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2867.74 91.82
  • 國企指數 8308.83 8.58
  • 上證指數 3341.73 10.26

4月22日 09:29

瑞信:中移動騰訊領大市 留意購21085/20869

歐央行發表2014年年報時總裁德拉吉表示,有信心歐元區通脹會重回歐央行中期目標的軌道,相信將錄得更強勁的增長,歐洲股市向上。受人行放寬銀根的政策、及多隻藍籌股業績較預期理想的影響下,美股週一扭轉上周跌勢,錄得3星期以來最大單日升幅。港股週一急跌後,週二跟隨外圍高開約309點後反覆向上,收復所有失地一度逼近兩萬八關口。週一恒指好倉流出超過7,200萬元,累計五日好倉流出超過1.1億元,同期淡倉流入超過8,500萬元。

恒指牛熊證街貨變化
牛證街貨集中於收回價26200至26299點,而熊證街貨則集中於28000至28499點。
牛證資金上日主要流入26900至26999點,而熊證資金則主要流入28000至28099點。

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牛證(60050),收回價27300點,行使價27000點,16年01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或可留意牛證(69349),收回價26900點,行使價26600點,15年10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熊證69490,收回價28400點,行使價28750點,15年08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或可留意熊證(69072),收回價28200點,行使價28500點,15年09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另外,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認購證20996,行使價28,800點,15年11月到期。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認沽證20969,行使價26,000點,15年10月到期。

國企指數方面,讀者如看好中企,可留意牛證69688,收回價14000點,行使價13750點,15年10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讀者如看淡中企,可留意熊證69308,收回價15100點,行使價15330點,15年09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中移動騰訊領大市
中移動(00941)今年首季純利按年跌5.6%至238億元(人民幣,下同),營運收入按年升3.9%至1609億元。首季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按季升1元至59元。三月份4G上客量加快至1970萬戶,創單月新高。中移周二急升逾7%,一度重上116元,向上阻力留意52周高位118元,看好可留意中移購20871,行使價126.6元,15年10月到期;或中移購21085,行使價139元,15年11月到期。

騰訊(00700)旗下的微眾銀行與東亞銀行旗下的東亞中國合作,是內地首宗上線互聯網銀行與外資行的合作,業務最快或於下半年出臺。騰訊股價周二急升近4%,看好可留意騰訊購20869,行使價181.8元,16年2月到期。

港股成交維持高水平
港股近日走勢波動,連日成交維持高水平,港交所(0388)周二升幅超過5%。資金流方面,相關認購證週一超過5,800萬元流出,但累計過去五日仍錄得超過5,100萬元流入,看好可留意港交購20999,行使價308元,16年3月到期。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