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6649.06 407.23
  • 國企指數 9443.24 175.68
  • 上證指數 4018.52 20.97

2025年11月3日

太子集團丨證監保監出手 保險經紀與證券公司被暫時吊銷牌照

【太子集團/陳志/殺豬盤/詐騙】柬埔寨經營電訊詐騙園區的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先後遭美國及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包括提出起訴、制裁及凍結資產。根據最新資料顯示,本港監管機構有最新行動,太子集團關聯的保險經紀公司與證券公司「牌照被暫時吊銷」及「終止了受規管活動業務」。

根據證監會網站資料顯示,太子集團關聯保險經紀及證券公司Mighty Div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及Mighty Divine Securities Limited,同樣在《證券及期貨條例》及/或《打擊洗錢條例》下的牌照類別最新狀態顯示為「牌照被暫時吊銷」,備註又顯示:「終止了受規管活動業務」。

此外,保監局網站關於Mighty Divine Insurance Brokers Limited的牌照條件更新,保監局的執行措施包括持牌人不得進行及不得顯示自己進行《保險業條例》(第41章)規定的任何受規管活動;而且不得收取、持有或處理條任何客戶或潛在客戶款項,除非遵守所有適用法例及監管要求並已獲得保監局事先書面同意等,生效日期為 2025年10月28日。

資料顯示,Mighty Divine集團於2019年成立,提供證券服務及資產管理服務等。然而,其網站關於我們則未有顯示內容。

太子集團丨致浩達及坤集團仍有買賣

陳志持有兩家在港上市公司,包括致浩達(01707)及坤集團(00924)。兩上市公司至今仍在港交所進行買賣。兩公司早前發聲明表示,兩公司正積極就陳志被制裁尋求法律意見,以進一步了解該等制裁的程度及影響,並評估其對集團的潛在影響。

太子集團丨遭充公約12.72萬枚比特幣涉150億美元 美國史上最大規模

上月中,美國和英國高調聯手掃蕩東南亞龍頭「殺豬盤」電訊詐騙集團,美國布魯克林聯邦法院提出起訴擁有英國和柬埔寨國籍的太子集團創辦人陳志涉及電訊詐騙及洗黑錢,把太子集團列為「跨國犯罪組織」,充公約12.72萬枚比特幣,以當時市價計,涉及價值達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亦為美國司法部史上最大的充公加密貨幣行動。檢方更形容陳志主導史上最大投資詐騙案之一,每天騙取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案情續指,陳志領導的太子集團於2015年起在逾30個國家營運,表面從事房地產和金融服務等合法生意,實質是亞洲最大詐騙集團之一。

美國財政部將太子集團列為「跨國犯罪組織」,把146個相關個人和實體列入制裁名單,除了陳志,還包括名為周芸(Zhou Yun音譯)的香港人及20間香港公司。據法庭文件顯示,陳志的同伙涉嫌取得數百萬個手機號碼,並設立「電話農場」進行呼叫中心詐騙,其中兩間機構擁有1250部手機,控制約7.6萬個社群媒體賬戶以用於詐騙用途。

太子集團丨英國凍結其在倫敦的19個物業

英國政府亦宣布把太子集團相關的6個人和實體列入制裁名單,凍結其在倫敦的19個物業,總值超過1億英鎊(約10.38億港元)。

太子集團丨新加坡沒收陳志超過1.5億新加坡元資產

新加坡警方上周四(10月30日)亦採取行動,以涉嫌洗錢和偽造罪,沒收陳志及太子集團在當地的6個物業和資產,包括銀行、證券賬戶、現金、一艘遊艇、11輛汽車和多瓶酒,據當地傳媒報道,總價值估計超過1.5億新加坡元(約8.96億港元)。媒體又指,陳志於2017年短短數月內豪擲近4000萬坡元(約2.4億港元)在新加坡購入三個豪宅,其中一處位於烏節路附近嘉峰豪庭。

太子集團丨在香港直接或間接控制至少10間公司

綜合報道顯示,陳志在香港直接或間接控制至少10間公司,當中包括致浩達及坤集團,其關聯公司則持有尖沙咀金巴利道68號全幢物業,據悉於2018年傳以25億元買入,現時估值約30億元;另以14億元(連稅)買入山頂頂級豪宅MOUNT NICHOLSON別墅等。

太子集團丨據報在台灣狂掃物業 包括周杰倫同屋苑

據台灣傳媒報道,陳志曾於2022年前長居台灣,當地登記有9家公司和11間豪宅,大部分位於台北大安區的和平大苑,這些單位以當時買入價計,總價值高達38億元新台幣(約9.6億港元),以及擁有20輛超跑。和平大苑是天王周杰倫與昆凌愛巢,周杰倫於2015年豪擲約6.6億元新台幣買下37和38樓頂樓複式單位,面積近萬方呎。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