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45.71 69.79
  • 國企指數 8301.58 1.33
  • 上證指數 3341.73 10.26

10月2日 10:44

高盛:大市繼續反覆 好淡部署留意高槓桿購24066/25251沽25444/28251/13514

港股連續第五日日升日跌,上周五收市報27788點。投資者可留意以下認股證:
高槓桿 恒指購(24066),行使價28738點,2018年12月28日到期,實際槓桿16.2倍
貼價  恒指購(25251),行使價28138點,2019年01月30日到期,實際槓桿12.2倍
高槓桿 恒指沽(25444),行使價27268點,2019年01月30日到期,實際槓桿12.1倍
中年期 恒指沽(28251),行使價26668點,2019年02月27日到期,實際槓桿11.1倍
貼價  恒指沽(13514),行使價27868點,2018年11月29日到期,實際槓桿15.9倍

(02318) 中國平安
- 平保上周五再次挑戰80元關口,早上最高見80.15元,及後升幅收窄,收報79.5元升約0.8%
- 上周一及三共錄得約2230萬元資金流入認購證,上周四錄得約280萬元資金流出;上周三及四共錄得約630萬元資金流入認沽證;觀察上周五資金流向,認購證及認沽證均見資金流入
- 近期平保正股沽空活躍,截至上周四的5個交易日共錄得約52.9億元沽出
高盛精選
(25913) 平安認購 / 行使價: 84.33 / 實際槓桿: 16.2 / 到期日: 2018-11-23
產品特性: 行使價80-85元間、1個月期以上、撇除闊差價產品後,最高槓桿
(27777) 平安認沽 / 行使價: 68.83 / 實際槓桿: 14.2 / 到期日: 2018-12-19
產品特性: 行使價68-80元間、2個月期以上產品中,最高槓桿之一

(00857) 中國石油股份
- 油價上升帶動油股造好,中石油上周五收報6.34元升約1.8%
- 有券商就美國對伊朗啟動制裁,將布蘭特期油明年第二季尾預測上調至95美元
- 上周一錄得約230萬元資金流入認購證,上周三錄得約260萬元資金流出,上周四則再錄得資金流入,有約140萬元
高盛精選
(26278) 中油認購 / 行使價: 6.71 / 實際槓桿: 13.3 / 到期日: 2018-11-19
產品特性: 行使價6.3-6.8元間產品中,最高槓桿之一
(12193) 中油認購 / 行使價: 7.01 / 實際槓桿: 10.3 / 到期日: 2018-12-28
產品特性: 5隻類近條款產品中最高槓桿、最低街貨

(01810) 小米集團
- 小米上周五逆市下跌,最低見15.2元,創上市新低,收報15.5元跌約2.9%,為連續第四日下跌,累計跌約7.5%跑輸大市
- 有券商指內地手機市場競爭壓力升溫、外匯等因素對小米盈利帶來障礙,但認為小米競爭力長遠能有出色表現。該行下調小米目標價至21.4元,但維持「買入」投資評級
- 上周一至四共錄得約430萬元資金流出認購證,而觀察上周五資金流向,則見資金趁低吸納好倉
高盛精選
(27112) 小米認購 / 行使價: 16.20 / 實際槓桿: 6.3 / 到期日: 2018-12-31
產品特性: 貼價、低街貨、6隻類近條款產品中最高槓桿
(25753) 小米認購 / 行使價: 18.02 / 實際槓桿: 8 / 到期日: 2018-12-31
產品特性: 行使價16-18.5元間產品中,最高槓桿

以上數據資料來自高盛認股證牛熊證網站 http://www.gswarrants.com.hk/

©版權所有2018年,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一切權利已被保留。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投資涉及風險,認股權證及牛熊證的價值可急升亦可急跌,持有人的投資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投資者在購買認股或牛熊證權證前,應確保本身了解認股權證或牛熊證的性質,詳閱有關上市文件所載的認股證及牛熊證條款及風險因素,並(如有需要)尋求專業意見。莊家可能是唯一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