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4825.66 326.71
  • 國企指數 8986.47 133.37
  • 上證指數 3535.45 18.63
01216 中原銀行
即時報價: 0.400 -0.005 (-1.2%)

基本數據

(百萬)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3,6503,2213,446
每股盈利0.110.070.08
每股股息0.000.000.01
每股資產淨值2.322.372.40

主要在中國國內從事銀行業及有關的金融服務,包括公司銀行業務、零售銀行業務、資金業務及其他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報告期內,本行圍繞「打造一流城商行、當好金融豫軍排頭兵」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補短板、調結構、促轉型,力打基礎、建機制、強隊伍,整體發展局面呈現穩中向實、向好勢頭。

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公佈的2024年全球1,000強銀行排名中,本行排名位列全球第144位,較上年提升1個位次;榮獲《當代金融家》2024(第六屆)「鐵馬十佳中小銀行」獎;榮登2024年《財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榜單。

本行成立十年來,深入推進改革發展,持續優化體制機制,堅定數字化轉型,密切銀政企關係,取得一系列發展成果,積澱了堅實的發展基礎。2024年,本行進一步堅定做優政府銀行、做實產業銀行、做強市民銀行、做大鄉村振興銀行的戰略方向,新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正在加快形成。截至報告期末,本行總資產人民幣13,651.9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187.51億元,增幅1.4%。各項貸款總額(不含應計利息)人民幣7,144.5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69.93億元,增幅1.0%;存款餘額(不含應計利息)人民幣8,894.3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人民幣519.13億元,增幅6.2%。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259.55億元;實現淨利潤人民幣34.70億元,增幅8.2%;不良貸款率2.02%,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撥備覆蓋率155.03%,較上年末上升0.97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46%、10.93%、13.02%,較上年末分別上升0.36、0.49、1.38個百分點,資本實力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 中原銀行 (01216)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內外部政策變化將是影響中國經濟走勢的重要變量。從外部看,個別國家推行「脫斷鏈」「小院高牆」等貿易保護主義將對中國相關產業產生一定影響。從內部看,我國將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積極推進重點領域風險有效防範化解和薄弱領域的發展支持。我國將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持續穩健前行,但也面臨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的挑戰。

2025年,中原銀行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和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將省級法人銀行的責任擔當與自身穩健發展有效統一,謀劃實施2025-2029年戰略規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探索特色化經營差異化發展道路。

一是聚焦「四個銀行」戰略重點,夯實發展基礎。第一,做優政府銀行,圍繞國家及政府戰略導向,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新質生產力以及河南省「十大戰略」、7大產業集群和28條重點產業鏈等重點領域,不斷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第二,做實產業銀行,圍繞各市縣重點產業,通過全鏈條、全地域、全周期、全譜系、全方位、全流程「六個全」系統方法,探索產業銀行發展路徑。第三,做強市民銀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完善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需求,持續提升零售業務價值貢獻,構築業務發展的「壓艙石」。第四,做大鄉村振興銀行,堅持「上網下鄉」,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通過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完善線上化服務體系,強化資源整合,力構建新的業務模式。

二是提升「六大能力」,打造核心競爭力。第一,提升客群經營能力。把握客戶與銀行發生關係的邏輯,明確場景、鏈條、組織、資源等有效抓手,將更多潛在客戶轉化為實際客戶。第二,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堅持效率至上,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做到對客響應服務快,對產品創新迭代快,對業務決策溝通快,讓效率成為中原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的「制勝法寶」。第三,提升產品競爭能力。加強產品全流程管理,通過把握政策性、提高針對性、增強實效性,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第四,提升渠道觸達能力。持續完善「線上+線下」渠道服務體系,優化各渠道之間的協同機制,提升運營效率,做好客戶體驗。第五,提升風險控制能力,構建全面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完善風險防控「四樑八柱」,明確好各重點領域的風險偏好,平衡好風險與發展的關係。第六,提升財務管理能力。持續推進輕資產、輕資本、輕成本運營,優化網點佈局,強化表內低效無效資產盤活處置,加強全成本管控,堅持「以收定支,量入為出」。

三是優化體制機制,提升組織效能。第一,強化激勵約束機制,堅持業績導向,戰略導向,建立以經濟增加值、經濟資本回報率為核心的激勵約束機制。第二,優化資源配置,構建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資源配置體系,加強預算管理、資源配置和考核一體化,形成管理共振突出業績貢獻。第三,深化協同發展,進一步健全跨條線、跨部門、總分支協同聯動機制,增強全行「一盤棋」意識,進一步打破「條線牆」、「部門牆」;強化集團聯動,健全母子協同,引導子公司實現良性發展。第四,改善人力資源配置,加強構建能力體系,形成總行善賦能、分行善經營的組織效能特色,提升組織運行效率。

資料來源: 中原銀行 (01216)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