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生指數 19603.13 443.93
  • 國企指數 7027.40 175.84
  • 上證指數 3309.78 50.02

8月31日 11:49

瑞通:小米四連升再創歷史新高 為上周五最多北水流入港股

美國聯儲局對通脹將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另據報美國總統特朗普願意提高經濟紓困法案金額至1.3萬億美元。道指上周五收報28653點,升161點(或0.5%),收復今年以來失地,全周計累升2.59%。恒指上周五收升140點(或0.5%),報25422點,盤中一度高見25749點。全周計,恒指累漲308點(或1.2%)。今早升勢持續,一度升近400點,高位重上25800點,並收復250天線。恒指好倉(牛證及認購權證)上周五淨流出逾1.4億港元(下同),恒指淡倉(熊證及認沽權證)同日淨流入逾1.1億元,反映投資者預期港股將見整固。上周五恒指牛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4000至24099點,而熊證街貨重貨區為收回價26000至26099點。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提出「平均通脹目標」,容許通脹適度高於2%水平,意味可能更長時間維持低息,帶動資金回流舊經濟股。友邦(01299)上周五曾飆逾半成,高見81.5元,突破七月初高位,創今年一月以來高,收市維持4%的升幅,收報80.65元,在大成交下結束三連跌,亦是半年來首次收市企80元以上。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按年下跌37%,略差過市場預期,但部分券商繼續看好友邦可受惠中國未來持續開放保險業市場,以及疫情緩和後中港放寬檢疫,帶動銷售回升。友邦今早曾升逾2%,一度重上82元。上周五有逾88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約430萬元淨流入。

新經濟股個別發展。美團點評(03690)上周五好淡角力,曾創274.4元上市新高,其後回軟,收跌2.1%於265.2元。美團次季業績遠勝市場預期,券商繼續看好集團下半年收益將維持強勁,但股份升至270元以上走勢見反覆。美團今早升逾2%,重返270元以上。上周五分別有逾690萬元和逾540萬元淨流出其好倉和淡倉。

小米集團(01810)績後持續獲資金追捧,上周五曾飆逾11%,高見23.85元創歷史新高,收報22.5元,升5.4%,繼續是最活躍港股,並連升三個交易日。小米將於下周起正式獲納入恒指,今早續強,最多漲逾5%,重返23元以上。上周五有逾7.7億元北水淨買入小米,是當日最多北水淨流入的港股。輪證資金流方面,上周五有超過1.3億元淨流出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2300萬元淨流入。

騰訊(00700)有份持股的Epic Games,其開發商身份被蘋果終止,遊戲《要塞英雄》正式下架App Store。騰訊股價上周五反覆向下,以全日低位540.5元收市,跌3.1%,是當日表現最差藍籌。今早曾反彈逾2%,重上554元,其後於550元關口以下徘徊。上周五有近5.3億元北水淨買入騰訊。輪證資金流方面,上周五有逾6400萬元淨流入其好倉,淡倉同日則有逾2300萬元淨流出。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小米價內、中年期購(24863),行使價:20.33元,2021年3月到期,實際槓桿:3.9倍
小米價外、中短期沽(19128),行使價:15.4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5.6倍
阿里價外、中短期購(19135),行使價:330.18元,2021年1月到期,實際槓桿:6.6倍
阿里輕微價外、中短期沽(17098),行使價:239.9元,2021年2月到期,實際槓桿:4.7倍
中移輕微價外、短期購(25521),行使價:61.88元,2020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13.6倍
中移輕微價外、短期沽(25906),行使價:48.8元,2020年10月到期,實際槓桿:12.5倍
平保輕微價外、短期購(26905),行使價:88.88元,2020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13.7倍
平保價外、短期沽(26614),行使價:69.88元,2020年11月到期,實際槓桿:15倍

瑞通相關牛熊證之選擇:
恒指牛證(68190),收回價:24810點,槓桿比率:39.1倍
恒指熊證(54461),收回價:26064點,槓桿比率:28.6倍
小米全場最貼牛證(68234),收回價:18.439元,槓桿比率:4.9倍
阿里牛證(68219),收回價:264.4元,槓桿比率:16.1倍
阿里熊證(54480),收回價:292.88元,槓桿比率:14.3倍
美團牛證(69124),收回價:255.5元,槓桿比率:15.5倍
中移牛證(50976),收回價:54.1元,槓桿比率:15.9倍
中移熊證(65522),收回價:61.8元,槓桿比率:6.7倍
平保牛證(54546),收回價:79.25元,槓桿比率:17.4倍
平保熊證(53262),收回價:91.8元,槓桿比率:8.1倍

重要風險通知
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
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
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