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
投資大行高盛認為,儘管中國自15年前開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以來進展緩慢,但中國的製造業大國實力和國際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可能助推該目標。
彭博引述高盛報告指出,如果中國能夠繼續發展經濟,避免金融危機,推動人民幣在貿易結算與融資中的使用,並擴容外國投資者可便捷獲取的人民幣計價資產,人民幣在全球舞台上有望發揮更大作用。如果中國能夠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建立市場信心,人民幣在全球官方儲備中的佔比可能會顯著高於目前2%。
報告表示,美元在未來許多年仍將是主要儲備貨幣,但這並不意味着美元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的佔有率將保持不變;新興市場國家多元化的需求,或將為未來幾年人民幣國際化加速打開大門。
報告指出,隨着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中國主要在加強與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貿易聯繫。例如,在泰國進口和進口收款貨幣構成中,人民幣似乎已經取代日圓的地位。
高盛稱,人民幣國際化將呈現一些獨特之處,包括中國政府可能希望專注於做大離岸市場,同時保持在岸市場相對穩定。鑑於資本管制,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舉措可能更多體現在外國直接投資(FDI)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