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
支付平台Adyen調查發現,儘管亞太地區對人工智能(AI)應用的接受度持續上升,香港消費者仍相對審慎。30%受訪港人表示對使用AI協助購物感到安心,但仍有35%抱觀望態度,主要憂慮包括詐騙風險及AI建議的準確性。
Adyen發表報告,剖析香港零售業的最新發展趨勢。調查涵蓋全球28個市場、共4.1萬名消費者。調查結果顯示,目前亞太地區約38%的消費者使用AI協助購物,該比例按年上升39%。然而,香港的應用仍略低於區內平均水平。本地大部分消費者(60%)未曾接觸相關工具,另有近三分一(30%)表示擔心AI在購物過程中可能引發詐騙風險。15%港人表示完全不信任AI,略高於亞太地區平均的12%;同時,19%對AI的運作方式表示不熟悉。
港人對購物流程方便性要求極高
調查顯示,香港消費者對購物流程的方便性與速度有極高要求。若付款過程過於繁複或需時過長,60%顧客會即時放棄購買;而若未能提供他們慣用付款方式,58%亦表示會轉往其他平台或品牌,顯示本地顧客對支付體驗的期望在亞太地區屬於最高水平之一。
在支付方式方面,電子錢包的普及率持續上升,23%港人表示經常使用,較去年的15%有顯著增長。雖然信用卡(32%)仍是最常用的支付工具,但整體趨勢顯示,香港正快速邁向無現金及全面數碼化的零售環境。
商戶正加快推動數碼轉型
報告指,許多香港零售商戶正加快推動數碼轉型。約40%商戶表示已投資引入AI工具,除了提升個人化體驗外,亦用於加強詐騙偵測與風險管理。另外,28%的香港商戶表示過去一年涉及詐騙攻擊的個案有所增加,平均每年損失介乎500萬至600萬元。另有34%商戶指出,最高可達一成的收入損失源自退款爭議(chargebacks);40%商戶確認,詐騙交易已對整體盈利能力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愈來愈多零售商戶將AI打擊詐騙作為未來幾年的策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