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港股上半年「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單是第二季,高低波幅已高達5000點,投資者除要洞識市況,掌握好買入、沽貨時機外,揀啱板塊或投資主題落注亦是致勝關鍵。今年首季,在DeepSeek熱潮帶動下,科技股一洗近年頽勢,成為投資界寵兒;到第二季,「谷子經濟股」火熱,升勢之勁令人始料不及,內銀、滙控(00005)、領展(00823)等高息股悶聲發大財,金價屢破頂帶挈金礦股水漲船高,延續強勢。
2025年踏入下半場,在依舊複雜多變投資環境,仍然機會處處,三專家今日詳細分析下半年的投資機會,並分享他們的心水板塊。專家不約而同認為高息股仍屬下半年投資穩膽。
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林少陽表示,選擇具贏面的投資主題,可從幾個主要趨勢入手,包括美元走勢轉弱、美國息口趨向下跌、利息回報低企、資金持續流入港股。
林少陽解釋,美元轉弱,即人民幣貶值壓力消除,甚至有升值空間,對收入以人民幣為主的上市公司正面,亦代表它們持有的資產升值,而很多中資科網公司今年保持積極回購,也是正面訊號。美國料下半年減息及利息回報低企,吸引資金偏好高息且派息穩定的股份。
板塊方面,林少陽看好幾類股份。他指出,AI發展仍然樂觀,大型科技股經過第二季的整固,下半年整體應有不俗表現,加上騰訊(00700)等近期積極回購,估值不貴。他又看好高息的中資保險股,尤其是內地財險業務保持得好的股份,有機會繼續成為內地資金流入港股尋求高息回報的目標。
林少陽又稱,油價已跌近成本價,再跌空間有限,可留意能源相關股份,下半年有機會能有較好表現。他又繼續看好三大中資電訊股,認為內地通脹穩定,電訊股沒有減費壓力,可望維持吸引派息,為尋求高息的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
黃國英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今年初建議,前場以美股進攻,後場用港股高息股作防守。半年過去,美股半年結創新高,而港股高息股亦「牛爆」,策略上無論攻守半場皆告捷。黃國英認為,這種攻防策略仍能應對下半年市況。
黃國英教路,美股兩大邏輯是從不確定世界中尋找確定性,以及聚焦破壞性創新。他解釋,美國通脹應不會嚴重,經濟情況可能比想像中更差,很多企業面對成本上升的同時,卻加不到價。不過,即使經濟再差,美國人也需要消費娛樂,Netflix及Spotify較具確定性。此外,市場對破壞性創新公司感興趣,如穩定幣革新支付系統,這類未來性東西值得留意。
港股方面,黃國英稱,同樣可考慮對標美國同類娛樂產業,剛改名大麥娛樂(01060)(前稱阿里影業),電影拍攝業務雖然一般,但旗下銷售演唱會門票及主題公仔的「大麥網」業務理想。騰訊音樂(01698)近年先後收購南韓娛樂公司及內地在線音頻平台喜馬拉雅,對標Spotify,公司又積極回購,擴容風險較低。這類股份可以作為前場進取之選。
後場方面,黃國英指出,北水主導港股情況仍然非常正面,內地險資來港買貨趨勢清晰,重點是要懂得避開內捲通縮和股市擴容兩大風險。可以繼續以建行(00939)、滙控(00005)、中銀香港(02388)等高息股,作為後場防守核心之選。他指出,這類股份業務雖悶到「七彩」,但一直有大陸險資南下買貨,股價同樣可以升很多。
上季「谷子經濟」概念火熱,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指出,很多熱炒主題增長波動性大,一旦熱潮冷卻,盈利表現可以急速轉變。因此,該行主力聚焦長期投資主題。
DeepSeek熱潮首季帶起AI概念,第二季雖然靜下來,但何偉華相信,AI概念將是未來5至10年重要投資主題,而且涉及多個分類範疇及方向,涉獵半導體行業以至短視頻、電商等應用。他續稱,就如之前內地電動車概念一樣,該行業增長優勢現已形成,市場需要尋找新增長龍頭,AI概念有望接力。
高息股上半年水漲船高,滙豐私銀下半年繼續看好高息股前景。何偉華解釋,內地利率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很多本港上市的國企及央企有高達5厘以上股息率,對內地資金而言已屬相當吸引,成為內地險資下半年持續流入港股高息股的誘因。這類股份業務毋須有重大突破,只要有合理增長,現價具吸引力。
何偉華同時提醒,美國關稅政策尚未明朗,故對出口股仍抱戒心。再者,在地緣政局、戰爭、關稅戰陰霾下,全球下半年增長前景並不樂觀,該行除看好黃金外,其他資源股則較為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