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currently at: stock360.hkej.com
Skip This Ads
  • 恒生指數 24139.57 111.20
  • 國企指數 8687.56 19.30
  • 上證指數 3510.18 0.50

2025年6月2日

【跨市博弈】市場不獎勵努力 努力不等於回報

如果說資本市場是一場遊戲,那它顯然不是給乖孩子設計的。這不是一場公平競爭、努力即有收穫的道德遊行。這是《大逃殺》——帶着微笑的隨機性與殘酷的非線性回報正在考驗參與者的心理極限。

必須誠實的自白,也是多數交易者不願承認的真相:市場不獎勵努力,它獎勵機會主義者、幸運者,和那些能活下來的人。

也許不少投資者也曾經歷過,在一筆交易上全虧,但忽然遇上股市泡沫,資金由蝕轉賺,甚至本金翻倍。猶記得2007年「港股直通車」的概念刺激,不少投資者可能能力尚未跟上,資產卻已先漲起來。這不是投資眼光的勝利,而是時機的恩賜。若在當年10月底才入市,一切可能化為泡影。這樣的經歷與其說是成功,不如說是倖存者偏差的最佳註解。

然而,多數交易者仍深信資本市場遵循努力與回報對等的倫理邏輯。他們像碧咸一樣苦練罰球,日以繼夜地盯圖、記錄、復盤,渴望用汗水換來勝利。但市場不是球場。市場不教你進步,它只統計你的結果。即便你做對了一切,依舊可能輸在一次黑天鵝事件,或者一則誤解的財報。交易不是技能比賽,是風險控制下的機率遊戲。

這裡揭示了一個心理陷阱:當輸錢時,交易者往往將「不公平」的情緒投射到市場本身,而不是質疑自己的預設。這種情緒會驅使人加倍努力,試圖「證明」自己是對的,進而導致過度交易、疲勞決策與更大的虧損。這是一種交易版的「倖存者內耗」:自以為是在追求進步,實則在加速自我毀滅。

這裏也隱含一個更殘酷的命題:市場的殘酷來自於它允許你錯得很努力。你可以策略嚴謹、紀律森嚴、流程完美,最終依然被統計學踢出局。因為市場的勝利不屬於最勤奮的那個人,而是屬於明白「這是一場長期不確定博弈」的人。

這也正是多數人無法長期留在市場的原因。他們無法接受「努力不一定有效,甚至可能有害」的悖論。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邏輯相違:在學校,錯一次會被糾正;在市場,錯一次可能破產。這不是教育的延伸,而是其反面。

一位交易者兩次全倉,兩次翻十倍——看似誇張,實則點出一個更深層的真理:在極端不對稱的回報曲線下,風險控制比勤奮更重要。市場不鼓勵穩健,它獎勵那些在正確時間冒險的人。不過,這些人通常也不會在市場中長壽。因為在市場中長壽,本身就是一種超能力。

因此,接受市場的不公平、避免情緒交易、關注長期過程。但若你真能做到這些,你就不是普通交易者了。真正的邏輯在於:你不需要贏每一筆交易,只要不讓任何一筆交易殺死你。

市場不在乎你的努力,它只在乎你是否理解它的規則。在這個遊戲裏,最重要的資產不是本金,是情緒控制與對隨機性的謙卑。

市場不是學校,也不是寺廟。它更像是一座賭場,只是允許你長期下注。你可以學會統計、風控、技術分析,但請記得:即使你做對了所有事,也只能期待六成勝率。其餘四成,是市場向你提醒:這裏不是你能征服的世界,而是你學會生存的場所。

這不是關於成功的故事,而是關於活下來的故事。那些活着的人,才有資格談成功。

徐立言(本欄每逢周一刊出)

www.facebook.com/hsulylab/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其控股公司及/或該等控股公司的任何附屬公司、或其資訊來源及/或其他第三方數據供應商均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不能保證資料絕對無誤,且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的責任。

建議瀏覽器: Chrome, Firefox, Safari, IE9或以上

信報財經新聞有限公司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Compan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