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
滬深300指數9月開局創出今年收市新高4523點後,昨再刷3年半高位4548點卻無以為繼,埋單倒跌0.74%,報4490點。A股於「九三閱兵」前夕反高潮,大行對後市看法漸見分歧。
高盛以內地股市估值比成熟股市存在明顯折讓為理由,把滬深300指數12個月目標價由4500點上調9%,至4900點;大摩報告則指出,A股過熱跡象零星閃現,宏觀經濟指標疲軟也使升勢持續性成疑,認為短期內將呈較大波動。
參考往績,投資者毋須過分憂慮A股「慢牛」會突然停步。附【圖】所示,2002年迄今,滬深300指數合共出現8趟大型升市,以收市計漲幅中位數報59.17%,本輪自4月7日到9月最多上揚26.03%,即使僅追及去年9月中央推組合拳刺激經濟引發的短暫「瘋牛行情」,指數亦可挑戰4835點水平。
假如以內地經濟規模推測,A股似乎也可望穩步攀升。彭博資料顯示,8月底股市總市值(只計上海和深圳兩市)對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為64.32%,較過往幾個周期頂峰時普遍超過八成為低,預料A股應續有力向上。
經濟復甦尚有波折,個別分析詬病A牛近期強勁純粹依靠流動性,主力來自內地居民「存款搬家」,若果看「兩融餘額」(孖展借貸和借貨沽空),散戶的確對股市投以信心一票。A股兩融餘額從8月22日開始連續7個交易日增加,截至9月1日達到2.29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越前峰值2015年6月18日的2.27萬億元。
儘管兩融餘額由4月份低位時的大概1.85億元起步,近5個月增長4440億元或23.97%,惟幅度未及以往8次大型浪平均值30%左右;此外,兩融餘額佔A股總市值比例僅2.8%,對比2015年最高約4.7%,兩者皆反映目前與過熱階段仍有距離。
必須補充,除了散戶之外,中央加碼亦是A牛的重要推手。隨着上半年業績期結束,「國家隊」持股動向終「浮出水面」,據Wind統計,截至6月底,包括社保基金、中央匯金、中國證金等的「官方」資金合共持有內地股票ETF市值約1.28萬億元,較2024年底擴大差不多23%;倘若此趨勢維持,「資金牛」更難言見頂。
換句話說,先不論外資今後會否跟風炒作A股,單單是國內資金已有望進一步推升內地股市,策略自然不宜「對着幹」,何況正如蓮華資產管理首席投資官兼管理合夥人洪灝分析,A牛育成真正主因:政策轉向尚未被察覺,預測A股還具超乎想像的上漲空間。
信報投資研究部
立即試用EJFQ 盡覽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