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4437.88 409.51
  • 國企指數 8810.21 141.95
  • 上證指數 3552.66 42.97

昨日 07:40

【EJFQ信析】美牛升勢擴散 輝達市值「奔四」

新一輩「股王」正式誕生,輝達股價昨晚早段攀越164美元,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超過去年12月由蘋果公司寫下的舊紀錄3.93萬億美元,且是歷史上第一隻「奔四」成功、於華爾街掛牌的企業。

附【圖】所見,自從人工智能(AI)興起成為推升美股主題,帶動輝達2024年5月規模企穩2萬億美元不久便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連同微軟和蘋果、3家科技巨擘市值可講叮噹馬頭。較少領先的微軟借助最新季度成績表理想,於今年4月「對等關稅」衝擊後大幅反撲,佔據首位近一個月。輝達方面,持續兩年「放榜後例破頂」終斷纜(今年2月至5月季績期間股價未有創新高),原來只是順延而已,皆因受惠盈利增長動力強勁,刺激股價在6月底攀越前頂,踏入7月份,更一鼓作氣把市值推上4萬億美元。

從輝達漲勢和AI市場發展看來,似乎以收市計很大機會能夠企穩4萬億美元水平,當然,如今判斷維持了逾一年的「股王爭霸」就此結束言之尚早,尤其微軟AI概念同樣不低、業務更多元化,上世紀崛起後被蘋果擠下「一哥」寶座經過多年卻強勢回歸,長線升值能力始終未宜小覷。

蘋果前景則相對負面,事關旗下Apple Intelligence表現不似預期,「AI成色」遠遜輝達和微軟,手機市場又遭各品牌的挑戰,且關稅影響生產線回流美國與否估計都難免導致成本急增,恐削弱競爭力,基本因素遂備受看淡,其股價於4月大跌市時最多瀉34.9%,縱由谷底反彈,目前仍較去年高峰下滑近兩成,足證投資者憂慮公司增長放緩,若果想重振聲威,將需要其他催化劑。

值得留意,「市值一哥」之爭何時告一段落,似乎都改變不了科網巨企重要性未如往昔的趨勢。

本輪「AI美牛」長期被批評太依賴「科企七雄」,其市值一度佔標普500指數市值達34.66%。然而,隨着Tesla創辦人馬斯克涉足政壇鎩羽,《大而美法案》通過將損及盈利,拖累該公司市值「萬億不保」,加上其餘五雄亦乏力破頂,相關比率已降至少於33%(截至7月8日計算)。即使換上早前晉身市值第七位的Broadcom(博通)計算,重磅科技股市值對大市佔比也從高峰回落,與此同時標指能刷出紀錄新高,代表漲勢集中情況慢慢改善,應屬美股發展更健康的象徵。

換句話說,華爾街在孕育歷來最高市值企業之際,升勢正逐步擴散,預期將支持大市繼續尋頂。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