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423.61 56.65
  • 國企指數 6946.68 22.17
  • 上證指數 3326.46 30.76

8月5日 08:59

高盛:恒指日升日跌暫乏方向 兩手準備留意牛63433熊65182

港股過去四日日升日跌,暫乏方向,周四收報21832點,升93點,成交536億元。牛熊證資金近日隨指數波動作反向部署,於高位反手吸納熊證,並趁低流入牛證,趨勢相對明顯及穩定,周三牛證有2900萬元淨流入。

惟7月份累升不少,投資者憂慮上升動力減緩,有資金流向距現價約600點的21200點較遠收回牛證,另進取資金則留守距現價約300點的21500點收回價,其中可留意(63433),行使價21300點,收回價21500點,換股比率10000,槓桿比率48.5倍;或較穩健的(62099),行使價21024點,收回價21224點,換股比率10000,槓桿比率33.1倍。

如看淡可留意(65182),行使價22350點,收回價22150點,換股比率10000,槓桿比率43.7倍;或(65287),行使價22500點,收回價22300點,換股比率10000,槓桿比率32.1倍。

滙控創三個月新高 留意活躍高槓桿購27769沽29735
滙豐(00005)周三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上半年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97億美元,按年跌28.7%,略遜市場預期。惟市場焦點轉至三個主要方面,當中以管理層宣布下半年將回購最多總值25億美元股份最受市場歡迎,成為股價近日上升動力,其股價周三逆市升1.6%後,周四再升2.7%,收報53元,創逾三個月新高。惟與此同時,市場亦關注到滙控改變行之已久的漸進派息政策,改為穩定派息,以及宣布擬取消實現10%以上ROE的時限。雖然市場對此兩方面的看法頗不一致,惟券商普遍於績後發表對滙豐看法正面的報告,部分更調升其投資評級或目標價。

周四活躍認購證所選行使價不乏53元貼價證,惟目前已屬到價狀況,或令證價潛在表現遜於預期,即市觀察亦有不少資金開始上移至55元以上的輕微價外證,其中可留意活躍證中槓桿最高的(27769),行使價55.48元,11月4日到期,實際槓桿15.4倍。

與此同時,不少資金則傾向趁滙豐急升後反手看淡,其認沽證周三獲448萬元淨流入,周四正股沽空金額近2.5億元,沽空比率9.8%。周四活躍認沽證以約45元附近行使價為主,其中可留意活躍及引伸較低的(29735),行使價45.8元,12月30日到期,實際槓桿10.5倍,引伸波幅25.3%。

中移20天線靠穩 留意10兌1購27558/100兌1購11292
中移(00941)周四收報95.05元,逆市跌0.5%,兩連跌累挫3%,現於20天線靠穩。周三有446萬元淨流入其認購證,或為市場估計兩連挫後已大致消化早前獲利沽壓。

周四活躍認購證集中於100元附近行使價的10兌1輕微價外證,其中可留意活躍證中最高槓桿的(27558),行使價103元,11月2日到期,實際槓桿15.2倍,換股比率10。另亦有資金留意行使價約96元的100兌1貼價證,可留意當中最活躍的(11292),行使價96.88元,2017年3月23日到期,實際槓桿7.5倍,換股比率100。

由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發出。©版權所有2016年,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一切權利已被保留。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投資前閣下應理解產品特性及風險,考慮該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並向有關的專業顧問查詢。認股證及牛熊證乃複雜之產品,除相關資產之價格及其變動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認股證價格。本產品並無抵押品,投資者所依賴的是發行人及擔保人的信譽。如發行人或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認股證及牛熊證的價值可急升亦可急跌,持有人的投資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牛熊證更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過往表現並不預示未來表現。在某些情況下,高盛的流通量提供者可能是港交所上唯一為高盛認股證及高盛牛熊證提供買賣報價者。閣下應詳細閱讀載有認股證及牛熊證條款及風險披露的有關上市文件。有關上市文件可於此網頁下載: www.gswarrants.com.hk。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