計劃於明年推出四款創新保健品,分別針對香港及中國內地普遍關注的葡萄糖水平、膽固醇水平、肝健康及關節功能。預期該等產品將為位元堂集團帶來正面貢獻。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二零二四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農業為國家重點,列出振興農村發展、確保糧食安全、消除貧窮及提高農村產業標準的措施,以浙江綠色鄉村振興計劃等成功舉措作為借鑒,重點應對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農」問題。為把握新業務機遇,中國農產品集團正採用「輕資產」策略擴展其中國業務,與各方夥伴合作,並探索電子平台發展,利用中國政府對數據經濟的推廣。中國農產品集團亦正擴展其範圍至濕貨街市及貿易領域,以鞏固其於業內的領導地位。

本集團透過密切監測變化、風險及資產並採取積極的管理方式,做好應對二零二四年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的準備。其致力把握發展機遇,為股東帶來豐厚回報,展示其於挑戰中蓬勃發展的決心。本集團擁有穩健的財務狀況及多元化的業務組合,足以應對經濟不確定性並持續增長。多元化業務組合提供應對不確定環境所需要的靈活性,可作為戰略優勢。本集團的戰略投資及審慎決策加強了其實現持續增長並為持份者創造長期價值的信心。

資料來源: Wang On Group (01222) 中期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