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6572.46 500.57
  • 國企指數 9397.96 201.10
  • 上證指數 3990.49 39.01

2025年10月16日

EJFQ信析丨復刻千禧科網熱 AI炒浪未玩完

華爾街三大指數周二(14日)榮辱互見,道指力保0.44%進賬,主要是Walmart勁漲近半成的貢獻,抵消了排榜尾的輝達(Nvidia)跌幅,輝達單日挫4.4%,在標普500指數和納指100成份股中也列「倒數三甲」內。

輝達是「AI美牛」領軍者。隨着2022年底OpenAI開發的ChatGPT橫空出世,為AI熱潮揭開序幕,受惠「獨門AI晶片」幾乎毫無對手,帶動輝達市值快速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且愈戰愈勇,把蘋果和微軟等擠下「股王」寶座,屬首家亦是至今唯一規模逾4萬億美元的企業。輝達持續刷新高之餘,近月已晉身為「金手指」,與公司合作或獲入股者,股價隨即急飆,市場討論「AI泡沫」漸轉積極。

如果拿千禧年代「科網泡沫」比較,目前依靠AI育成的美股牛市肯定處泡沫階段。附【圖】所示,標指1996年6月至1999年3月走勢,與2023年迄今驚人地吻合,關連系數達到極高的0.98,1998年長期資本管理(LTCM)爆煲引發的跌市,跟本年4月時「對等關稅之亂」均相若。「工業革命3.0」互聯網崛起初期既然能催生投資泡沫,則AI這趟「工業革命4.0」,應用剛普及將導致資金「過度追捧」,結果難免見頂崩盤,問題是熊市何時出現。

事實上,早在去年標指破天荒「登陸」之際,已有分析把AI狂潮和科網熱相提並論,當時因美股估值頗高昂,淡友自然警告泡沫即將爆破,卻證明了升市莫估頂的傳統智慧更加可靠。至於看好AI陣營,部分也認為AI概念股漲幅誇張,憂慮2000年悲劇重演;不過,目前重磅科企皆具雄厚盈利基礎,與當年炒「市夢率」不可同日而語,預期「今次不一樣」的投資者亦非少眾,續成本輪牛市推動力。

假設按四分一世紀前的科網熱潮軌跡推算,標指未來一年可延續尋頂旅程,上望目標並非整數關口7000點,而是7500點左右,意味上揚空間超過10%。市場確有不少聲音估計「AI派對」還沒結束,使FOMO(Fear of missing out)情緒加劇,害怕錯失漲幅才趕入市,連著名投資者Paul Tudor Jones(PTJ)都指出,美牛或邁向衝頂時刻,預料今年餘下兩個月尚有升浪。

換句話說,即使投資者都明白身處泡沫中,卻普遍總會相信自己不致成為最終接下火棒的「大儍」,只是必須緊記,若果今次屬「科網泡沫2.0」,於爭取潛在一成多升幅之際,一旦摸頂隨後可能急瀉五成,現時追入值博率是否合適,見仁見智,但大前提應制訂好風險管理策略。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