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25.72 376.81
  • 國企指數 8404.43 127.08
  • 上證指數 3334.68 15.45
00011 恒生銀行
即時報價: 105.400 -1.800 (-1.7%)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12/202212/202312/2024
營業額
毛利
EBITDA
EBIT
股東應佔溢利10,57617,14017,680
每股盈利5.538.979.33
每股股息4.106.506.80
每股資產淨值77.5181.8083.91

集團從事銀行業及有關之金融服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本集團的財務表現錄得穩健增,此突顯出本集團積極擴闊收入來源,雖然在2024年下半年因息率多次下調令淨利息收入持續受壓,非利息收入仍幅上升。近期信貸情況的發展亦導致減值貸款及相關信貸損失提撥於2024年下半年有所增加。對這些挑戰,本集團保持警覺,並正密切監察當前利率前景,在經濟持續溫和增之際繼續物機遇。

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增2%,為港幣415.37億元。非利息收入增26%,部分升幅被淨利息收入減少5%所抵銷。營業溢利增8%,為港幣215.58億元。除稅前溢利上升5%,為港幣210.14億元,股東應得溢利則上升3%,為港幣183.79億元。

淨利息收入減少港幣15.11億元,即5%,為港幣307.84億元。賺取利息之平均資產減少港幣90億元,即1%,為港幣13,970億元,由於2023年以來利率持續企,令新造貸款需求疲弱,惟部分被融投資及同業拆放的平均結餘增所抵銷,此增乃因重新調配盈餘資所致。淨利息收益率下降10個基點,為2.20%,主要由於貸款需求疲弱,令貸款息差收窄。淨息差下降11個基點,為1.78%,來無利息成本資之收益上升1個基點,為0.42%。

淨服務費收入增港幣3.96億元,即8%,為港幣53.16億元,主要由於零售投資基增39%,反映由於本集團積極推動嚴格以需求為本的財富管理案,帶動強勁的基銷售。證券經紀相關服務收入增19%,反映2024年股票成交量增加。

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融具收入╱(虧損)淨額減少港幣36.49億元,即32%,為港幣76.81億元。淨交易收入、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融具收入╱(虧損)淨額以及其他強制性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融具之公平價值變動合共錄得收益為港幣10.44億元,於2023年則為港幣1.48億元的虧損,主要反映來衍產品的收入上升,交易途持倉之淨利息收入增,以及客交易活動增加帶動外匯收入上升。

以公平價值計入收益表之保險業務資產及負債(包括有關衍具)的收入淨額減少港幣48.41億元港幣66.37億元,主要反映債務證券錄得公平價值虧損,於2023年則因為相反的利率變動錄得收益,惟持保險合約的股權證券的公平價值收益上升,部分抵銷了上述不利影響。超過90%的保險業務以可變計量法入賬,因此,該等公平價值變動將透過保險財務出計入保險合約負債。保險服務業績上升港幣2.22億元,即11%,為港幣22.71億元,主要反映新業務增及利好經濟差異,帶動合約服務差額結餘增,令合約服務差額的回撥增加。

財富管理業務收入(主要為投資及保險相關收入)增加港幣12.41億元,即22%,為港幣69.34億元,增主要來投資服務收入,這是由於本積極把握跨境商機,帶動零售投資基、證券經紀及相關服務以及結構性投資產品的收入上升所致。

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較2023年減少港幣14.75億元,即24%,為港幣47.73億元,主要由於第3階段的批發貸款客的預期信貸損失提撥減少港幣16.25億元。

第1及第2階段未減值信貸風險的預期信貸損失變動減少港幣2.30億元,反映零售貸款組合中經濟前景的利好變化。

第3階段預期信貸損失變動以及購入或衍的信貸減值風險(「已減值信貸風險」)較2023年減少港幣12.45億元港幣60.74億元,主要由於與內地商業房地產業相關風險的預期信貸損失提撥減少所致。

