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585.35 35.06
  • 國企指數 7018.20 9.15
  • 上證指數 3363.98 0.00

9月8日 14:15

法巴:正股價格影響窩輪敏感度

港股近期走勢向好,恒指本周高位曾升至23800點以上的逾一年高位,而多隻藍籌股亦交出理想表現,騰訊(00700)早在上月旬已升穿200元關口,之後更接連創新高,港交所(00388)本周高位亦曾經觸及200元關口。至於過去一段時間表現較遜色的內險股國壽(02628),近期亦受追捧,股價升穿20元關口,逼近250天線水平。

當一隻股份的價格出現變化,並升穿了一些區域後,投資者有否發現股價的跳動方法出現變化?這主要是因為股價若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最低上落價格將有所改變。舉例說,騰訊在升穿200元前,每格跳動是0.1元,即當股價處於199元時,向上或向下跳動1格,將令價格變成198.90元及199.10元;但當股價升穿200元後,每格跳動將變成是0.2元,假設股價處於212元時,如果向上或向下跳動1格,將令股價變成211.80元及212.20元。

當正股的最低上落價位出現改變,將對窩輪構成甚麼影響?影響將主要體現在窩輪的敏感度身上。窩輪敏感度的計算方式,是將正股的最低上落價位,乘以對沖值,再除以換股比率,再將之除去窩輪的最低上落價位。以一隻換股比率為100兌1、對沖值為50%、輪價在0.25元以下的騰訊窩輪為例,輪價的最低上落價位是0.001元,當正股在200元以下,跳動敏感度是(0.1 x 0.5)/(100 x 0.001) = 0.5,意思是當正股跳動1格時,輪價理論上跳動0.5格。由於沒有0.5格的跳動,此輪實際敏感度為正股每跳動2格,輪價理論上跳動1格;不過當騰訊升穿200元時,由於最低上落價位由0.1元變成0.2元,再以上述窩輪作例子,跳動敏感度將變成是(0.2 x 0.5)/(100 x 0.001) = 1,即是正股跳動1格時,輪價理論上跳動1格,敏感度較早前大幅增加一倍。

同樣情況出現在國壽身上,股價在20元以下時,每格跳動是0.02元,即當股價處於19.5元時,向上或向下跳動1格,將令價格變成19.48元及19.52元;但股價升穿20元後,每格跳動增加為0.05元,像中人壽如處於20.50元時,上升或下跌1格,將會變成20.45元及20.55元,每格跳動變化較早前增加1倍有多。

再以國壽窩輪為例子。假設某國壽認購證的換股比率是10兌1、對沖值為40%、輪價在0.25元以下,輪價的最低上落價位亦是0.001元。國壽未升穿20元前,窩輪的跳動敏感度是(0.02 x 0.4)/(10 x 0.001) = 0.8,意思是當正股跳動1格時,輪價理論上跳動0.8格,即上升不足1格;但當國壽升穿20元後,由於最低上落價位由0.02元變成0.05元,將相同數據放入窩輪的計算內,跳動敏感度將變成是(0.05 x 0.4)/(10 x 0.001) = 2,即正股跳動1格時,輪價理論上跳動2格,敏感度增加一倍有餘。當然,以上例子與實際情況或有出入,特別是當正股股價上升時,認購證的對沖值理論上亦會上升。由於「對沖值」此條款亦在窩輪跳動敏感度的計算公式上,相關變化亦會影響到跳動敏感度。

除此以外,換股比率及窩輪價格的最低上落價格,亦是影響窩輪敏感度的重要因素。近期騰訊升穿200元後,市場有一批較價外、10兌1、年期較短的窩輪,受到投資者的歡迎。舉例一隻10兌1、對沖值只有25%,輪價位於0.25元至0.5元之間的窩輪作計算,輪價的最低上落價位是0.005元,窩輪的跳動敏感度是(0.2 x 0.25)/(10 x 0.005) = 1,即當正股跳動1格時,輪價理論上跳動1格。心水清的投資者或會發現,此輪的敏感度不是和上述騰訊窩輪例子中一樣嗎?是的,雖然兩者敏感度一致,但此輪1格跳動為0.005元,上述例子1格跳動為0.001元,此輪理論上可賺取的金額遠較上述例子為高。不過要留意的,10兌1窩輪的輪價亦較貴,意味投資者的投入成本亦較高,投資者可因應風險承擔能力及注碼控制等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窩輪。

法國巴黎銀行上市衍生產品部聯席董事 薛健鋒

筆者為香港金融管理局之持牌人士,以上純為筆者之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法國巴黎銀行香港分行及其聯屬公司。筆者並無持有上述之股份。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投資者購買時,所依賴的是發行人及擔保人的信譽。有關資產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本資料並不構成任何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說買賣結構性產品。投資者應仔細查閱結構性產品之相關風險及自行評估風險,並在有需要時諮詢專業意見。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