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6485.90 550.49
  • 國企指數 9355.97 192.73
  • 上證指數 4006.60 37.35

2025年10月27日

騙案丨報告:香港企業領袖指過去一年涉詐騙損失920億

環聯發布最新的主要詐騙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間源自香港的所有數碼交易中,2.7%為可疑詐騙交易,比全球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3.8%為低;同時亦較去年同期的3.8%有所下降,反映香港在防詐騙方面取得進展。

報告指出,詐騙仍持續為香港企業帶來重大的財務風險。根據環聯於6個市場(包括香港、加拿大、印度、菲律賓、英國及美國)進行的一項企業調查,200位香港的受訪企業領袖表示,其公司於過去一年因詐騙導致的平均損失金額相等於年度收入的7.1%,總額達920億元。此外,超過一半(51%)的受訪者表示極為或非常關注詐騙對其公司業務的影響,可見防詐騙仍然是企業的重點策略之一。

結果顯示,75%的企業表示會至少每季度優化其詐騙偵測系統,當中更有21%會每月進行相關工作。在調查所及的市場中,香港企業領袖表示擁有大型防詐騙團隊(即超過20名分析師)的比例亦為最高,然而,這些措施並未能充分鞏固企業信心。僅56%香港受訪企業領袖對識別涉及多渠道的詐騙攻擊表示極為或非常有信心,為是次調查中信心水平最低的市場。

調查亦問及香港企業領袖在過去一年遇到的主要詐騙來源。其中第三方詐騙(third party fraud)為首要原因,即竊取他人身份以開設賬戶,達26%、其次為賬戶接管(account takeover),即未經授權下接管他人線上賬戶,佔22%、第三則為欺詐或授權騙案(scam or authorised fraud),即透過詐騙誘使他人主動交出資產或個人資料,佔18%。相關結果顯示身份盜竊和未經授權的賬戶使用情況並非罕見。

結果顯示,香港企業領袖亦同樣意識到與電話相關之詐騙所帶來的威脅,並積極監察此類風險。近八成企業領袖表示極為、非常及一定程度憂慮騙徒於其公司發送單次性密碼(OTP)時入侵或接管他們的電話設備。另外,更有43%將電話號碼認證(phone number reputation,即透過分析該電話號碼綁定的手機類型、詐騙歷史及相關個人身份等,判斷潛在詐騙風險)列為首三大最重要的防騙措施之一,比例為調查所及的市場中最高。

環聯亞太區首席產品官冼迪雲表示,雖然報告顯示香港在打擊與預防詐騙方面逐漸取得進展,但隨着騙徒不斷改變詐騙策略,公司亦見企業和消費者日益關注愈趨成熟的詐騙手法,例如身份盜用及電話詐騙等。因此,企業必須持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防騙策略,並在科技應用、用戶流程及防騙意識之間取得平衡,應對愈來愈複雜的挑戰。

冼迪雲指出,同時,消費者亦應借助值得信賴的工具主動保護及監察個人資料,減低潛在風險,防範層出不窮的詐騙威脅。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