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742.46 3.86
  • 國企指數 7085.00 12.87
  • 上證指數 3363.31 15.49

5月9日 15:19

瑞通:油股明顯強勢 騰訊守穩390元關 海油購11938/騰訊牛62329

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財政部公布將重新對伊朗施加制裁。道指隔晚曾跌158點,但其後迅速收復跌勢,收市報24360點,微升2點,連升4個交易日。

恒指昨急升逾400點後,今早早段升勢持續,一度升過百點,曾重上30500點,其後倒跌,於20天線(30418點)之下窄幅爭持。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昨日淨流出逾1.1億港元(下同):至於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逾2億元,反映投資者趁升市部署淡倉,而早前持有好倉的投資者傾向沽貨獲利。現時趁市跌博反彈,留意恒指牛證60983;相反,認為指數尚有調整機會,留意恒指熊證(64172)。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油價向上。「三桶油」今早向好,升幅一度超過2%,中海油(00883)創下3年高位;中石油重上百天線(5.7元);中石化(00386)升至2014年9月以來的高位。觀察資金流向,昨日中海油及中石油的好倉分別有近100萬元及20萬元淨流入,中石化好倉則流出約50萬元。

將於下周三公布首季業績的騰訊(00700),昨日股價升2.8%,重上390元收市,並結束連續3個交易日跌勢。此外,北水昨大手掃入騰訊,淨流入金額達11.08億元。騰訊今早支撐大市,升幅約1%,高位曾收復20天線,逼近397元。騰訊好倉昨有約2500萬元淨流出,五日計淨流入超過1億元。目前認為騰訊短線有空間反彈,可留意騰訊牛證(62329)、或是騰訊價外認購證(11484);相反,續看淡則可留意騰訊熊證(67316)、或騰訊貼價認沽證(23775)。

財政部發布保險保障基金稅務優惠通知,刺激內險股昨日走強。中國平安(02318)昨日升逾2%,今早衝高後回落,77元得而復失。中國人壽(02628)昨升約2%,今早呈好淡爭持格局,仍受制於23元。昨日平保好倉有逾260萬元淨流入,五日計淨流入逾4700萬元;國壽好倉昨有逾150萬元淨流入,五日計淨流入逾1100萬元。

吉利(00175)4月銷量數據優於市場預期,獲多間大行唱好,加上近日獲主席李書福增持,帶動吉利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急升,成為升幅最大藍籌,兩日累積升幅達9.8%。今早吉利未能企穩於23元之上,暫於22.8元水平整固。昨日吉利好倉有逾480萬元淨流出,五日計淨流出逾80萬元。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牛證60983,收回價:29,510點,槓桿比率:38.5倍
恒指熊證64172,收回價:30,890點,槓桿比率:37.1倍
騰訊牛證62329,收回價:370.1元,實際槓桿:13.8倍
騰訊熊證67316,收回價:409.9元,實際槓桿:17.3倍
瑞通相關認股證之選擇:
海油貼價購11938,行使價:13.95元, 2018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10.2倍
中油價外購23362,行使價:6.38元, 2018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8.7倍
中化貼價購12270,行使價:8.08元, 2018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7.3倍
騰訊貼價購11484,行使價:406.9元,2018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10.6倍
騰訊輕微價外沽23775,行使價:360元, 2018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7.7倍
國壽貼價購24439,行使價:23元, 2018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8.5倍
平保輕微價外、較高槓桿購18388,行使價:80元, 2018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11.5倍
吉利價外、較高槓桿購21446,行使價:26.88元,2018年8月到期,實際槓桿:8.8倍

瑞通認股證牛熊證上市產品銷售部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