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3924.81 223.26
  • 國企指數 8623.82 84.84
  • 上證指數 3510.63 13.15

2025年7月7日

【跨市博弈】股市新高:繼續投資是勇氣 還是對人性的嘲諷?

當「歷史新高」變成常態,投資者的焦慮也達到新高。這個問題本身,已經是資本市場最無聊又最永恒的話題之一——我該在高點進場嗎?長遠來看,標普500的新高似乎比颱風形成還要頻繁,過去三十多年中,平均每年就來個20次。你以為自己正好遇上了「危險時刻」,其實你只不過站在了歷史的主旋律

數據本身近乎殘酷地打臉了各路市場「預言家」:不僅牛市裏創新高像過年一樣密集,連所謂「高點進場」這個恐懼也不過是自我安慰。從1950年以來,無論你在歷史新高還是「隨便哪天」進場,五年後的平均收益率都是可觀的。甚至,站在新高點上的投資者,未來一、三、五年回報都略勝一籌。這不僅讓「高位恐懼症」患者顯得滑稽,也讓各種「等回調」的理財專家們失業。

從股價歷史圖表上不難看到人性弱點。牛市裏新高堆積如山,熊市裏一片死寂。每個市場參與者都知道,總有一天這個高點會變成「天花板」,然後迎來跌宕起伏的熊市。問題是:誰能準確預測那一天?過去十幾年,唱空者每年都在「預警」新高頂部,結果市場繼續無視他們,像關掉鬧鐘一樣自信前行。

當然,數學和心理學從來是投資世界裏的死對頭。按數據來說,單筆投入能實現回報最大化,但人類大腦從來不是Excel表格。損失的痛苦總比獲利的快感強烈,這就是為什麼分批投入會成為心理安慰劑。這種「分期付款」式的入場策略,雖然從長遠回報上略遜一籌,但卻能讓投資者在暴跌時少失眠幾晚。所謂「後悔最小化」策略,其實就是在用錢買心安——這倒也符合現代金融消費主義的本質。

股市的「十上」和「十落」從來都是極端選擇,而資產配置才是現實世界的解藥。別把全部希望壓在美股漲不停,也別指望自己能在頂部和底部間來回騎牆。把錢分點給債券、現金、甚至黃金,至少能讓你在下次牛轉熊時不至於心臟驟停。

如果你還在糾結「歷史新高」是不是危險區,請記住:市場新高和人類的焦慮一樣,永遠不會消失。唯一會消失的,是那些每次都等「回調」結果一無所獲的機會主義者。至於那些相信自己能在每個轉折點高賣低買的人——祝你們好運,畢竟連投資界的「神算子」可能是萬中無一。

個人認為,投資最終是耐心與自律的比拼,而不是誰能喊出更響亮的「泡沫」兩個字。新高不過是市場進化的副產品,真正該怕的,是自己腦中的恐懼與猶豫。至於未來會不會崩盤?答案簡單得令人沮喪:會,但你永遠猜不到什麼時候。只要你還在市場裏,就已經贏過了那些永遠觀望的局外人。

畢竟,市場總是留給勇敢者一點獎賞,哪怕那勇氣其實只是對統計學的信仰而已。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