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報價: | 0.660 | 0.000 (0.0%) |
基本數據
(百萬) | 12/2022 | 12/2023 | 12/2024 |
---|---|---|---|
營業額 | 158 | 212 | 209 |
毛利 | 5.2 | 29 | 22 |
EBITDA | -52 | -29 | -15 |
EBIT | -54 | -33 | -20 |
股東應佔溢利 | -24 | -15 | -2.0 |
每股盈利 | -0.13 | -0.08 | -0.01 |
每股股息 | 0.00 | 0.00 | 0.00 |
每股資產淨值 | 3.51 | 3.45 | 3.44 |
主要從事銷售廣告版面、報章製作、印刷以及印刷相關物料貿易。
業務回顧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本集團之主要業務有四項:(1)廣告業務,該業務為多介質融媒體廣告銷售及活動策劃;(2)青少年研學,該業務為青少年文化活動、團營接待、課程研發等服務;(3)新媒體運維,該業務為政務和企業新媒體運營、維護等綜合服務;及(4)印刷及印刷相關物料貿易,該業務為承印報紙及買賣印刷相關物料。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受地緣政治衝突、通脹壓力等因素影響,復甦呈現不均衡態勢。國內經濟面臨需求收縮與結構性調整的雙重壓力,廣告市場增長隨之趨緩,傳統廣告因媒體數智化變革影響,面臨嚴峻的轉型挑戰。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之營業總收入為人民幣65,985千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下降32.63%(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為人民幣97,937千元),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營業成本為人民幣72,388千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下降22.22%(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為人民幣93,066千元)。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淨虧損為人民幣19,047千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上升102.20%(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淨虧損為人民幣9,420千元)。
淨虧損增加主要由於:(1)營業收入減少;(2)因新開拓業務和業務轉型而進行人員結構調整,導致管理費用增加;(3)信用減值損失受應收賬款回款影響而增加。
受新媒體衝擊及政策變化影響,加之本集團全面推進業務轉型,本集團各傳統業務板塊的營業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主要因收縮印刷及相關物料貿易業務,導致營業收入下降人民幣21,253千元;此外,因受客戶預算收緊、行業監管政策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附屬公司北青社區傳媒、北青創新文化營業收入亦有所下降。儘管面臨市場挑戰和轉型壓力,本公司持續開拓戶外廣告業務和北京城市文化年票業務,帶來營業收入增長。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加強頂層設計,持續優化業務佈局,聚焦品牌構建,通過資源整合和產業協同,全面推進經營轉型升級:
一、優化治理體系,提升運營效能
完成公司新一屆董事會的換屆選舉,董事會構成更加專業及多元;開展監事會改革,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推進「十五五」戰略規劃,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全系統風險管理體系,強化風險防控;提升OA辦公系統智能化水平,優化財務和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制定及修訂公司制度,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以上舉措為本集團提升管理效率,夯實運營基礎。
二、優化業務佈局,培育增長動能
一是加速廣告業務轉型創新,構建核心競爭力。差異化搭建戶外廣告產品體系,完成北京地鐵四號線西單站點媒體改造升級,開發「地鐵小站」創意互動場景廣告項目,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地鐵宣傳服務方案,有效提升廣告收入。同時,結合行業特點,精細化打造自有媒體矩陣,深耕養老、汽車、房產等垂類賬號運營,並融入短視頻、直播等內容營銷形式,加速商業變現。
二是積極整合首都文旅資源,深度拓展文體旅融合業務,通過活動策劃推進合作IP落地,實現商業變現,促進文化傳播,樹立企業市場品牌形象,包括組織籌辦2025年KOD(Keep On Dancing)世界街舞大賽,與知名賽事品牌「彩色跑(The ColorRun)」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孵化新興賽事IP品牌等。同時,積極打造首都文旅消費新場景,加強北京城市文化年票產品開發與渠道拓展,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已與40餘家央企、國企達成合作,著力發掘新的盈利增長點。
三是發力青少年素質教育領域,提供多元化科普研學及營地教育實踐服務,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完成團營接待項目16個,累計接待10,421人天次;打造「綠野鄉村創生行動」等六大系列共24門精品研學課程,同時「國家科技創新發展體系考察交流—北京」項目獲選載入《2025年香港青少年赴內地考察交流精品項目合集》,有效提升研學業務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四是聚焦新媒體運維和政府活動業務,為政府和企業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積極開發融媒體產品及政務服務方案,創新孵化「北京社區文化節」品牌,推進社區空間商業化運營,實現銅牛電影產業園、北京市農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鄉鎮服務站等15個「北青社區HUI」項目在社區掛牌落地,以品牌賦能,有效提升社區服務效能,以期增加收入。
