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091 | -0.003 (-3.2%) |
基本數據
(百萬港幣)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81 | 114 | 36 |
毛利 | 85 | 32 | 22 |
EBITDA | 9.0 | -42 | -147 |
EBIT | 7.2 | -44 | -149 |
股東應佔溢利 | -2.2 | -46 | -165 |
每股盈利 | -0.01 | -0.13 | -0.37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0.13 | -0.01 | -0.29 |
主要從事(i)集成電路及半導體零件之設計及銷售;(ii)私人飛機管理及(iii)製造及銷售遊艇及其他遊艇相關業務。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集成電路及半導體零件設計及銷售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在中國、香港及台灣的集成電路及半導體零件設計及分銷仍為本集團業務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本集團向外部分包商分包生產程序前,自外部供應商收購原材料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相關零件,並應用互聯網科技及相關設備設計集成電路相關產品。本集團並無涉及生產程序。
本集團集成電路產品用於工業及家居測量工具及電動自行車電池充電市場。上海的核心研發團隊提供產品設計,之後該等產品分包給若干外部供應商或分包商以供後續生產。上海的分包產品檢測成功後,由本集團銷售產品給客戶(通常為終端產品製造商╱生產商)。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該分部錄得收益約16.1百萬港元及分部虧損約0.5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則錄得收益約16.0百萬港元及分部虧損約0.1百萬港元。
私人飛機管理
本集團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私人飛機管理服務、飛機銷售服務及飛行員培訓服務。
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過後客戶流失及出遊行為偏好改變,故於截至二零二五年及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各期間並無錄得收益。有見及此,管理層現正為此業務分部考慮多個應對方案,包括但不限於進行出售,並將於有必要時作進一步披露。
遊艇業務
由於勞動力及材料成本上漲,加上建造時間延長,對市場需求產生了不利影響,遊艇銷售因此面對挑戰。繼二零二三年取消五艘46米超級遊艇的採購訂單後,本集團在吸引新買家方面遇到了困難。
因此,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錄得收益及錄得分部虧損約0.1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錄得收益及錄得分部虧損約14.3百萬港元。
為了支持遊艇業務,本集團打算向潛在客戶和行業合作夥伴推銷正在建造的超級遊艇。同時,為了降低業務風險,管理層將致力於從資本密集型業務模式轉型為輕資產、服務導向型模式。本集團將繼續監察市場狀況,爭取必要的資金,探索協同合作的機會,以及評估潛在的併購,旨在大幅提高本集團的財務表現和營運效率。
房地產投資
本集團於塞班島一幅佔地面積約4,536平方米的地塊(上蓋住宅開發項目米勒莊園(Miller’s Estates))持有租賃權益。於塞班島的該等房地產的總建築面積約為1,953平方米,由六棟公寓樓宇,合共31套公寓組成。
塞班島的經濟十分倚重旅遊業,2019冠狀病毒病所引發的疫情對當地的旅遊業造成不利的影響。雖然當地政府一直努力復甦旅遊業,但至目前為止,旅遊業仍未從疫情的陰霾中恢復過來。遊客人數僅達到疫情前水平的一半,來自日本及南韓等主要市場的遊客數量正在下降。塞班島土地的經濟一直面臨重大挑戰。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包括塞班島土地在內的北馬利亞納群島(「CNMI」)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由二零一九年的11.8億美元下降至二零二四年的8.6億美元,這表明當地企業正在倒閉。根據C N M I商務部的數據,經濟衰退導致人口及勞動力下降。面對急劇惡化的經濟形勢,管理層對塞班島進行了特定實地考察,以了解當地經濟對本集團於當地的資產的實際影響。管理層亦已委聘獨立專業合資格估值師根據現行市值及其狀況評估有關地塊及建於其上之物業的經濟價值,評估結果為該地塊的公允值與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27.2百萬港元比較已減值18.6百萬港元,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為8.6百萬港元。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錄得收益及錄得分部虧損約18.6百萬港元,而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並無錄得收益及錄得分部虧損約0.03百萬港元。鑒於有關情況已持續長時間並使人失望,本集團現正積極考慮及探索一切可能的選擇,包括但不限於出售該等物業,藉此釋放本集團資源用於回報率較高的投資或營運用途。
資料來源: 天璽曜11 (01010)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管理層對業務組合及策略方針推行的改革賦能本集團有效地緩解後疫情時代和充滿挑戰的商業環境所帶來的外部挑戰與不確定因素,讓本集團能夠恰當定位以適應市場不斷變化,把握機遇尋求增長。
展望未來,管理層仍致力於繼續推行改革及策略方針,特別是於不同分部開拓商機,藉此令本集團業務更多元化。
為配合本集團的業務策略,視乎當時的機遇及可行性,可能不時制定或推行新的措施或策略。管理層深信,有關應對措施將可讓本集團將資源投放於前景光明的業務,從而提升其收益基礎及創造長遠的盈利能力。
資料來源: 天璽曜11 (01010)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