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0098.29 215.16
  • 國企指數 7303.92 90.07
  • 上證指數 3393.35 0.18

12月16日 20:16

中銀國際:小米高位回落,留意購28845/沽29070

內地上月工業增加值勝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則遜於預期。另外,人行公布1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311.9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低於預期並較10月份放緩。恒指持續偏軟,於兩萬點關口遇阻力,跌逾200點至約19800點附近徘徊。

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新恒指牛證(62683),收回價19400點,27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37倍。或可留意恒指認購證(28752),行使價22110點,25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12倍。如看淡恒指,可留意恒指熊證(63877),收回價20311點,27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37倍。或可留意恒指認沽證(27989),行使價19000點,25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小米集團(01810)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汽車在230天內實現交付量逾10萬輛,用戶現時訂購小米汽車需要等待4至5個月時間,集團正積極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小米股價高位回落,跌至30.5元附近徘徊。如看好小米,可留意小米認購證(28845),行使價38.93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如看淡小米,可留意小米認沽證(29070),行使價22.17元,25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內地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7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為3個月最低,遜市場預期。電商股份個別發展,阿里巴巴(09988)股價受壓,跌至20天線約84.4元附近徘徊。如看好阿里,可留意阿里認購證(29479),行使價110.4元,25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如看淡阿里,可留意阿里認沽證(29478),行使價82.83元,25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3倍。

據報道,美團(03690)前置倉業務「小象超市」已開啟出海進程,首站計劃落地沙特,此外,有消息指美團外賣業務Keeta將於明年繼續向杜拜等地拓展。美團股價連日偏軟,跌至160元水平徘徊。如看好美團,可留意美團認購證(29311),行使價225.2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如看淡美團,可留意美團認沽證(28776),行使價145.78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4倍。

港交所(00388)表示,香港ETP市場踏入25周年,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亞洲ETF樞紐,涵蓋195隻產品,市值於11月底達到4630億元。港交所股價續偏軟,回落至300元之下好淡爭持。如看好港交,可留意港交認購證(29139),行使價388.2元,25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如看淡港交,可留意港交認沽證(29475),行使價272.79元,25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

中國海洋石油(00883)旗下子公司與英力士能源簽署股權售購協議,涉及出售美國墨西哥灣上游油氣資產。中海油股價於10天線見支持,逆市升至18元附近整固。如看好海油,可留意海油認購證(28906),行使價20元,25年6月到期,實際槓桿7倍。如看淡海油,可留意海油認沽證(26681),行使價17.36元,25年5月到期,實際槓桿6倍。

重要聲明
本資料由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持牌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本公司」)發出,其內容僅供參考,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準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負上責任。本資料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建議或推薦。認股證/牛熊證屬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構成本公司( 作為發行人)而非其他人士的一般性無抵押合約責任,倘若本公司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分或全部應收款項。過往的表現並非未來表現的指標。認股證/牛熊證價格可跌可升,並可在到期時或到期前會變成毫無價值,引致投資全盤損失。投資前,投資者應仔細參閱有關上市檔(及任何該檔之附錄)及有關補充上市檔所載認股證/牛熊證的詳情(包括風險因素),充份瞭解産品性質及風險,考慮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顧問。中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為認股證/牛熊證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港交所唯一為中銀國際亞洲有限公司認股證/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