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366.96 236.17
  • 國企指數 6924.51 102.89
  • 上證指數 3295.70 14.08

6月17日 11:29

瑞信:滙豐港交分別下試支持 滙豐購27168港交購27285

美國聯儲局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不變,主席耶倫表示市場不應對個別疲弱的就業數據過度反應,7月加息並非不可能,但目前無加息時間表。美股受拖累周三倒跌收市,油價向下,金價連升六天。本月三大主題當中,A股入摩以及美國議息已有定案,投資者短線聚焦下周英國脫歐公投結果,恒指周四顯著向下。走勢上,若恒指短線失守20000萬點大關,下一個支持留意19850點、5月下旬上升裂口底的位置,博反彈可參考近20500點的20天線位置。

資金流方面,好倉於周三流入超過2800萬元,累計五天流入金額則超過8600萬元。

恒指牛熊證街貨變化
截至周三,牛證街貨密集區為收回價19400至19499點,而熊證街貨密集區則為收回價20900至20999點。另一方面,牛證資金主要流入之收回價區域為20000至20099點;而熊證則主要流入之收回價區域為21000至21099點。

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牛證(67367),收回價19650點,行使價19450點,17年07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或可留意牛證(67367),收回價19650點,行使價19450點,17年07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熊證(68361),收回價21000點,行使價21200點,16年09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或可留意熊證(68801),收回價21050點,行使價21250點,16年10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另外,讀者如看好恒指,可留意認購證(25600),行使價20,600點,16年08月到期。讀者如看淡恒指,可留意認沽證(28129),行使價19,200點,16年09月到期。

讀者如看好中企,可留意牛證(63444),收回價7888點,行使價7688點,16年11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讀者如看淡中企,可留意熊證(66621),收回價9388點,行使價9588點,16年08月到期,兌換比率10000。

滙豐港交向下分別試技術支持
有報道引述消息指,包括滙豐(00005)等銀行計劃在英國舉行脫歐公投當晚,要求高層人員及交易員留守或隨時候命,以應對公投結果。另有報道指,滙豐將於今年夏天為香港客戶引入Apple Pay支援流動付款,滙豐Visa和萬事達卡持卡人將可使用Apple Pay付款。美國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但仍預料今年加息兩次。滙豐周四午後跌幅擴大,收市跌2%,創一個月低位,向上阻力留意48元水平,支持參考52周低位45.05元。周三逾680萬元流入滙豐認購證。看好可留意滙豐高槓桿購(27962),行使價53元,16年11月到期。

有報道指,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圈內會員Marex Spectron ,批評LME的新收費機制令客戶卻步,警告LME要作出檢討。港交所周四繼續走弱,連跌6日並失守179元,向上阻力留意20天線約183.7元,支持參考一個月低位175.2元。周三超過1800萬元流入港交所認購證,為個股中最多,累計5日則流入約3950萬元。看好可留意港交所貼價認購證(27285),行使價188.98元,16年12月到期。

騰訊調整資金流入好倉博反彈
有報道指,傳騰訊(00700)收購芬蘭線上遊戲商Supercell 多數股權的協議已接近達成。騰訊周四早段拖累大市向下,跌約2%,失守170元關口,支持參考約165元,向上阻力留意10天線約172.4元。周三有逾80萬元流出騰訊認購證。看好可留意騰訊貼價認購證(28233),行使價180.1元,17年6月到期。相反,看淡則可留意騰訊貼價認沽證(27423),行使價160.78元,16年12月到期。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

免責聲明:筆者為瑞士信貸(香港)有限公司的代表 ,並身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要約、建議或促使任何人士提呈買賣或認購任何證券。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或會蒙受全盤損失。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有關恒生指數或恒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免責聲明,請參閱上市文件。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投資前,投資者應瞭解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瑞信之聯屬公司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並無聲明任何投資或策略適合或符合閣下的個別情況。結構性產品交投量並不是結構性產品表現的指標,投資者不應僅依賴交投量歷史高位數據以釐定結構性產品日後的表現。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