財富管理及個銀業務的預期信貸損失變動總額減少港幣2.28億元港幣5.77億元。商業銀業務、環球銀業務及環球資本市場業務的預期信貸損失變動總額減少港幣12.47億元港幣41.96億元。

總減值貸款由2023年1231的港幣247億元,增加2024年1231的港幣510億元,此變動主要反映若減值企業貸款的評級下調,以及部分減值貸款撇銷。於2024年1231,總減值貸款對總客貸款比率為6.12%,於2024年630為5.32%,於2023年

營業出增港幣5.69億元,即4%,為港幣151.93億元,主要由於無形資產攤銷、事費及資訊科技相關費上升,反映本集團持續投資於材與科技,藉以保持營運效率並提升客體驗。

無形資產攤銷增加25%,主要由於持業務增的資本化資訊科技系統開發費上升。本持續提升數碼能,資訊科技相關費亦因此增加7%。事費增加2%,主要由於本增加了資及薪、業績掛薪出及員保費,藉以改善僱員福利。

物業重估減少港幣5.49億元,淨虧損為港幣5.83億元,反映物業市場前景未明。應佔聯營公司之溢利減少港幣1.54億元港幣3,900萬元,主要反映間物業投資公司的重估值減少。

2024 年下半年與 2024 年上半年比較

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之營業收入淨額增加港幣6.75億元,即3%,為港幣211.06億元,乃由非利息收入增17%所帶動,惟部分被淨利息收入下跌1%所抵銷。營業溢利減少港幣12.34億元,即11%。與2024年上半年比較,股東應得溢利減少港幣14.07億元,即14%。

淨利息收入減少港幣1.82億元,即1%。淨利息收益率下降16個基點,為2.13%。淨息差下降11個基點,為1.72%,來無利息成本資之收益下降5個基點,為0.41%,乃由於2024年下半年市場利率下降所致。

非利息收入增港幣8.57億元,即17%,主要反映外匯收入及股息收入上升,以及本集團收費業務的客活動增加,其中來零售投資基以及證券經紀及相關服務的收入顯著上升。

營業出增港幣1.47億元,即2%,主要由於業務及政出上升,部分被事費減少所抵銷。本集團將繼續積極管理營業出,以便能繼續投放資源進步優化數碼服務能及提升客體驗。

預期信貸損失變動總額增加港幣17.73億元,為港幣32.73億元,乃由於已減值信貸風險的提撥增加,於兩個期間均錄得淨提撥—2024年下半年為港幣37.18億元,2024年上半年則為港幣23.56億元—主要反映若企業客評級下調。此外,2024年下半年非減值信貸風險的第1及第2階段預期信貸損失的淨回撥減少,為港幣4.45億元,2024年上半年淨回撥則為港幣8.56億元。

資料來源: 恒生銀行 (00011) 全年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有超過90年的歷史,直與香港同商同,積極持香港的發展,推動香港取得優越的成績。本會繼續投放資源發展業務及投資社區。

本正致投資提升數碼服務能及基礎設施。全新裝修的中環總推出「未來銀2.0」服務概念,配合市場創結合科技及以客為尊的「We Come to You」服務模式,為客提升服務平,令客可以透過智能櫃位及其他數碼具,享嶄新個銀服務。

本亦致透過各項社區活動促進普及融及融教育。本推出多項活動,特別是培養年青的融技能。此外,本亦推出項援居住於過渡性房屋弱勢家庭的計劃,增進他們理財知識及改善理財習慣。

本另項重要措施,乃推出港幣330億元的中企Power Up融資基以持香港中企。另外,本亦推出港幣800億元的可持續發展Power Up融資基,為本地企業的綠轉型計劃提供融資。

在香港以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沙特阿拉伯的SAB Invest合作,於沙特交易所推出「SABInvest香港ETF」,為中東投資者提供直接進入香港資本市場的機會。此舉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融中及全球超級聯繫的地位。

資料來源: 恒生銀行 (00011) 全年業績公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