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20728.19 225.15
  • 國企指數 7461.44 85.51
  • 上證指數 3452.30 18.36

8月8日 10:47

滙豐:恒指跌至50天線是危或機? 可留意牛69870 / 熊51127

美國在本周四(10日)公布7月通脹數據,市場預料7月通脹率或重新回升至3.3%,上月核心通脹率則預料微跌至4.7%。但紐約聯儲銀行總裁威廉斯(John Williams)表示,如果通脹放緩,明年可能有必要減息。恒指今早開市初段跌逾300點,跌至50天線約19,190點附近,即是說恒指自上周一高位20,361點下跌逾1,100點,投資者如認為恒指跌幅過多,並認為19,000點關口可守,博取反彈可留意牛證(69870),收回價18,928點,2024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41.8倍;相反如看淡恒指可留意今天新上市,新一批市場最貼收回價熊證(51127),收回價19,421點,2026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58.1倍。

港股進入業績期,港交所將於下周三(16日)公布中期業績。有券商料港交所中期業績受惠投資收益上升,如看好港交所可留意相關認購證(17099),行使價360元,2023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9.9倍。惟有大行稱,內地經濟復甦較市場預期慢,港股日均成交額在第二季放緩,如看淡港交所可留意港交認沽證(11937),行使價265.7元,2023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10.6倍。

滙豐輪證焦點

恒指認購證(15152),行使價20,000點,2023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18.1倍。
恒指認沽證(13968),行使價18,800點,2023年9月到期,實際槓桿13.7倍。
恒指牛證(69870),收回價18,928點,2024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41.8倍。
恒指牛證(51131),收回價18,688點,2025年7月到期,實際槓桿27.5倍。
恒指熊證(51127),收回價19,421點,2026年4月到期,實際槓桿58.1倍。

港交認購證(17099),行使價360元,2023年12月到期,實際槓桿9.9倍。
港交認沽證(11937),行使價265.7元,2023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10.6倍。
港交牛證(50535),收回價300元,2024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22.1倍。
港交熊證(51671),收回價368.88元,2023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5倍。

作者 劉嘉輝
職位 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香港上市產品銷售主管

更新日期及時間: 2023年8月8日 上午 10:15

Disclaimer updated (Warrant + CBBC + US wrts)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

本文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發行商」)發行(包括任何參考條款),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邀約、游說、或建議出售或購買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屬複雜產品,投資者務須就此審慎行事,除非投資者完全了解及願意承擔所涉風險,否則切勿投資此產品。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可急跌,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或大部分投資。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應了解結構性產品之性質及風險,並詳閱有關上市文件,獨立決定是否適合自己,若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本行及其委任之流通量提供者可能是結構性產品的唯一市場參與者,而結構性產品的二級市場可能有限。謹請注意,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因此有可能提早終止,在此情況下(i)N類牛熊證投資者會損失於牛熊證的全部投資;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則可能為零。

買賣與美國指數掛鈎的結構性產品可能帶有額外風險,包括:(a)與交易日和交易時間差異有關的風險;(b) 有關指數的公開資料較少,或未有提供中文版本;(c) 與指數有關的政治和經濟風險(例如美國);(d) 匯率風險; (e) 可能延遲結算及(f) 在成份股並無交易時公佈指數水平。

作者為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就結構性產品或相關資產持有任何直接或間接權益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