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美國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急劇降溫,聯儲局料以更快速度減息,華爾街股市周一反覆向好,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尤其對息口敏感的納指,再度刷出21885點與21798點盤中和收市新高,連帶反映中國概念股表現的納斯特金龍指數也漲2.12%。
港股承接外圍升勢,恒指昨天高開不久即突破兩萬六關口,一度高見26027點的近4年新高,其後受A股向下拖累,漲幅大為收窄,惟埋單仍上揚304點(1.19%),報25938點,再創今年收市高位。技術上看,恒指初步升越近一個多月橫行區頂部,短期似乎已進入更高的交易區間,下一個阻力位可參考2018年初歷史高位33484點後總跌幅反彈黃金比率61.8%,即約26300點水平。
與早前不同,港股本輪升市的背後,不乏內地大型科企的身影。港股8月28日挫至近50天線見回升、成功收復10天和20天線迄今,恒指最多曾漲4.12%,表現明顯不及恒生科技指數期內錄得5.58%的最大漲幅。必須補充,恒生科指自4月9日低位4296點築底反彈,到昨日觸及5863點,漲幅達36.48%,重新跑贏大市(恒指同期最多升35.14%)。
本欄上月曾指重磅科技股意外成為限制大市進一步走強的絆腳石,鑑於內地創業板指數(ChiNext Index)大幅走高,恒生科指有望發力追落後,並足以幫助恒指再上一層樓(詳見8月20日本欄);如今可說是初見苗頭,後市表現的確令人期待。
更令人鼓舞的是,海外投資者對中資科技股的興趣似乎也持續回暖。隨着中央政府下半年在反內捲政策框架下,加大供給側改革力度,以改善內地通縮壓力,A股整體表現明顯升溫,並逐漸吸引各界目光;加上大行普遍預期內地「十五五」規劃的焦點議題將繼續環繞科技創新(如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及半導體)等產業,中資科技股近日亦重新受到外資青睞。
事實上,在美國掛牌、追蹤多隻本港上市中資股的Kraneshares金瑞中證中國互聯網ETF(KWEB),周一成功突破去年10月份前頂,收市上揚1.56%,報39.04美元,創2021年12月22日後最高,根據往績,港股市場預計都能夠分一杯羹。附【圖】所見,恒生科指與KWEB年初以來相關系數達極高的0.933,即兩者漲跌幾近同步,倘若KWEB強勢未止,恒生科指確存在不細追落後空間。
參照以往經驗,KWEB過去曾多番跑羸,最終科指每次皆會從後趕上,假設歷史重演,推算科指可輕鬆升抵6200點,亦即有力突破今年3月7日高位6195點,而屆時恒指勢會受惠。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