三、優化資產結構,強化內控賦能
積極盤活閒置資產,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根據《單一資產管理計劃資產管理合同》,委託首創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為本公司進行閒置資金管理,實現公允價值變動收益人民幣2,320千元;加強自有房產管理,通過出租本公司閒置寫字樓房產和易貨房產,獲得租金收益人民幣2,246千元。同時,加速低效資產清理,按照「一企一策」有序推進6家低效企業清退,其中已完成註銷1家;加速推進庫存紙張清盤銷售,加快化解貿易業務風險。
廣告業務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國廣告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其中數字廣告佔比持續提升,傳統媒體加速向數字化、互動化轉型。戶外廣告市場呈現結構性調整態勢,從市場規模看,整體戶外廣告投放呈下降趨勢,而地鐵電子屏等數字化媒體廣告花費逆勢增長,呈現明顯的媒體形態分化特徵。從市場競爭格局看,伴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新技術及短視頻、直播等內容平台的迅速發展,廣告主需求發生深刻變革:更加註重與消費者的深度互動和個性化體驗,對投放效果和轉化效率的要求持續提升,推動整個廣告營銷行業加速向數智化方向演進。
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本集團立足於融媒體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媒體內容創意優勢,加速廣告產品和能力升級;結合媒體數字化轉型,深入挖掘客戶個性化需求;發力文旅新興賽道,構建多元化收入結構。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集團廣告收入為人民幣46,038千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下降11.14%(二零二四年上半年為人民幣51,808千元),主要由於北青社區傳媒因受客戶預算收緊和市場競爭加劇影響而廣告收入下降。儘管傳統廣告收入縮減,本集團新拓業務呈現逐步上升趨勢,其中戶外廣告業務收入人民幣13,482千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上升12.56%,年票業務新增收入為人民幣3,256千元。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本公司積極調整產品結構,推動媒體數字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內容+渠道」的協同優勢,通過三大核心舉措實現業務突破:
1.創新賦能,差異化構建戶外廣告產品體系
一是精準錨定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加強廣告承載平台拓展,完成北京地鐵四號線
西單站點媒體改造升級,推出超大巨幅燈箱與高清LED電子屏為主的媒體形式,顯著提升廣告效果,已與康師傅、vivo、索康尼等多家知名品牌達成合作。
二是打造創意廣告模式,探索互動廣告新業態。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打造差異化互動廣告,強化品牌效應;開發「地鐵小站」項目,通過在地鐵站廳開展產品展示、體驗等創意互動場景活動,為客戶提供多元化的地鐵宣傳服務方案,實現差異化傳播效果,截至目前已與燕京啤酒等多家客戶達成合作,反響良好。
2.內容賦能,精細化打造自有媒體矩陣
結合行業特點,通過融入短視頻、直播等多種形式,強化自有新媒體賬號運營,加速商業變現,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實現賬號經營收入為人民幣2,955千元。其中,「青車談」對賬號精細化分類,重點搭建熱點追蹤、雲評說車及趣味試駕三大核心內容板塊;「養老新一線」深耕直播服務,針對養老機構開展「雲遊元宵」等七場主題活動,有效帶動粉絲增長及銷售轉化,獲得客戶廣泛認可;「郁姐鑒房」聚焦房地產垂直領域,以資深媒體人視角解讀市場動態、測評熱門樓盤及分析行業政策,結合熱點話題實現破圈傳播,有效帶動粉絲增長。
3.渠道賦能,多元化深耕年票業務品牌
針對年票新業務,強化渠道拓展,創新營銷模式,著力發掘新的收入增長點。通過拓寬央企、國企工會核心銷售網絡,針對客戶需求設計多元化產品、創新合作模式,與40餘家企業達成年票項目合作,有效擴大品牌市場影響力;同時推進年票小程序升級,完成後台管理系統重構及用戶界面優化,上線景區核銷系統等新功能,提升操作效率及用戶體驗。
資料來源: 北青傳媒 (01000) 中期業績公告
業務展望 - 截至2025年06月30日六個月止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以轉型發展為戰略導向,加快調整業務佈局,著力發展基石型主業和培育型主業,提質增效,打造企業核心優勢。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結合數字化轉型趨勢,全面構建廣告運營體系:加強地鐵戶外廣告模式創新,推進地鐵媒體資源整合和產品開發;精準結合客戶需求,夯實廣告全案服務能力;深耕廣告內容運營,加速自有新媒體產品建設及商業化變現,以增加經營收入。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深入拓展文體旅融合領域,聚焦優質文體賽事活動IP落地,在增加營收的同時提升公司品牌影響力,其中本公司已於二零二五年七月成功舉辦國際知名街舞賽事KOD(Keep On Dancing)世界街舞大賽;著力開發首都文旅消費新場景,持續開拓北京城市文化年票渠道資源與產品模式,以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持續發揮首創集團文體產業市場化拓展平台功能,探索「視頻+政務」「文旅+消費」等新型商業模式,加強社區文化空間商業化運營,實現「北京社區文化節」活動落地;加速整合優勢資源,打造青少年研學特色品牌,通過業務協同,提升市場份額。
二零二五年下半年,本集團將持續深耕管理,聚焦資產結構優化與內部風險控制,優化組織架構和人才結構,全面加強制度與信息化建設,驅動管理效能提升。
資料來源: 北青傳媒 (01000) 中期業績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